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玉 (蘇州市職業(yè)大學藝術學院 215000)
吳趙第 (蘇州市職業(yè)大學藝術學院 215000)
《猛將宣卷》是一部產生于清中期的長篇傳統(tǒng)敘事書目,又名《劉天王寶卷》或《猛將得道卷》。屬同里宣卷中的廟會宣卷。演出多在祭祀劉猛將的活動時舉行,如:劉猛將誕辰日。傳說中的猛將曾驅走蝗蟲,造福江南一帶的群眾。為報答猛將,江南一帶的民眾把每年農歷正月十三定為猛將的生日。每到這一天都要舉行各種祭祀活動。同里村民舉行的是出會活動。大年夜上午,請道士、鼓手,供了紙馬供品,焚香點燭請猛將老爺“下殿”。從正月初一開始,會東家門前放上三副鑼鼓,讓大人小孩隨意敲打。到十二日上午,親戚們便送來象征六畜興旺的糕團。晚上全村人聚會喝酒、聊天、敲打鑼鼓,一直鬧到半夜三更才回家。正月十三下午,銃聲三響,鞭炮鑼鼓齊鳴,人們將“猛將老爺”請入轎內,至此浩浩蕩蕩的出會隊伍出發(fā)了。沿途各村還要進行“搶轎”的活動,場面十分熱鬧。隊伍到達廟場后,轎夫要進行拋轎、顛轎的比賽,眾人盡情嬉戲,活動達到高潮。晚上,宣卷藝人演出《猛將宣卷》,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作為猛將祭祀活動中的重要內容,《猛將宣卷》的演唱有著怎樣的特點呢?筆者以為有以下幾點。
農業(yè)社會,由于生產力水平的低下,自然災害對于農業(yè)的損害非常之大。位于太湖之畔的同里鎮(zhèn)即是如此,水稻生產非常艱苦?;认x和水澇的襲擊,常使農民對豐收的希望化作泡影。農民便將驅蝗的希望寄托在傳說中,曾把蝗蟲驅走的劉猛將的身上。把劉猛將作為驅蝗神靈進行崇拜。認為劉猛將作為神靈有著非凡的能耐,通過迎神、祭祀等手段使劉猛將多加保佑他們的平安,保佑他們家庭和睦、家道興旺、風調雨順、百業(yè)豐茂等愿望。
《猛將宣卷》演唱作為猛將祭祀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其演唱不僅具有敬神娛神的作用,同時也表達了同里民眾對生活的美好愿望。希望夫妻幸福、無災無殃、生兒生女、和諧相處。表露了民間群眾對于生活的熱愛和留戀。表達了民眾在嚴酷的自然和冷漠的社會面前無法把握自己命運的時候,尋找自我慰藉的一種方式,呼喊出了對于主宰自己命運權利的渴望。
《猛將宣卷》中的劉猛將在太湖流域傳說中是個苦孩子。母親早亡,父親娶了后娘,后娘待他十分刻薄,處處刁難。以致后來把劉猛將趕出了家門,劉猛將孤獨一人、無家可歸。所幸被外公和舅舅收留。有一年,太湖地區(qū)田里的稻子都開花結子了。突然飛來大批蝗蟲,眼看著稻田里的稻子要被蝗蟲吃光了,猛將拿起一根竹竿、脫下身上一件破衣衫,往竹竿上一扎,就沖到田里去趕蝗蟲。猛將邊趕邊想,我把它們趕到別人田里,蝗蟲就會吃別人田里的莊稼。還是讓我把它趕到海里去喂魚蝦吧。就這樣,他日夜不停地趕,趕得筋疲力盡,蝗蟲果然被他趕到了海里去淹死了,他自己也被一個浪頭卷到海里淹死了。猛將為大家做了好事,人們就永遠紀念他。為他造像、供在廟里、尊敬他。稱呼他為猛將老爺。每年他的生日以及稻子成熟的時候,都要出會祭祀他。
《猛將宣卷》是同里宣卷中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民間信仰類長篇書目,該書詳細敘述了劉猛將的一生。全書由:圣廟求子;劉佛出世;親娘病亡;劉父續(xù)弦;后娘虐待;被逐遭害;外公搭救;驅蝗滅災;豐功受賜;功德圓滿等部分構成。情節(jié)跌宕起伏、環(huán)環(huán)相扣。音樂元素豐富多彩。同里宣卷的演唱使這一樸素的民間傳說故事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同時很好的宣揚了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的傳統(tǒng)道德理念,并對民眾已有的因果報應意識起到了更深層的影響,對同里民間價值觀的形成起到了引導作用。
《猛將宣卷》采用同里方言演唱。如《劉佛出世》中“劉三舍從前匣(也或亦)是一個生意人,半棧(半船)黃豆格半斗米,到包家村浪(上,上面)來上岸,包家里向(里面)三代格老賬冊,……”。又如:《后娘虐待》中“小猛將么格話喊(告訴。“話”讀音“嗯”)母親聽,“青草汛里”(青草生長旺盛的時期)格斫得著三篰羊草,小小格性命要餓煞,……”。再如:《被逐遭害》:“……,若要拿小猛將推落河,俉伲(我們?!皞W”讀音“嗯”)劉家里向三代祖宗羹飯(羹飯:泛指民間對祖宗的祭祀活動)之中靠啥格人哎(家族無后嗣,連個祭祀祖宗的子孫都沒了)?……”?!睹蛯⑿怼吠锓窖缘氖褂脤τ谕镄淼胤教攸c的鮮明起到了積極作用。
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通過了《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宣言以為:“文化多樣化交流、革新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對人類來講,就像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命平衡那樣必不可少”?!妒澜缥幕鄻有孕浴穬热莨灿惺?,其中第八項、第十項、第十一項闡述了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增強世界范圍的創(chuàng)作和傳播,建立政府、私營部門和民間社會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三方面的未來愿景,展望了世界各領域文化在以上三方面今后發(fā)展的趨向。把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性提升到國際社會應接受的基本倫理準則的高度。指出各社會群體和社會均有創(chuàng)造、傳播自己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的權利,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共同遺產。
據此可以肯定,《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將促進世界各領域文化間的交流、交往,進一步促進世界各領域文化的發(fā)展。在看到《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給世界各領域文化帶來交流、交往和發(fā)展的同時。也應看到世界文化給傳統(tǒng)文化帶來的挑戰(zhàn)。尤其是發(fā)達國家或跨國傳媒企業(yè)給傳統(tǒng)文化帶來的破壞。在此境況下,《猛將宣卷》具有的鮮明地方特點,對于當今多元文化語境下的同里地區(qū)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具有著積極作用。對于同里地區(qū)傳統(tǒng)民間音樂在外來文化沖擊下的堅守具有著積極的支撐。其原生態(tài)演唱的保存是太湖流域傳統(tǒng)民間說唱的活化石,對于太湖流域傳統(tǒng)民間說唱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對于新時期太湖流域傳統(tǒng)民間說唱的創(chuàng)新具有基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