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
初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法治意識形成的重要時期。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結合時政知識來開展教學是當前初中教學模式改革的必然趨勢。結合時政來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時政意識,使學生更好地對時事政治進行歸納與整理,提高學生的思想觀念。因此,教師在進行時政導入時應當精心設計、科學實施,采用靈活的教學策略,從多角度研究問題。同時,教師要明確時政教學的重點知識,使課堂教學更加順利、高效地開展。
精心設計時政導入,提高學生時政意識
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方式處于從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要在這個時期正確引領他們全面、成熟地理解時事政治,使他們對道德與法治有一個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進而提高學生的時政意識和思想水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導入當前國內外的時事政治,讓學生逐步掌握國內外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同時,教師在進行時政導入時要對導入方法進行精心設計,使時政導入更加貼近實際。此外,教師還要精確地找到時政引入的切入點,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提升學生對時政內容的關注度,提高時政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人教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融入社會,肩負使命》一課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對我國的基本政策和共產(chǎn)黨的宗旨、基本路線有一個深入的了解,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結合當前時政,精心設計出靈活多樣的導入環(huán)節(jié)。
如教師可以播放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的片段,讓學生了解我國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了解黨和國家對于腐敗行為實行“零容忍”的決心,明白反腐倡廉已經(jīng)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熱點,并引導學生要培養(yǎng)良好的興趣愛好、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陶冶情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勞動習慣等。教師要選擇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案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
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突出時政指導作用
時政教學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此,要加強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研究,教師就必須在生活或工作中時常關心和留意時政相關信息,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觀念,通過電視新聞、網(wǎng)絡、報紙雜志、新聞廣播等多種方式來搜集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事件和案例,并利用恰當?shù)姆绞椒椒?,把時政信息、事件、案例合理地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初中學生對外界新鮮事物有強烈好奇心的心理特點,激發(fā)學生對時政學習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把自己對時事政治的興趣和態(tài)度不斷地滲透在教學中,教授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引發(fā)學生對時事政治的興趣。
道德與法治課程需要學習記憶和背誦的部分比較多,學生容易產(chǎn)生厭煩心理,學習興趣不高是教學的重要難題。針對學生抵觸和厭煩道德與政治學習的現(xiàn)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革新教學方式,改善教學手段,用當今學生感興趣的社會、政治熱門話題進行時政教學,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圖片、視頻和新聞報道片段,讓學生了解當前的時事政治事件,開闊視野,并對國際形勢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進而提高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興趣。
實施時政分析教學,指導學生融入生活
在結合時政分析教學法來開展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注意的是,相關實例材料的選取應當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即教師應該選取那些時間較近的、切合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的事件和案例,并依據(jù)《未成年保護法》和《義務教育法》等與學生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法律、法規(guī)來講解信息內容。教師可以結合最近發(fā)生的相關案例、事件來進行深刻的分析、解讀,讓學生從身邊的實際出發(fā),使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講授的抽象內容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從而形成比較清晰的認知,并能夠很好地掌握時政要點,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傳授知識時要準確把握課堂節(jié)奏,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時政案例的分析和引用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同時,教師要留有一定的時間來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深入探討時政現(xiàn)象所關聯(lián)的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內容。對于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不良現(xiàn)象,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這些現(xiàn)象,指導學生融入社會生活,關注國家政策方針的出臺,了解出臺的方針政策的意義,如我國凈化網(wǎng)絡環(huán)境相關法律的出臺對構建和諧社會、防止網(wǎng)絡詐騙、維護青少年成長環(huán)境的重要作用等。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融入時政教育,能夠讓學生對當前的國家形勢以及政策方針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能夠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關注國家大事的愛國情懷。教師在結合時政進行教學時,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興趣,并采用時政分析教學法,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同時提高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