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明
(浙江省義烏大成中學 322000)
化學試卷講評課是高考復習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用舉足輕重,功能不可替代.如何面對整份卷,立足40min,提高講評的實效,成為化學教師必需面對的研究課題.
復習沖刺階段的化學試卷講評課通常是直入式的縱向深入推進,點面結合,強調解法優(yōu)化.不同于拉網式的單元練習講評,也不同于板塊式的章節(jié)考試講評.下面以“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化學試題”講評課的教學設計談些體會.
統(tǒng)計分析答題情況,準確判斷答題得失和優(yōu)劣,全面把握試卷的結構和特點是試卷講評課的基礎.針對考情,結合學情,把全卷試題大致分為:容易題、中等題、難題三類,并以不同的方式展開講評.
化學試卷講評課要開門見山,早進高潮.針對試卷中學生錯誤較多、解法欠佳的中等難度題(尤其是選擇題和填空題),應毫不吝嗇地給予“慢移”掃描.通常采用學生(以學習中等生為主)分析解答過程,讓學生共同分享學習成果,一起分析問題癥結.以28題為例:
28.FeSO4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請回答:
(1) 將FeSO4受熱產生的氣體按圖示裝置進行實驗,證實含有SO3和SO2.能說明SO2存在的實驗現象是____;為測定BaSO4沉淀的質量,后續(xù)的操作步驟依次為____、洗滌、干燥、稱重.
(2) 設計一個實驗方案,用化學方法驗證FeSO4受熱后固體的成分(不考慮其他反應)____.
情景回放學生:(1)SO2不能被BaCl2溶液吸收,能使品紅溶液褪色,沉淀后需過濾、洗滌、干燥,再稱重.(2)FeSO4受熱分解產生Fe2O3,檢驗Fe2O3的方法是將Fe2O3溶于稀硫酸后用KSCN溶液檢驗Fe3+.
課堂反饋大家經過討論,找到問題:審題不過關,命題意圖沒理會,“驗證FeSO4受熱后固體的成分”,說明除分解產生的Fe2O3外,還可能有未分解的FeSO4,FeSO4可通過檢驗Fe2+或SO42-得以驗證.解完這道題,仿佛喝了一杯香茶,值得細細品味.這是一道絕好的試題,既考查了基礎知識、基本實驗,又考查了審題理解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還可延伸討論,如:各裝置的作用?BaCl2溶液能換成Ba(NO3)2溶液嗎?如何改進能定量分析分解率?等等.
課堂有一個節(jié)奏變化的問題,根據心理學原理,前段可以節(jié)奏明快、內容豐富、信息量大、興奮點多,適合中檔題的“慢移”掃描.而中段應該適當輕松做些調整,可以“快閃”掃描點評容易題,放飛學習心情、調節(jié)課堂氣氛.為更好地把握考試的重點、熱點、冷點,可以從知識考點、題目難度、關聯(lián)程度、評價試題特點等諸方面加以扼要點評,以使學生心中有“點”、心中有“題”、心中有“法”.
難題猶如堡壘,雖攻之不易,但解題的成就感高,學習的幸福感強.講評難題是化學試卷講評課教學的重頭戲,要用“特寫”鏡頭仔細剖析.既要關注學生的“面”,也要照顧學生的“片”,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有所長,學有所進.既要注重廣度,又要挖掘深度.一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讓解題的思路來得寬廣些.考場中妙法解決固然可賀,但“笨法”成功更加可喜.化學解題的“強攻”和“輕取”、“通法”和“技巧”同樣重要,兩手都要抓,讓解決難題的思路盡可能來得寬廣些.二要關注學生解題品質的提高,讓解題的思路來得更好些.可以通過比較學生各種思路和方法的好壞,摸索出解決難題的規(guī)律,總結出解決難題的捷徑,并讓學生在方法的取舍中學會交流、合作和共享.三要讓學生在熟練掌握方法的基礎上自然形成解題技巧,使技巧“常態(tài)化”,讓技巧“草根化”,讓解題的思路來得自然些.以27題為例.
27.為探究黑色固體X(僅含兩種元素)的組成和性質,設計并完成如下實驗:
請回答:(1)X的化學式是____.
(2) 固體甲與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
(3) 加熱條件下氨被固體X氧化成一種氣體單質,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
定性推斷:“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常見的為O2,“藍色溶液”常為Cu2+的溶液,“X僅含兩種元素”,根據元素守恒,X應由Cu和O元素組成.故“藍色沉淀”為Cu(OH)2,“黑色固體”為CuO,“紫紅色固體乙”為銅單質,固體甲只能含有Cu和O元素.
定量推斷:“黑色固體(16.0 g)”為0.2 mol CuO,“紫紅色固體乙(12.8 g)”為0.2 mol Cu,因此,32.0 gX和28.8 g固體甲中均含有0.4 mol Cu,即25.6 g Cu,其余為O.故32.0 gX中含6.4 g O,即0.4 mol O.28.8 g固體甲中含3.2 g O,即0.2molO.所以X為CuO,固體甲為Cu2O.
教學隨想無機推斷的特點是定性和定量相結合,關鍵是數據運算和守恒應用.許多學生對數據不敏感,往往“思路想得到,結果做不出”.為此,要改變講評無機推斷問題中“只講思路分析、輕視運算過程”的現象,要多展示中間運算少而巧的解題過程.
化學試卷的講評課堂,應遵循典型性、示范性、鞏固性和提高性的基本要求,既不能成為解題失敗者 “懺悔”的場所,又不應單單是解題成功者“表演”的舞臺.要“有料,有方法,有樂感”. 料,不僅包括原料,而且還需調料,特別是要預料.方法,不是簡單奉送,而是水到渠成,尤其要自然而然.樂感,就是時而好象在讓學生欣賞“共鳴曲”,自然而然產生思維共振;時而似乎在讓學生傾聽“變奏曲”,不知不覺突發(fā)奇思妙想.要使各個層面的同學都學有所獲,讓后進生感到“暗中有光”,中等生感覺“對中有優(yōu)”,尖子生感嘆“山外有山”!教學實踐表明,“掃描”與“特寫”在化學試卷講評課教學中能發(fā)揮較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