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對克”條件下的孝道
        ——《鄭伯克段于鄢》主題的延伸思考

        2018-07-13 02:49:10山東梁月昌
        名作欣賞 2018年25期
        關鍵詞:姜氏鄭莊公莊公

        山東 梁月昌

        翻開《猶太秘史》①會發(fā)現(xiàn):也是公元前722年,即魯隱公元年,北國以色列為亞述帝國所滅。其國民被擄往亞述,這個擁有十個支派的以色列人,此后因與外國人通婚而被同化殆盡。而共叔段被“克”以后,出奔共邑,從此也基本沒了。人們幾乎再也沒有聽到有關他的消息,只聽說過衛(wèi)國的州吁曾聯(lián)合四國替段伐鄭②,而段本人卻杳無音信……《圣經(jīng)》中記載了當時的真實:“亞述王攻取了撒瑪利亞,將以色列人擄到亞述,把他們安置到哈臘與歌散的哈博河邊,以及瑪代人的城里。”③

        可亞述王撒縵以色五世的暴行,是地道的“外族入侵”;而“鄭伯克段于鄢”呢,按傳統(tǒng)說法那是一場熱鬧而典型的“窩里斗”。

        亞述帝國對以色列發(fā)動了三次攻擊。第三次,亞述國用了三年時間攻陷了以色列都撒瑪利亞,擄掠大批居民,以色列國轟然坍塌;鄭伯呢?從“莊公元年,封弟段于京,號太叔”算起(甚至更早,在武姜為段“請制”時,鄭伯就已經(jīng)聽到了呼呼的獨鹿之風,伐克的獨家秘密就已經(jīng)藏在了心底),直到“二十二年,段果襲鄭,武姜為內(nèi)應,鄭公發(fā)兵伐段”,再到最后“段出走鄢。鄢潰,段出奔共”④,總共用時二十二年(這一點,《左傳》中也許為了緊湊而沒有直接透露給我們,以致很容易讓人覺得那真是一場由鄭莊公設套,共叔段往里鉆的極為速捷的貓撲鼠般的“游戲”)。

        而且,滅北國以色列的、不可一世的撒縵以色五世,親率大軍,先把以色列王何細亞囚在監(jiān)里,接著就“攻擊以色列遍地,上到撒瑪利亞,圍困三年……”⑤鄭伯克段卻是派出了大夫子封,率領二百輛戰(zhàn)車進京討伐。記得他本人在整個克段的過程中似乎沒怎么露面(由《左傳》中“公伐諸鄢”一語可知,當“段入鄢”時鄭伯曾追擊到鄢。僅此,《傳》中別無所記)。他在哪里呢?在干些什么呢?段之被攻克,當消息傳來,他是歡呼雀躍呢,還是搖頭嘆息呢,還是只顧了跨上戰(zhàn)馬乘勝追擊呢?

        —-這么想著,《鄭伯克段于鄢》便開始在我眼前漸漸地飄忽起來,有恍惚不定的光閃呈現(xiàn)不已。我想起顧隨先生所說:“《左傳》似水墨畫,有飄逸之致……”⑥

        又忽然想到,《鄭伯克段于鄢》似乎與現(xiàn)代海明威的那套“冰山理論”⑦頗有相似之處。正如余秋雨先生在《中國文脈》中所說的:“最徹底的‘現(xiàn)代派’出現(xiàn)在最遙遠的古代?!鼻也徽f作者的態(tài)度權當是被像《春秋》一樣的“微言大義”給“微”掉了,就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甚至故事的若干細節(jié),往往也只寫了“八分之一”,其余全都投入了水下——讓那些隱隱的言外之言永遠地待在了看不見的幽深之處,等待著和接受著讀者的反復叩問和沉潛探索。

        不由得重新捧起《左傳》。按一般說法(這當然是一種粗略的說法),《左傳》開首第一篇就是有名的故事《鄭伯克段于鄢》(這題目是后世在節(jié)選時所加,當然并不能代表左丘明寓于這故事中的事實上是很鮮明的主題)。

        中國文學史告訴我們,孔子的《春秋》(《經(jīng)》)、左丘明的《左傳》(《傳》)和亦是左丘明的《國語》,三本書實際上是一本書或者說是一套書。這套書以《春秋》為綱,敘述了中國社會轉(zhuǎn)型期內(nèi)的各國史實。好像一棵大樹,《春秋》是本,《左傳》是枝杈,《國語》又是枝杈上的枝杈和另外一些枝干。這樣經(jīng)、傳合一共同組成了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因此有人稱《左傳》為《春秋》之“內(nèi)傳”,稱《國語》為《春秋》之“外傳”。⑧而指出《春秋》與《左傳》關系更為深刻更為到位更為形象者,當屬曾為京津高校一代名師的國學大師顧隨先生。他說:“‘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但也必須有《左傳》才行,《左傳》是《春秋》的血肉,《春秋》是《左傳》的靈魂,二者相得益彰?!雹?/p>

        然而,就像月亮也有它的背面一樣,《左傳》與《春秋》的關系,歷來就有另一種不同的意見。

        《傳》,史家一貫指為是專主于釋《經(jīng)》的。既專主于釋《經(jīng)》,為此而詳載諸事件之本末,那么此《傳》就理應從頭至尾緊附之于《經(jīng)》而闡釋之,詳解之,細說之。但《左傳》又似乎并沒有如此“專主”,或者如此亦步亦趨。漢代就有“漢博士”謂“《左傳》為不傳《春秋》”之說;后來目光如炬的國學泰斗梁啟超又沿著這一派之說,發(fā)出了“不可解者四端”之耿耿質(zhì)疑。一是“無經(jīng)之傳”,舉隱五年之例;二是“有經(jīng)而不釋經(jīng)之傳”,亦舉隱五年之例;三是“釋不書于經(jīng)之傳”,舉元年之例;四是“違經(jīng)意之傳”,舉隱三年之“尹氏卒”之例。結(jié)論是斬釘截鐵的十個字:“《左傳》自《左傳》,《春秋》自《春秋》?!?0

        持異議者大有人在。20世紀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即言:“《左氏》解《經(jīng)》處,因為偽作;其記事處亦多非經(jīng)意,此亦不可不知也?!?1

        這當然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正確命題,前者強調(diào)的是《傳》與《經(jīng)》的關聯(lián)屬性;后者強調(diào)了一本書與另一本書,各自的獨立性和自在性。后者的強調(diào)對于習慣于傳統(tǒng)思維和粗略印象的人們來說,也許更加重要一些。是的,倘若《左傳》僅僅是《春秋》的釋義,那么它只配作為一種“腳注”附在后者正文之末,而不可能在古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成為中國散文的濫觴。而《國語》則由于其內(nèi)容來得離《春秋》尤遠(左丘明曾與孔子一起“乘如周,觀書于周史”,故掌握了諸國史實,從而使《國語》的寫作具有了更多范圍的史料),則更加《國語》自是《國語》了。

        而翻閱《左傳》等久了,我漸漸悟出,事實上兩家觀點并沒有本質(zhì)沖突,它們完全可以融為一體:《左傳》既是《春秋》的內(nèi)傳,又是相對獨立的一部著作。他在相對解釋經(jīng)義的前提下,又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主體意識,從而使《春秋》《左傳》《國語》像是由一顆恒星、兩顆衛(wèi)星(《國語》比《左傳》離《春秋》更遠)組成的一個懸在遙遠天際的星系。那或者是一個古老得幾乎被遺忘的模糊的角落。以這種視角審視《鄭伯克段于鄢》(以下簡稱為“《克》文”,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相隨而生:《經(jīng)》里的一句話“五月,鄭伯克段于鄢”所蘊藏的寓意與《左傳》中的《克》文所蘊藏的寓意是否完全一致?如果有差距,差距又在哪里?

        就《春秋》中的那一句話看,孔夫子大抵只在敘述鄭莊公的一場不光彩的戰(zhàn)事,暗暗指責了兄不兄、弟不弟的不悌之道;而《克》文在我看來,既闡釋了鄭莊公克段始末,又通力凸顯出一個振起全篇的主題——孝道。

        《左傳》一開始先以不足六十字為魯隱公后來的悲劇做了一節(jié)鋪墊式的“序篇”(即:“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繼室以聲子,生隱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為魯夫人故仲子歸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隱公立而奉之。”);又以不足七十字匆匆釋完《經(jīng)》的第一條“春,王正月”和第二條“三月,公及邾儀父盟于蔑”(其中還含有梁啟超指為“釋不書于經(jīng)之傳”的十五個字)——之后,就書歸正傳,繪聲繪色地,從頭到尾講開了第三條:“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敝v得(寫得)有條不紊,一板三眼,“地獄”“天堂”12,顯明而又隱蔽。

        所以,在很多介紹國學的書籍那里,干脆就說《克》文為《左傳》開卷之第一篇。

        左丘明為什么如此看重對于《經(jīng)》文第三條的闡釋與演繹呢?這固然與“鄭伯克段于鄢”這話在《經(jīng)》中排在前沿的位置有關,然而作者圍繞這句話而大做文章,作得“十分筆力”13,以致成為“左氏筆力之最高者”14,又是為什么呢?只是像有人所說的由于巧合嗎?由于文章圣手湊巧遇到了絕妙題材嗎?還是別有原因呢?

        常識告訴我們:古之為文,越古則越是將其看得越重。茲事體大,操觚者往往把著述視為與“立德”“立功”同樣將青史留名和將接受后世綿綿不絕的評判。尤其史家之作,一字一句都關乎傳主的身后榮辱,焉能不予以周密的構思和嚴格的審度呢?于是我以為:設《克》文為《左傳》開篇,乃左氏之有意而為,他有意要在此處為整個《左傳》定下一個“總綱”。抱著這個企圖,故而深思熟慮,所以《克》文才氣倍詞前;經(jīng)過了爛熟于心,達到了胸有成竹,所以《克》文才力足氣完。

        最少也可以這么說,我們?nèi)绻麑ⅰ蹲髠鳌繁扔鞒梢皇组L詩,那么《克》文就是這詩的“詩眼”。

        我們再注意《克》文文本本身:在“鄭伯克段”之前、之后,加進去了開首和被金圣嘆謂之“天堂”的前后兩部分。這兩部分實在屬于梁啟超之所謂的“釋不書于經(jīng)之傳”。這兩部分是左氏沿著《經(jīng)》的軌跡,在史實的莽林(春秋時代是一個又一個的多事之秋)中開拓出的兩塊意義空間——通過這樣一種“前加”與“后補”,使“鄭伯克段于鄢”一事,較之于《經(jīng)》,“無中生有”地獲得了一個孝道的主題。(沒有“前加”,則莊公的孝道難免一般;沒有“后補”則莊公干脆沒有孝道。)

        可見左氏的《克》文,決非僅限于原經(jīng)文的釋文或擴寫,而是他為了宣揚孝道而進行的獨立開創(chuàng)。為此,左氏下足了氣力,千方百計,幾乎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誠如劉勰所言:“傳者,轉(zhuǎn)也。轉(zhuǎn)授經(jīng)旨,以授于后?!?5所有的奧妙都在此“轉(zhuǎn)”字之中。也許,即使是《經(jīng)》文原本記載的是其他的事情,左氏仍會費盡心機、絞盡腦汁,將其納入“孝道”的主題。

        ——只因為,這“孝道”,在左氏眼里乃是走出亂世的不二法門。這一點與孔子是一致的。

        事實上要給《克》文乃至全部《左傳》加進一個“孝道”的主題,這種想法,在春秋的社會背景下是很容易被催生出來的??鬃?,那是由于他的“春秋筆法”而沒有來得及于元年經(jīng)第三條那九個字中,詳加申明。(然而在《論語》中,當他有充分的空間來闡述孝道時,據(jù)統(tǒng)計在那里他用了17條專門論述孝悌。如《學而第一》的第二條便是:“其為人也孝弟,而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16如同在《學而第一》之第六條中又道:“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7)而《左傳》,則由于其強烈的較《經(jīng)》文更加生動而細致的敘事性,尤其由于它的開拓,關于孝道那激情吁天的呼喊,終于叫響了。

        這不啻是于喧呶爭擾中的一聲驚雷。

        春秋時代,那時的人們像碰上了十二級地震般地碰上了人類社會較早的社會轉(zhuǎn)型時期內(nèi)罕見的大混亂:地動山搖,大廈傾覆,諸侯挾天子,大夫放諸侯,家臣叛大夫?!洞呵铩分杏涊d有弒君三十六次、亡國五十二次,諸侯奔走而社稷不保。權力者在發(fā)瘋地追逐更大的權力,又都在這追逐中失去了本來的權力。到處是狼奔豕突、鬼哭狼叫……又像是一下子撞進了“霍布斯叢林”18,加之當時的人口激增,原來各國閑置的無人地帶此時已不復存在,各種資源顯得格外短缺,于是人的內(nèi)心中原始的動物本能獲得了解放,他們披著文明的外衣,卻在召喚文明之前的黑暗。在這種情況下,孔子于困厄中編定了《春秋》,仍于絕望中希望能“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

        左丘明,春秋末的魯國史官,在維護周禮方面、在君民關系上、在重視人民等方面,皆與孔子有同好。因此他在欣賞孔子《春秋》的基礎上,又以其為綱,進一步闡發(fā)了孔子的“微言大義”,尤其是把儒家一直認為的國之根基——孝道,提到了他的《左傳》開宗明義的卷首高地。

        這里,像漁網(wǎng)一樣,是安置“總綱”的地方。

        他在想,只要以孝為本,齊家治國,歷史可以從頭重來……

        孝道,那時候作為一種觀念和一種文化,尚處在萌芽期前后,離成熟期還相差很遠。而當此之時,左丘明就以銳利的目光,認準了它日后的遠大前程。它的發(fā)展結(jié)果,在人的自覺堅持下,必將在有人類的地方大行其道。因此他迫不及待地捧出了孝道,就像捧著一個圣潔的嬰兒。他許諾:只要把這嬰兒養(yǎng)大成人,這亂世就會中興,周朝就會恢復以往的繁盛與寧靜。

        至于對諸侯個人,左氏想說,鄭莊公所以能有一時之強,不是因為別的,只因他履行了孝道。

        孔子,由于年代的暌隔,無緣見到《左傳》。如果時光倒流,讓他見到了《左傳》的話,他一定會為左氏在《左傳》中的設計和發(fā)揮而拍案叫絕吧!

        惆悵不同時。

        記得小的時候讀《克》文,讀的是一本帶有插圖的通俗讀物。當時對《克》文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統(tǒng)統(tǒng)忘記了,只對一幅插圖印象極深,直至今日還恍惚如在眼前。圖的名字是《鄭莊公掘地見母》,線描,母子兩個人物畫得神情畢肖。莊公,很長的胡須,廣大的衣袖對著母親跪倒在地,一臂伸展,手指遠方,好像在說些什么。武姜一手扶莊公,亦淚眼婆娑……好像那是一篇文字中的唯一一幅插圖。于是我小時候就認為《克》文是一篇宣揚孝道的文章。成人以后,提起鄭莊公,不巧卻不斷聽到些負面之辭,諸如“奸雄”“虛偽”“姑息養(yǎng)奸”之類。在此聲音中捧讀《克》文,果然覺得這仿佛就是一個“欲擒故縱”的故事。也許是這故事太精彩了,以至于當時的我,忽略了它開頭與結(jié)尾的部分,也就“矮子看戲何曾見,只是隨人說短長”了。

        晚年時候,由于閑讀《猶太秘史》,其中亞述王滅以色列的年代讓我想起《左傳》中的《克》文,又想到了《克》文中仿佛有許多未曾說明的“啞謎”——再讀《克》文時,卻發(fā)現(xiàn),長期以來對《克》文,尤其是對其主題的認識,竟是錯誤的。很明顯,也很自然,它的主題就是——“孝道”。

        但是再看很多歷史人物對《克》文的評論,似乎能找到的支持者并不多見。大家紛紛對“鄭伯克段于鄢”故事本身投去了過分的注意,而較少從全文的整體來看。這樣似乎《克》文的主旨僅限于批評段之不弟和諷刺鄭伯之“失教”。是的,也許《春秋》的那九個字里所蘊含之意真的僅限于此——我們無法排除這種可能(同時,讀者從文中所能領會到的大抵也只在這個范圍);但作為《左傳》開篇第一個故事,左氏無疑是有意要將《春秋》提上一個新的檔位。

        如果非要尋求古人支持的話,我選擇的是明代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在第四回《秦文公郊天應夢 鄭莊公掘地見母》中,盡管作者也把鄭莊公寫成一個養(yǎng)成段惡,為其設置圈套的奸雄形象,但他把整個《克》文的故事納入“掘地見母”的標題下(另外,還有四川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的《四書五經(jīng)·春秋集注》,也將《克》文標題定為“掘地見母”),其過程依《克》文之述,增補寫來:姜氏惡寤生,而于段偏愛放任有加——段對君主地位之覬覦與圖謀——莊公克段——與母絕倫——“既而悔之”;又有潁考叔巧施“懷肉計”,隨之鄭莊公掘地見母。曲曲折折,而每一關口都指向母子關系,最后“遂為母子如初”,全民歡呼,舉國稱頌。在這一點上,馮夢龍真正吃透《克》文主旨,而將諸般頭緒一并歸之于“孝道”。

        作為歷史小說,作者多有細部上的添加,而于潁考叔諫孝一處則成功地完成了一個典型細節(jié):當潁考叔見到“公置姜氏于潁”,先是“謂人曰:‘母雖不母,子不可以不子。主公此舉,傷化極矣!’”繼而覓數(shù)頭鸮鳥喻不孝之罪;后才是為母請肉;最后為莊公獻掘地見母之策。而故事寫到末尾,就像一出大戲的鑼鼓喧天、嗩吶嘹亮的“大團圓”結(jié)局:“(掘地泉涌,架木成室)考叔先奉武姜至牛脾山地室中。莊公乘輿亦至,從梯而下,拜倒在地,口稱:‘寤生不孝,久缺定省,求國母恕罪!’武姜曰:‘此乃老身之罪,與汝無與?!檬址銎穑缸颖ь^大哭。遂升梯出穴。莊公親扶武姜登輦,自己執(zhí)轡隨侍。國人見莊公母子同歸,無不以手加額,稱莊公之孝……”

        鄭莊公之孝,大起大落,悲歡離合,堪稱歷史“典型”。

        他的孝道,經(jīng)歷過一番迥迥迢迢的艱難歷程。首先遇到的就是盡孝對象——母親的不待見,這使他的孝道,起點就無緣無故比一般人矮了一大截。他欲從零開始而不得,只能從負數(shù)開始。

        《克》文第一句便說:“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這個“初”字,東漢賈逵說得有很理:“凡言初者,隔其年后有禍福將終之。”果然,“莊公寤生,驚姜氏,故曰寤生,遂惡之”。這樣莊公生來就籠罩在母親厭惡的濃云密布之下(及至母親又生了二子段以后,母親對莊公不僅是厭惡,而且是憎惡了),也就是說莊公有生以來就是一個不知母愛為何物的人。我們應該注意這個“遂”字,《克》文每當母子關系有重大轉(zhuǎn)折時,輒用“遂”字,共三次:第一次即上面的“遂惡之”。第二次是后面當共叔段襲鄭,“夫人將啟之”時,公克段,段出逃,公“遂置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钡谌问亲詈笄f公掘地見母,“遂為母子如初”。每“遂”一次,母子關系必或正或反地突進一層。第一次之“遂”,是最初的一次對人性之常的悖反:母與子,本來是天然的舐犢情深,而母親姜氏竟然惡子,當然子也就懼母,恨母。這是一種何等荒謬的可恨又可憐的人倫緊張。這事實上是對天道的乖戾扭曲,是母子逐漸走向互克的始端。

        鄭伯克段,起始點在于莊公與母親的對立上——由于母子關系,在王權爭奪的逼使下,一步步走向敵對,最終走向崩潰,于是連同段一起釀成了這場母子們的家庭悲劇。如果沒有權力的介入,事情絕不會鬧到如此地步。最高權力的家庭每每是最荒唐、最丑惡、最慘烈的悲劇發(fā)生地。

        先是“(姜氏)愛共叔段欲立之”;便“亟請于武公”,攛掇武公廢長立幼;當“公弗許”后又莊公即位,即“為之請制”——此時,由制邑地勢險要可見姜氏之狼子野心已暴露無遺。

        請制巖邑未獲準后又請制京城。京城是實施反叛的第二有利地形,可見姜氏為段謀位,賊心不死。這一回莊公無法再拂母愿,于是文中說“使居之,謂之京城太叔”——誰“使居之”?當然是姜氏。這里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是姜氏親手把段從后臺推到了前臺,從暗處推向了明處。其后共叔段愈演愈烈,什么違規(guī)筑城呀,什么大搞一國二主呀,這后面有沒有姜氏的參與與策劃,文中沒有說。但是我們理應懂得《克》文乃至整個《左傳》的“水下冰山”原則:作者不肯寫出來,恰恰是為了讓讀者更敏銳更深刻地讀出來,這比直接攤出來要有力得多。事實上共叔段那些張揚的暴露式的反叛表現(xiàn),其中所帶有的姜氏氣味,其獨特的霸道與撒潑,是很容易撲進我們感官的。

        要知道,姜氏這么干,她是有著足夠資本的。這位“申國之女”,就是“申侯女”19,即申國國君之女。申在春秋前期是一股較早的強大的諸侯力量,姜氏的背后有著不可小覷的家族勢力。所以莊公即位之后才一讓再讓,始終未敢與姜氏翻臉。那句“姜氏欲之,焉避害”,應該是他內(nèi)心畏懼的自然表達,而非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只是在裝腔作勢,故作姿態(tài)?!肮孟B(yǎng)奸”固不可信,“欲擒故縱”更屬神話。

        莊公克段為什么用了二十二年?一開始,我想,它也許是在抓緊壯大自己,以求于鄭申之間建立一種力量的平衡,然后他便在這根平衡線上小心翼翼地走鋼絲。二十二年后終于以克段和孝母而打破了這種隱隱對立中的平衡。

        “鄭伯克段于鄢”,看起來是兄弟之爭,而在左氏看來這分明就是姜氏對寤生“遂惡之”的不斷升級,一步一步,愈加劇烈地走向了政治化、實體化和互克化。直到“太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到了白熱化。

        然而讀者最希望看到的最緊張、最熱鬧的戰(zhàn)爭場面,作者并沒有寫。這種于“看點”處而大膽按其入水的省略方法,在《左傳》之后的作品中,似乎頗為罕見。這樣的處理,高明歸高明,但不可避免地給讀者以莊公取勝很容易的印象。也許是吧,有22年的積蓄、準備、謀劃和磨練,區(qū)區(qū)一段,攻之焉有不克?當時莊公面對著貌似洶涌而來的段之襲鄭,只穩(wěn)穩(wěn)沉沉地說了兩個字:“可矣!”之后就亮出了他的軍事方案:“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一切皆在掌控之中:“京叛太叔段,段入鄢?!鼻f公緊追不舍,“伐諸鄢”。一場僵持了二十二年的“互克”(雖然段是以行動,公是以目以心,但從雙方的對立上,總之是屬于“互克”)就這么以三四十字(以軍士命令、進攻路線和段的敗逃路線以代戰(zhàn)斗)緊鑼密鼓,一掠而過,結(jié)局是“五月,辛丑,太叔出奔共”。

        戰(zhàn)車奔走,刀槍撞擊,實在不值一提,因為這與作者擬定的主題無關,一旦寫了,必成贅筆。值得一提的是“克段”之后,鄭莊公將怎樣處理已被他推到了懸崖絕壁上的母子關系。母愛的回歸、母子的天性、莊公的孝道,這一切得以復生,將遠比“克段”的吶喊和殺戮要艱難得多,也精彩得多,吸引人得多,令人回味得多。

        母子間面臨著最后一次的轉(zhuǎn)折,而這無疑是一次危險的轉(zhuǎn)折。因為此時橫陳在他們面前的幾乎是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弄不好就會像飛輪疾行中突然轉(zhuǎn)一樣吧,帶來車毀人亡的災禍,而永無再行修復的可能……

        這時,因為偶然更因為必然,一個橋梁式的人物出現(xiàn)了——莊公周圍總是不乏明智之士——這人就是潁考叔。潁考叔的出現(xiàn)是鄭莊公、鄭國的幸運,也是《克》文的幸運:若非如此,左氏宏大的主題將無以實現(xiàn);《克》文將會留下殘缺之憾,并無以擔當全部《左傳》的主題之篇。因為它將既不符合中國人的孝道傳統(tǒng),更有違于儒家推崇的孝道觀。

        而考叔這一局外人的作用,究竟是要通過當事人的言行才會最終實現(xiàn)效果的。如果鄭莊公根本沒有重見母親、尋求母愛回歸之愿;如果姜氏死活就是要將“遂惡之”進行到底,那么考叔的本事再大也終將無濟于事。而恰恰是發(fā)過毒誓之后,掘地見母之前,事實上莊公每天都在想念著母愛和盡孝,只是因為自己的做法自斃,這種家事又不好筑室道謀,才使莊公一時陷入了無計可施的境地。這時的母后呢?經(jīng)過一段幽禁,等于是母子緊張關系的一個休止符,在這休止符里,經(jīng)過了對己對子的反思,也許正常的人性開始悄然轉(zhuǎn)醒,愛子的母性渴望也許日益蠢蠢欲動起來……正此時,潁考叔以近取譬,別開生面,巧妙地輕輕一點,窗戶紙就豁然破開了。此后便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母子“大隧相見”,正如《克》文中引《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鼻f公的孝心的確是一路追尋下去而沒有窮盡的,這種美德精神的確可以影響他的同類。經(jīng)歷了曲折迂回和疾風暴雨才被開拓出來的孝道,才被史家的慧眼選中。

        話又說回來了,盡管《克》文的主題是在褒揚鄭莊公的孝行孝道,全文也都在敘述他克守孝道的艱難歷程,然而《克》文的主干故事畢竟是“鄭莊公克段于鄢”這個讓世代讀者嘆為觀止的故事。《克》文呈現(xiàn)出一種赫奕凝重、蒼渾老辣的氣象,事實上正是由于這個主干故事的支撐,于是有點像是“得魚忘筌”“得兔忘蹄”似的,人們在獲得了閱讀愉悅和審美快感之后,便往往忽略了全文主題,而只是將眼球盯住了“克段”那一節(jié)。的確,正如明代歸有光所指認的,《克》文是整個《左傳》中的“筆力最高者”20;而應該說“克段”一節(jié)又是整篇《克》文中的“筆力最高者”。

        這一節(jié)的人物可分為鄭莊公一派,莊派,及共叔段一派,段派。莊派的有:鄭莊公、祭仲(鄭大夫)、公子呂(鄭大夫);段派的有:共叔段、武姜。而主要人物不過是莊、段兄弟及母親,一家三口。而所有上場人物,雖然著墨都不多,有的甚至根本就沒有“亮相”,卻個個性格鮮明,形象生動,聲息可聞,觸手可及。祭仲,作為一個近似于丞相的角色,通過他與莊公的那一番對白,充分表現(xiàn)出了他見微知著、洞悉人心的品格。其言辭句句有理有據(jù),又層層推進,活畫出了一個國士的風采。公子呂,性格耿直,脾氣急切。他是鄭武公的弟弟,也就是鄭莊公的叔叔了,因為有著這層關系,說起話來自然就單刀直入,無所忌憚。由祭仲、公子呂(亦即子封)的積極參與,爭相發(fā)言,至少可見莊公的周圍是一種積極活潑的空氣,大家尚不知“失語癥”是何物,君主之殿大有群言堂的味道。而且他們又都是那么聽從指揮,要待便待,要伐便伐。待時雖有疑惑不解,但最多也止于腹誹,而決無一絲一毫的杯葛行為。這是多么好的組織紀律性??!

        段派,僅從人數(shù)上看,不過母子二人,正說明了其行為之不得人心,因而造成了其孤其寡。其中共叔段,雖在《克》文中從未直接露面,但是通過敘述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擴充自己的勢力,直到“完聚”而起,“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再參考《詩經(jīng)·國風·鄭風·大將于田》,我們可得知共叔段既是個英俊瀟灑、力能暴虎的年輕人,又是個被母后寵壞了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大男孩。他不一定有多么壞,但一定很任性,也很愚蠢,是一個可憐的悲劇性人物。姜氏吧,即鄭莊公和共叔段的母親:大概因為是申國國君之女,因而被嬌慣壞了的緣故——性情乖張,狂悖無道而且一意孤行。她親手把自己的愛子一步步推向了懸崖之巔,又一直推下了崖下深淵。最終的“太叔出奔共”,事實上是姜氏及莊公共同完成的。所幸莊公孝心不泯,不然其將雙子同失矣。

        至于鄭莊公吧,盡管《克》文中只有他的幾句對話和一道命令,但毫無疑問他是作者濃墨重彩的核心人物。只不過在修辭上用了少少許勝多多許的筆法。然而歷代讀者對他卻一直爭論不休。有人特別欣賞他,有人特別厭惡他,有人認為他大孝存焉,有人認為他是虛偽典型。他的臉譜在不同的時代,不停地變幻。

        這里面大體呈現(xiàn)出兩條規(guī)律。

        一是與儒家思想是否占據(jù)社會主流思潮或是否被統(tǒng)治者規(guī)定為唯一的“法定思潮”有特別重大的關系。如果是這樣,占據(jù)了,或被指定了,鄭莊公則被認定是絕對的反面典型;如果不是這樣,沒有占據(jù),沒有被指定,鄭莊公是什么典型就很難說了。比如在漢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此開始,儒家思想漸趨主流——于是漢代思想界的主流認識,便將莊公視為姑息養(yǎng)奸的偽君子。比如清代,社會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統(tǒng)治者更把“程朱理學”提高到儒學的正宗地位——這一時期的社會思潮便牢牢地將鄭莊公釘在了不孝不悌的恥辱柱上。這真是一個有趣的吊詭:本來是儒家樹立起來的一個精神典型,卻在后世,每遇同宗同派,這些打著儒家旗號的人們,反而欲推翻而后快。

        撇開被程朱改造過的新儒家不論,傳統(tǒng)的儒家學派不是講究以仁為核心,尊老敬賢嗎?鄭伯納考叔之諫,掘地見母,可謂大孝;其雖克段,但終放之逃亡于鄢,在當時情況下亦不為不悌,為什么就沒有人出來為之一辯呢?這就涉及儒家學派的另一面了,正如李澤厚所說:“傳統(tǒng)是非常復雜的,好壞優(yōu)劣經(jīng)常同在一體中?!?1儒家當然有美好的一面,但它同時又和其驚心動魄的負面作用糾纏雜糅在一起。它由講究孝道、長幼有序而演繹出等級森嚴、綱常禮儀,從而又發(fā)展出對人的權利和自由的壓制。莊公作為鄭國的國君和周天子的諸侯,是具有雙重身份的。但他曾有過對周平王、周桓公不敬不尊乃至傷害的“劣跡”22,這么一個“大逆不道”者,克段就是不悌,掘地見母也只能是虛情假意,故作姿態(tài)!

        而一旦把儒家的緊箍咒解除,各種評語便不絕于耳。魏晉,一個動蕩的時期,又是一個歷史上的重大變化期。此間儒道佛互相斗爭又互相吸收。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從各種角度全方位地審視鄭莊公,結(jié)果果然石破天驚:鄭莊公,一個忠孝雙全的真君子!

        二是看這個歷史時期是否是開放的、活潑的和暢達的。如果是,鄭莊公即被視為一個正面形象,至少也是位有爭議的人物;如果否,這時代處于幽閉自禁、封鎖昏暗的狀態(tài),則鄭莊公便又回到了十惡不赦的反面形象。比如唐宋,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民族交流與國際交流日益增多,形成了包容性很強的文化特質(zhì)。這種特質(zhì)促進了對《克》文中鄭莊公理解的客觀性、深入化和多元化。如唐代孔穎達在為《左傳》作“疏”時,通過解釋“純”(“潁考叔純孝也”)的意思,而引西晉杜預的話說:“(鄭莊公)則與潁考叔同是孝之般類也?!?3宋代的蘇軾也認為,在對待段的行為上,莊公已表現(xiàn)出了最大限度的忍耐:“當太叔之據(jù)京城,取廩延以為己邑,雖舜復生,不能全兄弟之好……”24

        而明清時期,這時正是中國封建社會之末,與外來侵略者的矛盾愈演愈烈,政府嚴格限制對外貿(mào)易,閉關鎖國,同時反對民主思想的產(chǎn)生,尤其推崇封建禮學,從而鄭莊公的形象在很多人的眼里,又回到了不孝不悌的反面教材之中。

        ……

        到了現(xiàn)當代,鄭莊公如一切歷史人物一樣,或被納入了“人本位”的價值取向,或被納入了“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結(jié)果仍然莫衷一是。而主流傾向當然越來越偏向前者:把莊公看成一個獨立實體,以個體的發(fā)展為主要視角,從而同情他、理解他、贊揚他。

        縱觀《克》文,呈現(xiàn)出的是一幅波詭云譎、起伏跌宕,蒼渾而帶有韻致,大氣而不乏柔腸的歷史畫軸,其中聳然而立的正是鄭莊公這一歷史人物的藝術形象。作為兒子,他又何嘗不希望母慈子孝;作為同胞兄弟,他又何嘗不希望長被大衾?但是兄與弟,包括其母,長期處于一種“對克”的惡況之中(有人說那是鄭莊公的“養(yǎng)成段惡”和“欲擒故縱”,然而即使不“養(yǎng)”,母及段就不會做惡嗎?即使不“擒”,母及段就不縱嗎?),孝道無從談起。孝,是需要有基本條件的,至少它需要被孝方允許和接受盡孝方的孝?!皩恕敝醒捎行⒌目臻g?當時,在“對克”的博弈中,事實上人倫中的“孝道”已被擠得無立錐之地,到此,莊公之孝可以說是已到了山窮水盡之地;而后來之所以又柳暗花明,乃是莊公扭身一轉(zhuǎn),來了次君子豹變;乃是仁厚的莊公對姜氏不慈進行的“超克”所造成的結(jié)果。這“超克”的結(jié)果,在鄭莊公是“其樂也融融”;在姜氏是如響斯應的“其樂也泄泄”,霽月光風,天下澄清。這正是《克》文要為讀者樹立的高大形象,這正是《克》文要宣揚的孝道主題。然而這樣的解讀,誰能保證不會遇到指責和非議呢?換句話說,關于《克》文的主題,關于人物形象,關于《左傳》本身,關于許許多多,誰又能在什么時候,下一個確定之論呢?

        孔夫子的那九個字,僅一則新聞標題而已(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倒是很符合現(xiàn)代的新聞寫作要求);而《克》文又具有類似于“冰山理論”的特點——它們的文字表面就只能是一座座遙遠的航標燈,在這些燈底下,藏著很多沉重而模糊的沉砣。這神秘的沉砣令人猜度紛紜,莫衷一是,而且無休無止。

        就比如祭仲與莊公對話的那一段吧:當祭仲及時指出京城太叔違規(guī)筑城時,公曰:“姜氏欲之,焉避害?”對曰:“姜公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边@一段,純純的對話,似乎別的什么也沒有,事實上卻什么都有。那么公真的無法“避害”,還是有意要待到太叔“多行不義”之時才好下手呢?還有下面與公子呂的對話,這一切,果真如《東周列國志》的點評中所說:“(太叔段)在莊公視之,只如無物。蓋已明知其材力不足以有為也,故任他橫行,只是不理。譬如弄猢猻者,隨他跳上跳下,左跑右跑,只作不曾看見一般,只等他認真要走時,方才把繩索一提,不怕他跑到那里去……”25還是如很多人所評,是莊公在故意養(yǎng)成其惡,而欲后圖之;還是如另外一些人所度,莊公彼時是在豁出去賭一把。很多懸疑,像影子一般在文字后面隱隱游走。我忽然想起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話:“藝術在本性上就具有模糊性。”26

        本篇所討論的所有問題,以至于連莊公克段和大隧見母,到最后(時間在無限推進,事實上沒有“最后”)。他到底是成是敗?是善是惡?他與太叔段在歷史上最終誰是贏家?還是兄弟不過是戰(zhàn)了個平手?還有哥哥有什么權力必置弟于共?有太多的疑問,有太多的答案。如果有一個讀者拿出充分的理由說A,就一定會有一個反對者拿出更充分的理由說B,以及另外的第三者又站出來說C……大家都能有理有據(jù)而言之鑿鑿。事實上就像歷史上所有的正義與邪惡,所終將遭逢的反復拷問那樣。

        如此,《克》文以及由此而關涉的《左傳》《春秋》等,就始終處在了一種直通古今和未來的非封閉狀態(tài),從而把世世代代的讀者群、研究群裹挾了過去,故而成就了《克》文的偉大和《左傳》《春秋》等作品的偉大。

        因為“偉大的藝術作品,沒有清晰的主題思想,也沒有簡明的結(jié)論”27。

        “天下的偉大,多數(shù)很難讓人真‘懂’,而有不少為了讓人‘懂’的解釋,恰恰是對偉大的曲解。這在文學上,尤其如此?!?8我想說的是:特別對于遠古時期的文字,更加如此。

        ①元坤:《猶太秘史》,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版。

        ②《史記·衛(wèi)康叔世家第七》。

        ③⑤《圣經(jīng)·列王記》。

        ④19《史記·鄭世家第十二》。

        ⑥⑨顧隨講述,葉嘉瑩記錄:《中國古典文心——講壇實錄(中)》,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⑦“冰山理論”亦稱“冰山原則”,系美國20世紀著名作家海明威于1932年在其紀實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所提出?!氨嚼碚摗币员綖橛鳎J為文學作品只應描寫其露出水面部分,水下部分應通過文本的指引及暗示讓讀者自己去想象補充。他說:“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蔽膶W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謂的“八分之一”,而感情和思想是所謂的“八分之七”。前兩者是具體可見的,后兩者寓于前兩者之中。

        ⑧古代經(jīng)學家稱專主解釋經(jīng)義的書是“內(nèi)傳”;廣引事例,推演本義的書是“外傳”。民國時期國學私立學?!盁o錫國?!毙iL、國學著名學者唐文治先生,根據(jù)《左傳》論《春秋》本事,《國語》記載諸國史事且“負聲振采,瑯瑯錚錚”等性質(zhì),言:“(于《春秋》而言)《左傳》稱曰‘內(nèi)傳’,《國語》稱曰‘外傳’?!眳⒁婈愔骸吨袊⑽氖贰?,東方出版社2012年版。

        10 鴻雁編:《北大國學課》,中國華僑出版社2014年版。

        11 呂思勉:《先秦史·第二章 古史材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2 金圣嘆選評《左傳》時談道:《鄭伯克段于鄢》以“既而悔之”作為全篇轉(zhuǎn)折處,“以上,一篇地獄文字;以下,一篇天堂文字……”見于金圣嘆:《天下才子必讀書》,《金圣嘆全集》,萬卷出版公司2009年版。

        13 引號內(nèi)對《克》文的贊語,見于〔宋〕呂祖謙:《東萊左氏博議》,中國書店出版社1986年版。

        14 20前后兩處引號內(nèi)對《克》文的贊語,均見于〔明〕歸有光:《文章指南》,臺北廣文出版社1974年版。

        15 劉勰:《文心雕龍·第十六章 史傳》。

        16 《論語·學而第一》中的第二條,譯文為:“假如為人孝順父母,敬從兄長,卻喜好冒犯長上的,極為少有;不喜好冒犯長上,卻喜好造反作亂的,從未有過。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確立了,那么道就會隨之產(chǎn)生出來。孝悌這種美德,大概就是仁義的根本吧!”見孫欽善:《論語本解(修訂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3年版。

        17 《論語》中的此語,譯文為:“年少子弟在家就應孝順父母,出外居鄉(xiāng)里就應尊敬兄長,謹慎從事,言而有信,博愛民眾而親近仁人。躬行仁德之后尚有余力,就用來學習文化技能?!币妼O欽善:《論語本解(修訂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3年版。

        18 霍布斯(1588—1679),英國政治家、哲學家。他在《西方哲學初步》一書中提出過“叢林理論”和“叢林原則”。他設想一種“自然狀態(tài)”,在這里沒有什么東西是“我的和你的”,弱肉強食,人的生活都是“貧窮、孤獨、骯臟、殘忍和短命的”。

        21 語出李澤厚學術論文:《試談中國的智慧》,《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8年版。

        22 這里的“劣跡”,指《左傳·隱公三年》中的“周鄭交質(zhì)”,周鄭在交質(zhì)之后,鄭又于四月割取了周地的麥子;于秋天割取了周地的谷子。及《左傳·桓公五年》中的“葛之戰(zhàn)”,周桓公被射中肩膀,周聯(lián)軍大敗,從此天子之威掃地等。

        23 《古代漢語(上冊)·第二部分·八〈鄭伯克段于鄢〉》,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4 年版。

        24 《蘇軾全集·論〈鄭伯克段于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5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清〕蔡元放點評本,岳麓書社1996年版。

        26 27 28 余秋雨:《偉大作品的隱秘結(jié)構》,現(xiàn)代出版社2012年版。

        猜你喜歡
        姜氏鄭莊公莊公
        心理學視域下 《鄭伯克段于鄢》母子關系探究
        我談鄭莊公
        成長(2021年3期)2021-03-17 22:27:44
        秘訣勝齊國
        “對克”條件下的孝道
        名作欣賞(2018年9期)2018-09-10 04:38:03
        從《左傳》《史記》《東周列國志》看鄭莊公人物形象的流變
        大眾文藝(2018年17期)2018-07-13 15:13:51
        鄭莊公形象討論
        文化學刊(2018年3期)2018-03-07 20:12:35
        掘地見母
        大作文(2015年4期)2015-05-12 12:41:32
        對《鄭伯克段于鄢》中鄭伯的認識
        欲擒故縱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乱码有限公司|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精品国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日本阿v片在线播放免费| 嫩草影院未满十八岁禁止入内| 在线a人片免费观看国产| 国产少妇高潮在线视频| 风流老太婆大bbwbbwhd视频|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 | 亚洲成av人无码免费观看| 日本韩国亚洲三级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一区精品二区三区四区| 日本添下边视频全过程| 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 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不卡| 激情五月六月婷婷俺来也| 美女mm131爽爽爽| 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av|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久久| 日本入室强伦姧bd在线观看| 草莓视频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av毛片一区二区久久|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九月婷婷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亚洲a人片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女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电影| 亚洲av熟女天堂系列| 免费人成视频网站在在线| 亚洲欧美aⅴ在线资源| 亚洲国产香蕉视频欧美| 日韩av在线手机免费观看| 先锋五月婷婷丁香草草| 欧美性福利| 日本黄色特级一区二区三区| 护士的小嫩嫩好紧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