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wèi)娜
摘 要:在初中教學中,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而且還能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關愛每一個學生,和學生多接觸交流,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就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助教師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初中生;師生關系;教學策略
一、尊重、關愛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占主體地位,而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學生和教師之間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尊重和關愛,所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尤為重要。但在當前的初中課堂上,很多教師按著自己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要求學生在自己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課堂作業(yè)等等,若學生沒有完成會對其進行嚴厲的批評。而且很多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對于學習好的學生會滿足他們的任何要求,而對于成績差的學生態(tài)度惡劣,嚴重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尊重學生,使得有些學生不喜歡教師,對課堂學習沒有興趣,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導致學習成績越來越差,這不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為改變這一情況,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正確的教師觀,要在平等的基礎上尊重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特點,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狀況制定教學任務,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不以成績的好壞來區(qū)別對待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和關愛,這樣學生才會主動配合教師進行課堂學習,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調節(jié)課堂合作氛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課堂是學生和教師在一起的主要場所,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還能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但當前的大多教師在課堂上聲音粗大、表情嚴肅,使得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容易出現(xiàn)緊張心理、回答問題語無倫次、反應緩慢、注意力不集中等現(xiàn)象,而在這一情況出現(xiàn)時,教師不僅沒有鼓勵學生、耐心指導,反而對其進行嚴厲的批評,導致學生不敢在課堂回答問題,也不敢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長此以往,課堂變得死氣沉沉,學生和教師之間出現(xiàn)很深的隔閡,這不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在教學中要用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不要責罰學生,讓其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學生放下緊張的心理。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課堂利用游戲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游戲當中,讓教師與學生忘記了自己的角色,在課堂上愉快地討論教學問題,賦予課堂活躍的氣息。這樣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不僅能掌握學科知識,而且還能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
三、多鼓勵、評價學生,增強自信
評價和鼓勵是初中課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對學生的積極的鼓勵與評價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而且還會成為學生前進的動力。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多鼓勵和評價學生,不僅僅是學習成績,教師應從多方面去評價學生,這樣才能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對教師充滿感恩之心,從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例如學生在回答問題沒有思路時,教師可以對學生說:“加油,再努力想一想,你一定可以的”等話語,鼓勵其不要放棄,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或是學生在抽查背誦課文時學生沒有背會,教師可以讓其由背轉為念,然后鼓勵其再接再厲,下次一定背會,讓學生也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的。當學生在課堂上有一點點進步時,教師要及時地夸贊,讓其對自己充滿信心。這樣學生在教師的鼓勵和評價中不斷提高自信,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四、帶領學生開展班級活動
教師如果想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但由于課堂時間比較短暫,學習任務多,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的交流只是在學習方面,其他方面教師顧及不到,所以在課堂上相處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在課堂上對教師還是會有所畏懼的,這不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除此之外,初中階段的學生喜歡表現(xiàn)自我,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但很多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學習質量,忽略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xiàn),沒有去觀察、了解學生,這嚴重阻礙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相處。而班級活動可以讓教師更多地了解學生,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從而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特點為學生建立表現(xiàn)自我的平臺,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為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一是結合我國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引導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像國慶節(jié)舉辦“愛國主義演講比賽”、中秋節(jié)舉辦“中秋團圓晚會”,元旦舉行“新年詩詞會”等等,鼓勵全班學生積極地參入其中,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既可以收獲樂趣,還能增強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二是教師在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活動,例如學到描寫大自然風景的課文時,教師可以在假期時間帶領學生一起去爬山,感受大自然的美,讓學生在爬山的過程中不僅更好地掌握學科知識,還能與教師多交流,從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綜上所述,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教師有效地管理班集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尊重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狀況,在教學中與學生多交流,讓學生把教師看做自己的好朋友,從而使得學生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的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嬌.論民主型師生關系的迷思與重構[D].山東師范大學,2011.
[2]段發(fā)敏.芻議新時期下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中信任效能的發(fā)揮[J].改革與開放,2010(16):168-169.
[3]張娜.當代教師主體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J].時代農(nóng)機,2017,44(5):145-146,148.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