馬麗華
摘要 目的:探討兒童耳前瘺管感染期雙梭形切口手術治療的護理干預對策。方法:收治進行雙梭形切口手術治療的兒童耳前瘺管感染期患兒98例,均分兩組。對照組進行雙梭形切口手術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觀察患幾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臨床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治療效果比對照組高,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護理干預在兒童耳前瘺管感染期雙梭形切口手術治療中的應用獲得了較好的效果,降低了患幾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了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耳前瘺管;感染期;雙梭形切口;護理干預
耳前瘺管是一種較常見的先天耳畸形,是由胚胎時期形成耳郭的第1、第2鰓弓的6小丘結節(jié)融合不良或第1鰓溝封閉不全引起。其臨床癥狀主要為持久反復感染[1],對患兒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利影響。針對耳前瘺管感染期患兒,一般使用抗生素治療,但是其治療效果不理想。在耳前瘺管周圍形成膿腫后,再進行耳前瘺管膿腫切開引流手術治療,耳前瘺管膿腫切開引流手術治療后,患者需要經歷較長時間的換藥治療。Ⅱ期進行耳前瘺管切除手術[2]。由于在治療過程中,具有較長的換藥時間、較高的醫(yī)療費用,還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疼痛。所以,在兒童耳前瘺管感染期雙梭形切口手術治療中應用護理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2017年1-11月收治進行雙梭形切口手術治療的兒童耳前瘺管感染期患兒98例,探討兒童耳前瘺管感染期雙梭形切口手術治療的護理干預對策。
資料與方法
2017年1-11月收治進行雙梭形切口手術治療的兒童耳前瘺管感染期患兒98例,分對照組49例,觀察組49例。對照組男27例,女22例;年齡4-9歲,平均(6.4±1.6)歲;病程0.-0.5個月,平均(0.3±1.2)個月;其中多發(fā)患兒6例,首次發(fā)病43例。觀察組男29例,女120例;年齡4-10歲,平均(6.7±1.5)歲;病程0.1-0.5個月,平均(0.3±1.4)個月;其中多發(fā)患兒8例,首次發(fā)病4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汁學意義(P>0.05)。
手術方法:在患兒全麻下使用雙梭形切口,將少許美藍注入瘺管,并在瘺管周圍做一個較小梭形切口[3]。在美藍染色外組織用小圓刀進行銳性分離。成功分離瘺管與耳郭骨后,就可順利將瘺管分離到底部,通過觀察炎癥組織的范圍,做第2個梭形切口,美藍染色外組織銳性分離,持續(xù)到與瘺管基底部會合,然后對雙梭形切口皮膚邊緣進行縫合[4]。進行術腔碘酒消毒,由于碘酒的廣譜殺菌作用,能氧化細菌原生質中的有效基因,還能與蛋白質分子中的氨基作用,使蛋白質變性。
護理方法:對照組進行雙梭形切口手術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詳細內容如下。①心理護理:耳前瘺管患兒一般病程較長,護理人員要對患兒及家屬所擔心疑惑的事情對其進行講解.說明手術的不必要性及重要性。將手術過程、麻醉方式及術后效果向患兒及家屬講解,消除患兒及家屬心中的顧慮,防止出現(xiàn)不良情緒,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手術治療。②術前準備:護理人員幫助患兒進行術前檢查,進行備皮、清潔術區(qū)、術前用藥等。為了防止出現(xiàn)呼吸道感染現(xiàn)象,要保證患兒擁有充足的睡眠。術前按照醫(yī)囑肌內注射阿托品及苯巴比妥[5]。全身麻醉患兒術前6h禁食,4h禁水。③飲食護理:指導患者盡早食用高蛋白、高熱量及高維生素的流食,食物的溫度不能過高,對患兒補充營養(yǎng),有利于加快傷口的愈合。④并發(fā)癥護理:對患兒并發(fā)癥進行嚴密監(jiān)測,觀察患兒是否出現(xiàn)并發(fā)癥?;純盒g后1-2d體溫會有所升高,如果體溫<38.5℃,就不需要對其進行特殊護理,如果術后3 d患兒體溫還在不斷上升甚至出現(xiàn)高熱現(xiàn)象,就要觀察患兒切口是否感染,并按照醫(yī)囑加大抗生素的使用量[6]。⑤疼痛護理:患兒術后24 h內傷口疼痛程度較高,護理人員可給予適量的鎮(zhèn)靜劑止痛藥,也可以按照醫(yī)囑給予鎮(zhèn)痛泵[7]。與此同時,護理人員要告訴患者疼痛的原因及消失時間,一般情況下,患兒疼痛感會在次日逐漸減輕,12d之后疼痛慢慢消失。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觀察指標為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療效判斷標準如下。①顯效:護理后患兒手術切口愈合;②有效:護理后患兒手術切口基本愈合;③無效:護理后患兒切口愈合不良。護理滿意度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滿分100分,得分80-100分非常滿意,得分50-79分滿意,得分0-49分不滿意。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次統(tǒng)計軟件版本采取SPSS 20.0,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1。
治療效果對比: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護理滿意度對比: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15例,滿意23例,不滿意11例,總滿意38例,總滿意率75.55%;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21例,滿意25例,不滿意3例,總滿意46例,總滿意率93.87%。χ2=5.3333,P=0.0209,觀察組患者總滿意率比對照組高(P<0.05)。
討論
對耳前瘺管感染期患兒進行手術切除是治療耳前瘺管最有效的方式,手術的關鍵就是將瘺管完全切除,不留殘管。對耳前瘺管進行早期手術切除,不僅能減少治療時間,還能節(jié)省治療費用[8]。在耳前瘺管感染期手術前后對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提高手術治愈率。
護理干預在兒童耳前瘺管感染期雙梭形切口手術治療中的應用獲得了較好的效果。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對照組低,治療效果比對照組高,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0.05)。原因如下:對患兒及家屬進行心理護理,能有效減輕患兒及家屬的心理壓力,有利于避免不良情緒的發(fā)生,減少影響手術效果的不利因素。術前護理能做好術前準備,保障手術的順利開展,提高手術治療的有效性[9,10]。飲食護理能使患兒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加快身體的恢復。并發(fā)癥護理能降低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并發(fā)癥采取及時、有效的應對措施。疼痛護理能減輕患兒疼痛感,防止患兒因為疼痛出現(xiàn)消極情緒,對患兒身體的恢復造成不利影響。
所以,對耳前瘺管感染期患兒雙梭形切口手術治療中進行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鄭秀蘭,潘碧霞,胡偉群.兒童耳前瘺管感染期雙梭形切口手術治療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5,(7):632-633.
[2]帥華.用雙梭形切口術治療先天性耳前瘺管感染的療效研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6):26-27.
[3]王明婧,馮勇軍,曾春榮.雙梭形切口治療先天性耳前瘺管感染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18):4593-4595.
[4]胡偉群,蔡志福,薛章委.等.應用雙梭形切口術式治療52例耳前瘺管并感染病例[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07,13(4):311-312.
[5]付艷喬,李國義.郜元坤.雙切口治療耳前瘺管并感染32例臨床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1,13 (5):531.
[6]Xihong WU,Zhao H,Zhu Y.The Operating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s on Ex-tremities Fractures Open Surgery IncisionInfection[J].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5.
[7]簡潔君,李國義.李妮.手術治療先天性耳前瘺管感染期的臨床及美學效果觀察[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6,26(10):1187-1189.
[8]任應化.縱梭形切口治療先天性耳前瘺管膿腫35例療效觀察[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6(3):279-280.
[9]Yang G,Zhang J,Zhu S,et al.Effect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Postoperative Inci-sion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Sacral Chor-doma[J].China&Foreign; Medical rrreatment.2015.
[10]連瑤,陳績.新型含銀敷料在小兒先天性耳前瘺管感染期傷口換藥中的效果[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7,33(6):81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