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純明
人類是這個地球上最獨特的生物,不只在本能上需要滿足溫飽問題,還具備夢想與信念,希望在物質與精神上擁有更多,也因為如此,這個世界才有了火,有了輪子,有了貨幣,有了工業(yè)革命,有了世界大戰(zhàn),有了金融危機……,因為地球人口越來越多,人的欲望無窮無盡,現(xiàn)實的產品已經滿足不了部份人的需求,于是一些人只好從比特幣、VR這類虛擬世界中進一步挖掘出滿足欲望的方法。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泰坦》,雖然劇情、結構……各方面比起類似電影《阿凡達》相去甚遠,但主題依然是說未來地球上的人類越來越多,地球被污染得已經不宜人居,于是科學家只好找一些人進行基因改造實驗,讓他們能到土星最大的衛(wèi)星泰坦星上呼吸氮氣生活,作為引導人類移民泰坦星球的先驅。但實際上,這部電影的主題說的依然是掌握權力與金錢的黑心科學家,為了滿足他實驗的欲望而不惜犧牲那些“實驗品”,忽悠政府與人類說他的實驗是為了拯救人類,但地球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堪居住,人類數(shù)量是不是真的多到無可控制,電影里沒說,個人覺得也是再說……
看了一趟CES亞洲消費電子展,發(fā)現(xiàn)前幾年流行的新能源車話題如今已經不太熱了,僅僅現(xiàn)代汽車一家在說氫燃料電池,至于其它幾家最搶眼球的造車新勢力車廠反正計劃中推出的都是電動車,也沒必要特別講啥新能源。至于這個地球上是不是石油真的快不夠用了?我們是不是真的一定需要新能源車?是不是新能源車用起來一定比燒油的車環(huán)保?基本沒啥探討的聲音,反正新能源車越來越多,許多歐洲國家甚至都決定幾十年后就禁售傳統(tǒng)內燃機車款,富到流油的阿拉伯油王在這場能源之戰(zhàn)中逐漸敗下陣來,一般老百姓就更不用多想了,要么掙扎要么享受。
展覽上與車有關的最熱話題當推自動駕駛,各種各樣說自己能L3、L4、L5自動駕駛,以及與自動駕駛有關的周邊科技看得我眼花繚亂。打從自動駕駛這個議題開始發(fā)酵以來,個人就一直覺得這是+比新能源還虛的風口話題——我們真的需要自動駕駛?我們就因為每年統(tǒng)計的交通事故死傷人數(shù)而應該把人為因素趕出車外,交給大數(shù)據電腦控制車更靠譜?有了自動駕駛就不會堵車,能提高城市運作效率?這些問題的答案我當然說不準,我只知道因為這個話題養(yǎng)活了不少產業(yè)與國家,催生了不少新科技,也讓很多原本高大上的技術成本逐漸降低,這是好事,筆者也很支持科技創(chuàng)新為人類生活帶來福祉!
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你不知道的是,越來越多傳統(tǒng)產業(yè)紛紛趴下或轉型搞新科技,你能買到有關基礎生活的物資越來越少人生產,于是價格也越來越貴……
我很欽佩參展CES的本田車廠,他們沒有展出任何車或是超強自動駕駛之類的黑科技,卻只展出一些增強現(xiàn)實、優(yōu)化車內氣味與環(huán)境,能讓車內乘員“喜悅”的科技。你或許會覺得這些東西在CES上實在out,但個人卻覺得這才是真正的高度——先別說啥自動駕駛或各種車內光鮮亮麗的聯(lián)網互動功能,我們連一臺車能讓人開起來或坐起來喜悅的這種基本要求其實都還沒有鉆研到極致,難道你不覺得一天到晚講要把車交給電腦掌控很虛?
你或許會說筆者酸葡萄心理,看著以后汽車都自動駕駛,擔心汽車編輯就要失業(yè)!其實我并不擔心,因為我沒那么高的高度,身為一個小老百姓也只感覺到周邊生活物資越來越貴,沒法想到那么遠以后。但我反而莫名其妙的擔心,那些天天想著幫人造夢、造理想,開風口話題的“力量”,會不會當哪一天風口花招用完,就真的想要把人類送到外星球去???因為可以肯定的是,這招是能讓某些“力量”賺大錢的,而承擔后果與買單的卻是小老百姓!
對于餓肚子的人來說,水和食物最珍貴;對于吃飽肚子的人來說,實現(xiàn)夢想最珍貴!不管以后還有哪些風口,估計大多是圍繞造夢而轉的。但別忘記智慧箴言:物極必反,當夢造得太多,恐怕人類就得付出代價回歸追求水和食物的基本需求了。
誰說的?很多人在教堂里頂禮膜拜的那位……??傊?,個人覺得造不造夢、風不風口都無妨,重點是我們要懂得分辨夢想與現(xiàn)實、真需求與偽需求,不要人家說你該做啥夢、你該需要啥,你就傻傻跟著追。
2018.6.19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