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晚明曲家臧懋循詩壇交游考略

        2018-07-14 19:48:15劉鳳霞貴州大學陽明學院550025貴州大學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貴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550025
        大眾文藝 2018年7期
        關(guān)鍵詞:萬歷金陵詩歌

        劉鳳霞 (貴州大學 陽明學院 550025;貴州大學 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貴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550025))

        臧懋循(1550-1620),字晉叔,浙江長興人,明代戲曲家、戲曲理論家、出版家。他以《元曲選》、改訂“玉茗堂四夢”、《曇花記》和校正《古本荊釵記》等為戲曲學界熟知,也因刻印出版《唐詩所》、《古詩所》、《古逸詞》、《金陵詩集》、《兵垣四遍》等眾多書籍而受到出版人的特別關(guān)注。事實上,臧懋循還是一位詩人,他與同郡的吳稼竳、吳夢旸、茅維并舉齊名于湖州府,被時人稱為“吳興四子”(又稱“苕溪四隱”)。從其自選詩集《負苞堂詩選》(凡5卷,共178首詩歌)來看,臧懋循日常每有登臨眺望、應(yīng)酬雅集,即信筆拈詩,隨心發(fā)論。萬歷八年庚辰(1580),臧懋循中進士,有過短短五年的仕宦生涯,歷任荊州府學教授、夷陵知縣及南京國子監(jiān)博士等官職,后因攜帶孌童出城游樂而被彈劾罷官。其后,臧懋循輾轉(zhuǎn)出入于杭州、南京、湖州三地,與友人曹學佺、陳邦瞻、吳夢旸等結(jié)成詩社,“臺城懷古,爰為憑吊之篇;新亭送客,亦有傷離之作,筆墨橫飛,篇帙騰涌”,流連山水,聯(lián)吟高歌,騰躍于當時詩壇。本文著力考察戲曲家臧懋循的詩壇交游情況,以期揭示詩壇交游活動對他詩學觀念、詩歌編纂及詩歌創(chuàng)作所產(chǎn)生的直接影響,以便于進一步了解臧氏在晚明詩文轉(zhuǎn)向中的地位與作用。

        一、桑梓詩名:苕溪四隱

        臧懋循出生于浙江湖州府長興縣水口村。湖州自古山水秀美,很多世家大族,都遷至于此,如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的老家就是長興,這些名門有的世代官宦,綿延不絕,也有的時升時降,族脈起伏。湖州還是古老的典籍集散中心,早在南朝時期,文學家沈約就在湖州開始了藏書活動,據(jù)《梁書》記載,其“好墳籍,聚書至二萬卷,京師莫比”。在悠久的人文化育下,湖州一時成文人淵藪、詩文興盛之地。

        臧懋循跟同郡詩人茅維、吳稼竳、吳夢旸并稱為“四子”。對此,《明史?文苑傳》和清代學者錢謙益的《列朝詩集小傳》皆有記載:“萬歷間,苕之稱詩者臧懋循晉叔、吳稼竳翁晉、吳夢旸允兆,而孝若與之抗行為四子”,湖州別稱為“苕”,因此,四人為“苕中四子”。另據(jù)茅維詩歌《癸丑初冬送吳九翁晉擢滇中郡悴愴然言別凡八絕句》(其八)詩句:“苕溪四隱蒞鷗盟,薄宦驅(qū)君萬里行。倘辨山貲旋拂袖,故園兄弟亦崢嶸”,四人亦并稱“苕溪四隱”。

        為便于后文論述,此處首先對臧懋循之外的其他三人略作介紹:

        茅維,字孝若,號僧云。茅坤季子。湖州歸安人。據(jù)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茅維)不得志于科舉,以經(jīng)世自負”。萬歷四十年(1616)北闈登乙榜,擬授翰林院孔目,因楊漣擊黨事而致禍未得任官。雖不得志于科舉,然起名于文章。其文才高妙,眾體兼長,詩詞頗具古風,清代沈雄《柳塘詩話》曰:“盛明以帖括之余而涉為詩詞者,十不一工,孝若獨浸淫于古。其詞以宋人為圭臬而才情又橫放傑出,故一時艷稱之”。茅維亦工雜劇,其內(nèi)容縱橫古今,策文亦慷慨激昂,切中時弊。有《十賚堂集》等。

        吳稼竳,字翁晉,湖州孝豐人。其父吳維岳,乃嘉靖十七年進士,頗有詩名,曾與王世貞、李攀龍等倡詩社,為“嘉靖廣五子”之一。稼竳曾任南京光祿寺典簿,累遷云南通判。弱冠以詩歌稱,為王世貞、汪伯玉所推許?!读谐娂鳌吩疲骸拔虝x弱冠稱詩,……自漢魏以及三唐,無不含咀采擷?!新動跁r”?!逗莞尽贩Q:“稼竳樂府如健兒駿馬靡不如意。近體頗合西昆,歸自滇南,極絲竹云林之趣”。其《玄蓋副草》二十卷,吳夢旸撰序,臧懋循書之。

        吳夢旸,字允兆,號北海,湖州府歸安縣前丘處士,秉性強直,好吟詩,任誕放達。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云:“允兆嚴于論詩,雌黃不可借。嘗集汪景純家聽歌,與程孟陽限韻為數(shù)絕句,互相嘆賞。又即席送潘景升,約為短歌。孟陽詩先就,允兆擊節(jié),自取其草碎而嚙之,其通懷樂善如此?!庇小渡涮迷娾n》十四卷。

        從年齡看,生于1545年的吳夢旸年齒最長,生于1575年的茅維最幼,臧懋循次之,其間差距二十年之久,可謂忘年之交。四人中,除了吳夢旸是布衣,其余三人皆出官宦世家。臧懋循家族自高祖起便歷代為官,他的高祖、祖父、伯祖、父親皆為進士出身。吳稼竳父親吳維岳,歷任兵部郎中、山東按察副使、湖廣布政司參政、江西按察使,后以右金都御史巡撫貴州。茅維祖上亦顯赫,據(jù)《湖州府志》記載:以多財雄鄉(xiāng)邑,廣田疇,豐棟宇,多僮仆,其家風也。然治生有法,桑田畜養(yǎng),所出恒有余饒。后人守之,世益其富??泼嗖唤^四五世。

        據(jù)臧懋循為吳稼竳所撰《玄蓋副草記》,“翁晉簡默寡諧,獨善允兆(夢旸)及予。嘗自言得吾兩人,詩益進……翁晉生平交,自吾兩人而外,唯梅季豹、茅孝若”,可知吳稼竳與臧懋循和吳夢旸關(guān)系更為交好。

        檢閱吳夢旸《射堂詩鈔》、臧懋循《負苞堂詩文選》、吳稼竳《玄蓋副草》及茅維《十賚堂集》,可以發(fā)現(xiàn)四人相互間的酬唱、寄答之作數(shù)目可觀,凝聚了患難與共、榮辱情深的深篤友誼。如吳稼竳病重之時,臧懋循殷勤探望,吳詩《病中臧晉叔過訪》是為明證。再者,稼竳到南京任職,臧懋循作《與吳翁晉別》;茅維赴試,臧懋循作《送茅孝若應(yīng)舉》;萬歷癸卯(1603)夏,吳稼竳北游來歸,臧懋循與茅維、吳夢旸聞訊邀請他,避暑蘇灣,四人并當?shù)仄渌娜艘黄?,沿湖游歷,晝夜不息。萬歷癸丑〔1613),吳稼竳到云南任職,四子分別作詩送之。萬歷乙卯(1615),茅維科舉考試再次落第,夢旸再次作詩相慰。

        “苕溪四隱”愛好游山玩水,熱衷走訪干謁,亦喜詩酒唱和,尤喜參與詩人雅集。如萬歷乙未(1595)春,臧懋循與吳稼竳、南歸,與久別友人登山鄰水,分賦作詩。次年,茅維邀集秋社,于西湖社集,朋舊云集,會飲十日,各人均作詩歌紀此盛事。自萬歷申午(1594)至萬歷壬寅(1606),四人輾轉(zhuǎn)于黃山、杭州、南京、湖州、松江等地,與當?shù)匚娜祟l繁雅集。壬寅(1602)花朝節(jié)前后數(shù)日,茅維組織社集,臧懋循、吳夢旸、吳稼竳均在集中,眾人登山泛舟,把酒賦詩,委實熱鬧。茅維作《花朝前一日晴夜集同陳惟秦吳勻兆章元禮臧晉叔沈正旃分得六韻》等詩以記此次雅聚之盛。

        就詩歌風格而言,吳夢旸為時人推許為“布衣詩人”之第一;茅維詩詞獨浸淫于古人,才情又橫放傑出;吳稼竳尤擅古體,“樂府如健兒騎駿馬,左右馳突,靡不如意。近體頗合西昆”。臧懋循與此三人切磋詩詞曲藝,日復一日,吸收各家所長,詩藝自然有所增進。

        二、同好之雅集:金陵詩社

        萬歷丙午(1606),時已五十七歲的臧懋循加入“金陵詩社”,并成為該社的扛鼎人物。錢謙益在的《金陵社集序》提到明末金陵文人聚會云:“萬歷初年,陳寧鄉(xiāng)芹,解組石城,卜居笛步,置驛邀賓,復修青溪之社。于是在衡、仲交,以舊老而蒞盟;幼于、百谷,以勝流而至止。厥后軒車紛迷,唱和頻煩。雖詞章未嫻大雅,而盤游無己太康。此金陵之再盛也。其后二十余年,閩人曹學佺能始回翔棘寺,游宴治城,賓朋過從,名勝延眺??N紳則臧晉叔、陳德遠邦瞻為眉目,布衣則吳非熊、吳允兆、柳陳父、盛太古為領(lǐng)袖。臺城懷古,爰為憑吊之篇;新亭送客,亦有傷離之作。筆墨橫飛,篇帙騰涌,此金陵之極盛也”。按照錢謙益的觀點,明末的金陵詩壇于萬歷初年奠定了基礎(chǔ)。首先是萬歷初年,陳芹(子野)因避戰(zhàn)亂而卜居于金陵,遂倡導成立青溪詩社,社集活動頻繁,成員眾多,先有金鑾(在衡)、盛時泰(仲交)響應(yīng),后有張獻翼(幼于)、王穉登(百谷)推波,再加上朱曰藩(子價)、何良俊(元朗)、皇甫汸(子循)、黃姬水(淳父)等群起響應(yīng),遂使金陵詩壇呈現(xiàn)盛況空前的局面。其后二十余年的萬歷中期,金陵文壇具備了豐富的人文力量和濃厚的雅集氛圍,曹學佺(能始)、臧懋循(晉叔)、陳邦瞻(德遠)、吳兆(非熊)、吳夢旸(允兆)、盛鳴世(太古)等人在金陵文壇再次掀起雅集之高潮,眾人鼓蕩激揚,篇帙騰涌,遂將南京詩歌創(chuàng)作推向了極盛。

        根據(jù)現(xiàn)存錢謙益輯選《金陵社集詩》的31首詩,其中有27首作于萬歷己亥(1599)到萬歷庚子(1600)之間。參與金陵詩社的主要人物為16人,分別為曹學佺、臧懋循、陳邦瞻、柳應(yīng)芳、王嗣經(jīng)、張正蒙、陳仲溱、吳文潛、程漢、姚旅、王野、吳兆、梅蕃祚、胡潛、俞安期、潘之恒、程可中。

        從集會的特征來看,雅集地點不固定,主要以山水名勝、道觀寺廟及各種園林水閣為主;從金陵雅集的詩社活動來看,名目花樣繁多,主要有以節(jié)日宴集、探幽訪古、贈別唱酬、登臨遠眺、賞花泛舟等為契機,以寫詩、賞詩、評詩作為活動核心,執(zhí)著于詩酒唱和、品談清雅之共同詩學理想;從雅集詩歌創(chuàng)作形式看,詩人們經(jīng)常以限時作詩、分韻聯(lián)句、分賦唱和等為命題要求,以“詩”、“酒”為媒,怡情悅性,注重精神的溝通與交流。

        金陵文人的雅集活動中,有一個核心人物,即閔人曹學佺,其字能始,號西峰居士。臧懋循于萬歷丙申年(1596)舉家遷徙南京,在南京客居六年之久。曹學佺在萬歷己亥年(1599)左遷至金陵,兩人同居南京,同入金陵詩社,因此來往非常密切。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傳云:“能始美秀而文,安雅有志節(jié),新建相為座師,以館選待能始。能始弗往。新建罷相,門人故吏莫敢往視,能始為部郎,追送舟次,為庀車馬糧糗,言官惡之,故有南評之謫”。作為晚明福建最負盛名的詩人,曹學佺努力踐行自己復振風雅的詩學主張。曹學佺《金陵初稿》、《金陵集》和臧懋循的《負苞堂詩選》收錄了兩人雅集唱酬的大量詩歌,在與曹學佺的酬唱贈答的交往中,贊懋循接受了曹學佺復振初唐詩歌風雅的創(chuàng)作和審美主張。詩人吳非熊曾仿作初唐詩歌類,一度被推崇晚唐詩歌的新安詩派所嫌棄,只有“臧晉叔、曹能始見而擊節(jié)”,引吳氏為同調(diào)中人,大力獎掖,其詩“遂流傳都下”,名傳金陵。

        因此,從創(chuàng)作詩歌的藝術(shù)特征來看,金陵詩社成員的大多數(shù)詩作并非隨性而發(fā)、肆意妄為的。他們重視詩歌韻味、詩歌意境及神態(tài)的闡發(fā),對王維、孟浩然、柳宗元、韋應(yīng)物等中唐詩人尤其偏愛,創(chuàng)作了不少清遠高曠的詩歌作品。這種特定的詩歌審美對臧懋循的早期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另外,從參與金陵雅集的成員身份上看,詩社中有一部分出家之人,其詩歌創(chuàng)作頗有禪意。臧懋循約略受到他們的影響,曾在《古詩所序》中以“禪”論詩:“詩之與禪相通也,淵矣微矣,無所容吾言矣”, 認為詩與禪存在義理上的契合。禪宗本有“以心會心”的傳統(tǒng),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聽眾都默默無語,不知所示,唯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祖對其妙悟格外賞識,竟宣布把正法眼藏傳給迦葉。佛祖和迦葉之間無言的心靈默契啟發(fā)后來的禪師采用“拈花”式的暗示手法來詮釋禪林公案,后來詩家也常用“不說破”的原則來論詩。臧懋循此言亦大戰(zhàn)若此,認為解讀詩歌時,不必偏執(zhí)于史實鉤沉或本事索隱,寫詩、論詩時也有似禪宗般超越言句情解的時候,立論頗為中肯。

        三、江湖萍聚:與詩壇各派人物的交游

        臧懋循性格曠達,其詩壇交游并不固守藩籬社群,亦不以地域桑梓為限。根據(jù)臧懋循《負苞堂詩選》、《負苞堂文選》和同時代人詩文集的記載,與其交者不乏當時詩壇、文壇翹楚。

        (一)“后七子”領(lǐng)袖:王世貞

        王世貞是復古派的代表人物,“后七子”領(lǐng)袖之一。他獨領(lǐng)文壇二十年,聲華意氣籠蓋海內(nèi),無數(shù)士大夫及山人、詞客、僧道莫不奔走其門下。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傳云:“(世貞)弱冠登朝,與濟南李于鱗修復西京大歷以上之詩文,以號令一世?!傥恼轮?,登壇設(shè)墠,近古未有,迄今五十年,弇州四部之集,盛行海內(nèi),毀譽翕集,彈射四起,輕薄為文者,無不以王、李為口實,而元美晚年之定論,則未有能推明之者也?!倌晔?,為于鱗輩撈籠推免,門戶既立,聲價復重,譬之登峻坂、騎危墻,雖欲自下,勢不能也”。但是臧懋循卻不愿追隨于王世貞的復古主義旗幟之下,據(jù)朱彝尊《靜志居詩話》卷十五有:“何元郎、臧晉叔皆通曲律。元朗評施君美《幽閨》出高則誠《琵琶》之上,王元美目為好奇之過。晉叔謂:‘《琵琶》[梁州序]、[念奴嬌序]二曲,不類則誠口吻,當是后人竄入’。元美大不以為然,津津稱詡不置。晉叔笑曰:‘是惡知所謂《幽閨》者哉!’”他不像湯顯祖、袁宏道那樣敢做明顯的反對派,而又不愿隨波逐流,顯示出對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真誠追求的態(tài)度。

        臧懋循曾在給友人的信中對王世貞作如此評論:“(《藝苑卮言》)元美緒論,可謂后進橐籥,足下須細閱之,庶幾為詩文不墜入彼法耳”。雖然他和王世貞私交甚好,他還是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詩學見解。明代文人朱彝尊曾經(jīng)在《靜志居詩話》里這樣評論臧懋循:“詩亦不墮七子之習,故雖從元美讌游,不入‘四十子’之目,亦磊落士也”,盛贊其詩學觀念中的獨立性。隨著王世貞晚年詩歌認識的深化,臧懋循對王世貞晚年的文學觀念發(fā)生了根本的轉(zhuǎn)變態(tài)度。萬歷十七年己丑(1589),王世貞逝世,臧懋循作有《哭王元美》詩,首句有“一夕文星隕自天、哭公才是識公年”,似有追悔的意味。

        (二)“公安派”之袁中道

        袁中道(1575-1630),字小修、少修。湖北公安人?!伴L而通輕俠,游于酒人,以豪杰自命……泛舟西陵,走馬塞上,窮覽燕、趙、齊、魯、吳、越之地,足跡幾半天下,而詩文亦因以日進”,與其兄袁宗道、袁宏道稱為公安派。他曾“自敘《珂雪齋集》,謂其詩文不及古人者有五,欲付之一炬,而名根未忘,不忍棄擲。又謂出世則以超悟讓人,退而修香光之業(yè);用世則以經(jīng)濟讓人,退而居仕隱之間;修詞則以經(jīng)國垂世讓人”,表達對人格與精神追求的自我認知。

        臧懋循與袁中道的交往跡象在袁中道《珂雪齋文集》中有所表現(xiàn),其卷三《過真州記》云:“萬歷戊戌,予曾客此……城中有寺曰天寧。……下有僧舍,頗潔。門外茂樹十馀株。舊與吳興臧顧渚,閩人謝在杭,同納涼其下。文酒賞適,甚快,題曰嘉樹林。墨瀋如新,已十二年矣”。其詩歌《同臧顧渚、謝在杭、秦京避暑天寧寺樹下》也記錄了當時避暑納涼、文酒唱和的樂趣。甚至十數(shù)年后袁中道仍然念念不忘:“戊戌夏客此,與吳興臧顧渚、湖州司李閩人謝在杭,日日納涼于此”,在文章中反復提及。

        臧懋循生值文學流派交互迭替之時,當時,后七子的復古主義仍熾,詩壇專學盛唐,尤宗杜甫。但多數(shù)是生硬攀擬其形式、字句,遺其精髓,以致出現(xiàn)“處富有而言窮愁,遇承平而言干戈,不老曰老,無病曰病”的可笑現(xiàn)象。臧懋循也覺察到這種弊病,指出:“今之宗少陵者,如射覆然。高之存金存玉,卑之存瓦存石,甚至陰摹而陽篡之,幾于生折少陵”。顯然,臧懋循是借重新認識杜甫來反對詩壇上的復古主義流弊;他嚴辨“詩”、“史”之別,提出“詩之不可為史”的觀點,以此申明詩歌需要抒發(fā)真情、表現(xiàn)文學個性的基本藝術(shù)特征。就這一點而言,臧懋循的詩歌主張與袁氏兄弟所倡導“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公安派相近。但整體看來,其詩作在藝術(shù)風格上與公安派所作尚有較大差距,其中部分藝術(shù)品格較好的詩作,大體呈現(xiàn)出清淺淡遠、自然真摯的特色。

        (三)“閩中詩派”之謝肇淛

        謝肇淛(1567-1624),字在杭,號武林,又號小草齋主人,晚號山水勞人。萬歷二十年(1592)中進士,入仕后,廣游川、陜、湘、鄂、江浙等地名山大川,吟詠詩作頗多,晚明閩中詩派的代表。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云:“大抵詩必今體,今體必七言,磨襲娑蕩,如出一手。在杭,近日閩派之眉目也。在杭故服膺王李,已而醉心于王百榖,風調(diào)諧合,不染叫囂之習,蓋得之百榖者為多。在杭之后,降為蔡元履,變閩而之楚,變王李而之鐘譚,風雅凌夷,閩派從此熸矣”。其在前期推崇閩中前輩詩人高棅,與七子派何景明、李攀龍等持論相近,以為:“明詩所以知宗夫唐者,高廷禮之功也”,林若撫言其“詩以年進?!断螺约?,司理吳興作業(yè)。坐論需次真州,有《鑾江集》;移東昌,有《居東集》,格調(diào)漸工”。但隨著公安派的興起和風行,謝肇淛也轉(zhuǎn)而對高棅的一些觀點也開始表示出不滿,認為其“英雄大言欺人”,以致“晚年所作,聲調(diào)宛然,不復進矣”。其后,謝肇淛的詩學思想又曾一度接近于公安派、竟陵派。

        謝肇淛在吳興時和臧懋循相識,二人一生可謂摯友。萬歷二十一年(1593),謝肇淛入浙江司理吳興。在此期間,臧懋循曾多次去拜訪他,《臧晉叔博士過訪二首》其二云:“觸熱向江城,孤臣淚滿纓。病身愁鬼錄,失路見人情。沙暗蟲吹影,村空犬吠聲。壯心與幽憤,對爾不能平”。可以看出,二人意氣相投,交情深厚。謝肇淛詩歌《夏日懷臧晉叔》曾以“離落念吾友,佯狂歌式微”之句表達自己的念友之情。

        臧懋循《負苞堂詩選》有多首詩歌涉及到謝肇淛,如卷二的《為送謝在杭左遷之廣陵》、《寄謝司理在杭》、卷三的《為謝在杭壽其尊人》、《清明日同謝在杭諸子飲木末亭用明字》、卷四的《送謝在杭捧表北上分得誇字》等,顯示出兩人非同一般的交情。謝氏《小草齋集》稿本卷二《重游天寧寺記》載:“戊戌之夏,余自吳興避地江上,每至炎歊,輒攜枕簟就樹下,箕踞散發(fā),赤日蔽虧,涼飔徐引,維時四方同調(diào)之士響應(yīng)云集,自臧晉叔、袁小修而下,無慮數(shù)十人,其中王康成善飲,殳質(zhì)甫丹青,詹淑正善歌,江彥青琴,又有王生善奕,貢生善醫(yī),袁生善諸幻戲及雞鳴犬吠之屬,日擊鮮刲羊命酒賦詩,百技畢舉。月上鐘鳴,然后袒跣行歌歸休,其所旦復,集以為常。三有月余,窮快心意耳內(nèi)風生,鼻端火出,每念此樂,都忘老死。逮乎秋半,小修北游,晉叔南遷,余偕于楚為天都之行,于是一時同游飄零盡”,據(jù)謝氏年譜,此時是萬歷二十六年(1598),正逢其遭讒解任,避地真州,與臧懋循、袁中道等人詩酒相聚,頗有知交之誼。

        (四)“文壇耆老”之李維楨

        李維楨(1547-1626),字本寧,湖北京山人?!睹魇肪怼范税?、《列朝詩集小傳》丁集上等有傳。隆慶二年(1568)進士,由庶吉士授編修。博聞強記,與同館許國齊名,館中為之語云:“記不得問老許,做不得文小李”。累遷提學副使,浮沉外僚幾三十年。天啟初,以布政使家居,年七十余。天啟四年(1624),應(yīng)太常卿董其昌薦,召為禮部侍郎,甫三月,升尚書,并在南京。天啟五年(1625)告老歸,次年卒于家。李維楨性樂易闊達,文章弘肆,負重名垂四十年。有《大泌山房集》一百三十四卷?,F(xiàn)存詩歌中體現(xiàn)李維楨與臧懋循交往的詩歌有《臧晉叔博士過訪》、《送晉叔游中州》兩首。臧懋循《負苞堂文選》卷四有《復李本寧書》尺牘一封,云:“頃從茅孝若悉先生近況。念先生今年七十矣,兩朝舊臣,不重還禁中,而使放浪江湖,狎主文酒之社,世道可知也,豫章諸王孫,能詩者俱已凋謝,而關(guān)中七子,翩翩繼起。正當共相推轂,第有先生在,寧容形穢之夫廁珠玉之側(cè)耶?吳勻兆去冬物故,菰蘆中從此無人矣,后會未期,引領(lǐng)神往”,表達了對李維楨詩壇地位的推崇。

        (五)“南園后五子”之歐大任

        歐大任(1516-1596),字楨伯,廣東順德人。年四十七,始獲選優(yōu)貢,后官至南京工部郎中。與梁有譽、黎民表、李時行、吳旦為南園后五子。有《歐虞部集》傳于世。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云:“嘉靖中,王、李唱五子之社,嶺南則梁公實與焉。已而元美主五子之盟,多所登進,楨伯則廣五子之一人也。黎惟敬則后五子之一人也。梁與歐、黎,皆出黃才伯之門,讀書纘言,并由原本,雖馳騖五子之列,而詞氣溫厚,頗脫蹶張叫囂之習,識者猶有取焉”。萬歷八年庚辰(1580) ,三十一歲的臧懋循中進士,觀政大理寺,與時任大理寺評事的歐大任相識。臧懋循《負苞堂文選》卷三《與歐楨伯書》言“日者以服官,政隸棘寺,幸瞻明公”,記錄兩人初識情形。歐大任《西署集》卷六詩歌《署中答臧進士晉叔,因柬余進士君房》、《臧晉叔辭邑得荊州教授,因答其乞氈之作》以及卷八詩歌《送臧進士晉叔赴荊州五首》都應(yīng)該作于懋循南下松江之前,此次離京南下是請曾任相輔的徐階為父親父臧繼芳寫墓志銘。據(jù)臧懋循年譜資料,萬歷十年壬午(1582),臧、歐兩人重晤。這時的毆大任已經(jīng)任職南京工部虞衡司郎中,其《秣陵集》卷六《從光大鄧忠父臧晉叔鄭孟承錢仲美五博士典試留都,秋日見過》,卷三《吳駕部公擇齋中同臧晉叔餞仲美二博士玩菊》等六首雅集之作表明與臧懋循都在雅集之列,也是兩人交游甚密的詩證。

        四、余論

        臧懋循是明代文人中一個頗受爭議卻又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作為明中后期的一個文人典型,他身上積聚了很多特出之處。作為戲曲家,他對元人雜劇的編刊、對湯顯祖“四夢”、屠隆《曇花記》的改訂,都顯示了其重視舞臺搬演的曲學觀。學術(shù)界對臧懋循的研究也多從其戲曲貢獻或戲曲家身份著眼。事實上,在晚明金陵詩壇上盛極一時的“金陵雅集”中,臧懋循缺為扛鼎人物,亦是浙中詩壇中有名的“苕溪四子”之一,臧懋循為人慷慨義氣,與晚明詩壇盟友結(jié)交甚多,生前作詩數(shù)量也比較多,其詩歌創(chuàng)作體現(xiàn)出復古與性靈互相沖突與融合的特征,表現(xiàn)出當時文學變革沖擊下的清遠散淡的詩歌創(chuàng)觀念;臧氏一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唯《負苞堂集》最能體現(xiàn)其人之閱歷、性格、稟賦,然檢視學界相關(guān)研究,卻鮮有人提,是一大憾事。

        檢閱臧懋循身后詩文集,可知他流傳至今的詩歌作品非常有限,根據(jù)其子臧爾炳書末跋文中所載“文尤散佚不可輯,今亦第刻其存而自選者”,知集中所輯文己多遺漏,再加上后世政治、戰(zhàn)亂、失盜等原因,自選出版的詩歌寥寥無幾,已經(jīng)遠非全目。以《負苞堂詩選》所收錄詩歌為準,臧懋循現(xiàn)存詩歌大約有一百七十八首。其中五言、七言、古詩、律詩、排律、絕句等體兼而有之,表現(xiàn)出世事諷喻、寄送酬答、行役抒懷、社集游宴、閑適寫懷、狀物題詠等各類題材。仔細閱讀這些詩歌,可知臧懋循對于詩歌這一文體,他相當重視,創(chuàng)作也頗為用心。其中部分詩歌風格清新自然,格調(diào)頗高。明代幾部詩歌總集,如錢謙益選編的《列朝詩集》、朱彝尊所編之《明詩綜》、陳田的《明詩紀事》,都選有臧懋循的詩歌創(chuàng)作,竊以為以臧氏的詩壇交游為切入點,深入探究晚明文人精神生活,確有相當之必要。

        參考文獻:

        [1]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臧懋循著,趙紅娟點校.《臧懋循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3]李堂.《湖州府志》卷九十四雜綴二,清乾隆23年[1758]復印本 。

        [4]朱彝尊.《靜志居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

        [5]袁中道.《珂雪齋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6]謝榛.《四溟詩話》.《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7]謝肇淛.《小草齋詩話》.《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8]茅維.《十賚堂乙集》.上海圖書館藏明刻本.

        [9]吳稼竳.《玄蓋副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10]孫文秀.《曹學佺文學活動與文藝思想研究》[D].北京大學,2011.

        [11]張萍.《茅維研究》[D].浙江大學,2006.

        [12]陶慕寧.《從〈負苞堂集〉看臧懋循》[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3]陳多,明光.臧懋循論[A].浙江省藝術(shù)研究所.藝術(shù)研究論叢[C].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89.

        猜你喜歡
        萬歷金陵詩歌
        詩歌不除外
        書坊與名士:萬歷年間戲曲評點興起的雙驅(qū)
        戲曲研究(2022年2期)2022-10-24 01:55:24
        曹雪芹南游金陵說再考辨
        紅樓夢學刊(2020年3期)2020-02-06 06:15:50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詩歌島·八面來風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張祜 題金陵渡》
        中華詩詞(2017年2期)2017-11-08 08:46:11
        論萬歷朝播州楊氏土司之覆滅
        日本藏萬歷世德堂刊傳奇《水滸記》考述
        中華戲曲(2016年1期)2016-09-26 08:48:44
        明代萬歷年間“礦監(jiān)稅使”研究的現(xiàn)狀與問題
        江漢論壇(2014年2期)2014-04-02 15:13:15
        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釵》
        漢語世界(2012年2期)2012-03-25 13:01:28
        99热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三级全黄的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在线观看av国产自拍|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免费视频 | 精品视频专区| 久久精品伊人久久精品伊人| 久久黄色视频|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毛茸茸| 96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v女同同性|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国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无码成人影院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传媒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 亚洲天堂中文| 国内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中文字幕日本特黄aa毛片|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韩国av|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中文字幕欧美一区| 人妻熟女妇av北条麻记三级| 偷拍综合在线视频二区| 麻豆一区二区99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免费精品|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专播|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国语|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日本成年少妇人妻中文字幕| 色偷偷偷在线视频播放| 车上震动a级作爱视频| 白色月光在线观看免费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