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弟東
摘 要:分層走班制是針對新課標素質(zhì)教育的需要,一方面可以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因材施教,使學生在自己現(xiàn)有學習水平的基礎上能夠更好地發(fā)揮學習能動性,通過努力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改善以往班級教學中兩極分化嚴重的現(xiàn)象,使教師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過程的實施更具有針對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問題,就這一教學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分層走班;素質(zhì)教育;新模式
隨著國家素質(zhì)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更多針對素質(zhì)教育的教學改革紛紛涌現(xiàn),分層走班制教學模式就是其中一種有效的嘗試,這種教學模式更大限度地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差異性,針對這種差異性采用學生走班的學習方式,參考學生的意見安排學生在不同學習層次的班級中學習不同的學科,教師在對走班學生教學時,會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安排有差異性的教學內(nèi)容,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對自己的強項還是弱項都找到比較適合自己實際水平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習更加輕松,更加有成就感,進而穩(wěn)步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這種教學模式的開展為我們的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徑,筆者以一名高中物理教師的立場針對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究,談一些個人的認識。
一、分層走班制教學模式的內(nèi)涵及現(xiàn)實意義
分層走班的教學模式類似于大學教育中的選修課教學,即學生在不同的教學班上學習不同的學科,但日常的學生管理還是以學生所在的行政班為主,具體來說,首先是將學校的教學班按照學生的不同學情劃分為不同的級別,例如A級班,針對學情較好、學科學習較優(yōu)秀的學生,B級班針對一般學生,C級班針對學情較差的學生,不同級別的班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會照顧學生的情況,安排有差異的教學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請學生依照自己學科學習的情況,自由選擇去哪一級別的班級學習哪些學科,例如,學生的英語成績較好,就可以去C級班學習英語,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一般,就可以選擇到B級班聽物理課,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較差,就可以選擇到A級班聽數(shù)學課,在每天的學科教學完成后,學生會到自己所在的行政班級進行其余時間的預習和復習。這種教學模式的實施,一方面照顧到了每個學生的偏科現(xiàn)象,使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學習水平選擇適合的教學內(nèi)容,從而增強對學科學習的信心,不至于因為某一學科的學習比較差,而影響到學生整體水平的發(fā)揮。另一方面使教師的教學更加有針對性,為了使不同階段的學生都能得到最有效的教學,教師更加注重開展教學研究,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使之更加適應學生的學習實際,進而也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基于分層走班制教學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學
下面就分層走班教學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的具體實施情況進行分析:(1)設置分層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即A、B、C三等,A等目標,是所有學生都應當達到的,B等目標,是B級和C級班的學生需要達到的,C等目標,是C級班需要達到的。例如,教學《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A等目標為“理解什么是電動勢,知道磁通量的變化率是表示詞通量變化快慢的物理量”,B等目標為“學會推導法拉第電磁感應的數(shù)學表達式”,C等目標為“會運用表達式解決實際問題”,每一層次目標的設定對于該級別的學生而言都是需要開動腦筋,認真探究才能完成的,這就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吃得飽”“吃得好”了。(2)課堂教學活動分層,例如A級教學班,教師可以多安排一些學生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知識競賽,或者安排C級教學班的學生與A級班進行合作學習,發(fā)揮C級班學生的學習優(yōu)勢,帶動A級班學生的學習。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也應該有層次性,例如教學《電阻的測量》,對于A級學生可以提問電表的使用方法和如何讀數(shù),安排學生設計電路圖??梢砸龑級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析兩種電路圖的誤差來源。C級學生在完成B級的教學任務后,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在電流表損壞的情況下,如何測出電阻?在電壓表損壞的情況下,如何測量電阻?除此之外,作業(yè)的布置,以及測試的內(nèi)容都要有不同的層次,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思維的拓展和開發(fā)。
三、分層走班制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分層走班教學加大了學生的流動性,這使得一些學習品質(zhì)較差的同學有了更多接觸的機會,久而久之,如果教學班的管理比較松懈,就會滋長這類學生對其他學生的不良影響,因此,教學班的班級管理一定要和行政班有效銜接,加強對學生的管理;由于學生在學科教學之外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行政班度過,造成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反饋不夠及時,這一點對于一些學習習慣較差的學生來說,比較容易形成惰性心理,因此,教師對教學效果的跟進必須到位。
綜上所述,分層走班教學模式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新的途徑和契機,我們要在改革教學觀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展開對這一模式的實踐探究,提高其教學效果,使其真正起到促進我們的教育教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興銀.“分層教學,分類指導”之體驗[J].教育前沿(理論版),2008(5).
[2]吳志強.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A].來自教育一線的報告:黑龍江省教育學會“十一五”優(yōu)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
?誗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