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孟浩
“蛙王”在香港藝術界無人不曉,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即在長城有過行為即興作品。西式食品“三明志”在粵語的發(fā)音酷似“三文字”,在他來看就像普通話、廣東白話和英語一樣,極富香港文化的特色。蛙在東方文化中代表繁衍昌盛之意,象征著吉祥和幸福的好意頭。
郭孟浩的生活即是作品。一身奇特五顏六色的夸張裝飾,配以自己設計的青蛙眼鏡-標志性的蛙服,掛滿空間的現(xiàn)成品物料,構(gòu)成了這位令人過目不忘的表演藝術家的生活環(huán)境。
郭孟浩,四七年生于廣東江門,在香港長大,七零年畢業(yè)于香港葛量洪教育學院美術??疲⒂谙愀壑形拇髮W及香港大學校外課程部進修藝術,八零至八四年赴美國紐約藝術學生聯(lián)盟深造。于八九年代中,游藝紐約十幾年,九五年返回香港定居。自上世紀六七年開始,郭氏于世界各地從事觀念、行為、雕塑、繪畫及裝置等超過三千項藝術活動,蛙跡遍及世界各地,作品曾在曼谷、北京、墨爾本、多倫多、柏林、釜山、丹麥路易斯安娜、香港、倫敦、澳門、紐約、巴黎、首爾、新加坡及東京等地展出。
蛙王是個集視覺、即興、行為和表演藝術為一身的藝術家,不僅善于與觀眾分享他的創(chuàng)作心得,還會開設工作坊與觀眾交流如何具體實踐“生活即藝術”和“任次元”理念,運用生活中隨手拈來的物料、素材、媒介,以至身體、行為進行創(chuàng)作。比如青蛙眼鏡制作、卷紙水墨雕塑、身體裝置、即興涂鴉等。他說:“在莊子的哲學思想里,有一個叫“萬物齊一”的宇宙觀,我結(jié)合了西方的“平等自由”,在一九八九年制作了這個青蛙眼鏡的項目。十年里面,我給不同的人、景、物戴過這個眼鏡。當所有的事物接觸到這個標志后,就會達到“萬物齊一”的境界。無論是總統(tǒng)還是平民,都被拉到了同一個水平上,完成了宇宙間自由平等的精神狀態(tài)了。你說這個項目有何特色呢?就是我如一個苦行僧一樣,背著各種青蛙眼鏡,出去給許多不同的人佩戴。這個都挺考驗面子問題的。”
他不停地去做青蛙眼鏡。因為有時候在活動里面觀眾會戴著青蛙眼鏡走了。好像某次他在上海做展覽,大家很高興地戴著他的青蛙眼鏡在拍照,然后就戴著眼鏡走了。這種情況很多見,因此我要不停地生產(chǎn)。在生產(chǎn)當中,要謝謝他的朋友和學生的幫忙。其實“青蛙眼鏡”也不是一個真正的青蛙眼睛,其實是一個特殊的太陽眼鏡。上面有些繪畫的色彩,還有一些青蛙的“睫毛”。郭孟浩是希望提供一個活動的形式,跟現(xiàn)場觀眾進行一些玩樂創(chuàng)意的工作,引導大家進入“蛙托邦”。在如今地球這么多災多難的時候,藝術工作者能做到些什么,因此我想到用這個方式,讓大家高高興興的關照周邊。
他寫的“三文字”書法其實也是有市場價值的。在他的前半生,沒有考慮經(jīng)濟的問題,因此遭遇了許多困難,但是他將其視作無形的投資。這是大家無法預計的:原來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的,有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不成功的,只有百分之一是成功的,郭算是其中成功的一份子。他的作品分期,為“青蛙眼鏡十年計劃”、“實驗水墨空間”、“蛙玩臨”和“蛙游威尼斯”等。
蛙王早就跳出香江,躍向國際化的道場。
《水墨裝置》 綜合材料 100x40x260(厘米)
《水墨拼貼》 綜合材料 40x30(厘米)2010
郭孟浩與自己的海報2011香港中環(huán)
郭孟浩在”香港漢字空間展“牛棚2009香港
郭孟浩在“香港水墨藝博”會場2016
郭孟浩《水墨行為》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