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濤
十年寒窗苦讀,以高考告一段落。高考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之一,高中數(shù)學是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而立體幾何是高考數(shù)學中必考的題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知識經(jīng)濟的到來,人們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艱巨,學習難度加大,尤其是高中數(shù)學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立體幾何作為高考考查的重點,學習起來更是讓學生們有所吃力,如何快速掌握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成績,攻破重難點知識,取得一個滿意的高考成績,是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的期望。因此,有必要對高中數(shù)學的高考題型進行分析總結,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本文從高考全國卷數(shù)學題型研究出發(fā),分析了高考全國卷的立體幾何復習策略。
高考全國卷數(shù)學題型分析
高考數(shù)學全國卷一共考22道題,選擇題12道,填空題4道,解答題5道,選做題1道。大致考查內(nèi)容包括:函數(shù)與導數(shù)、三角函數(shù)與平面向量、數(shù)列、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概率與統(tǒng)計、不等式、算法與推理。其中立體幾何試題共有2小題1大題,分值22分。小題必考三視圖,一般側重于線與線、線與面、面與面位置的關系以及空間幾何體中的空間角、距離、面積、體積的計算的考查。
例如(2017年全國卷1)選擇題:某多面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其中正視圖和左視圖都由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組成,正方形的邊長為2,俯視圖為等腰直角三角形。該多面體的各個面中有若干個梯形,這些梯形的面積之和為( )。A.10 B.12 C.14 D.16 。這個題型就是考三視圖的。另外,還需特別注意對球的組合體的考查。
解答題以平行、垂直、夾角、距離等為考查目標,幾何體以四棱柱、四棱錐、三棱柱、三棱錐等為主。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實施,立體幾何考題正朝著“多一點思考,少一點計算”的方向發(fā)展。從歷年的考題變化看,以簡單幾何體為載體的線面位置關系的論證、角與距離的探求是常考常新的熱門話題。
此外,考查方式也有所創(chuàng)新,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更為綜合。比如2017文科18題的第一問,常規(guī)考法是給中點用來證明平行或者垂直,而2017考查方式是反向證明中點的位置;比如理科18題,常規(guī)考法是先通過垂直的證明,得到二面角的大小,而2017的考查方式是給出兩個已知的二面角,反向證明面與面的垂直關系。
立體幾何復習策略
熟悉命題特點,針對性備考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泵鞔_考綱要求,在復習中抓主線,攻重點。轉化、化規(guī)是立體幾何的重要思想,在平時學習中要多多積累,針對性地進行學習,鞏固基礎知識,尤其是課本中的案例和課后題,要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立體幾何在高考試題中大多數(shù)以中低檔的形式出現(xiàn),在復習過程中,應注重基礎知識的扎實,以及對基本概念、定義、定理、基本圖形的理解。如:空間幾何體表面積與體積計算公式、典型幾何體的認識、典型題的靈活運用。
規(guī)范做題環(huán)節(jié)
在對立體幾何題進行作答時,學生經(jīng)常為了省事,省略做題步驟,出現(xiàn)圖形與書寫相脫離等現(xiàn)象,大致一看,結論正確,似乎沒有問題,但是經(jīng)不住仔細推敲,“會而不對”“對而不全”是普遍現(xiàn)象,導致在考試時失分嚴重。
因此,在例題講解與作業(yè)練習中,要重視作、證、求三個環(huán)節(jié),符號語言要規(guī)范,表達嚴謹,有條有理,爭取每分都拿到手。另外,要注重理解性的學習,真正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而不是靠題海戰(zhàn)術,應通過分析典型問題的解題過程,熟練解題,提高解答的能力。
重視空間想象能力和圖形處理能力的提高
做圖對立體幾何學習起著關鍵作用,“無圖考圖”正是證明了這一觀點,在2017年全國卷中尤為突出,所以,在備考過程中要將其作為難點去攻破。加強訓練空間想象能力,要求做到四個會:
一是會畫圖,根據(jù)題設條件,畫出適合題意的圖形或者輔助線,做出的圖形要直觀、虛實分明。
二是會識圖,根據(jù)題目給出的圖形,想象出立體的形狀和有關線面的位置關系。
三是會分析圖,對圖形進行必要的分解、組合。
四是會用圖,對圖形或其某部分進行平移、翻折、旋轉、展開或割補等。
在立體幾何中綜合運用平面幾何的知識
三角形、四邊形、圓等基本圖形是立體幾何的樹根和枝干,要重視基本圖形在立體幾何中的復習功能,加強幾何法和向量法的扎實訓練。如:三角形的相似、全等、中位線的性質(zhì)、勾股定理等性質(zhì);特殊三角形的性質(zhì);平行四邊形和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性質(zhì)以及元的性質(zhì)。
結語
總之,高中數(shù)學中的立體幾何在數(shù)學得分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平時學習中一定要夯實基礎知識,圍繞課本對知識進行拓展,靈活運用,及時總結,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考試中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