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新世界
【德國】
《明鏡》
2018年5月
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對資本主義的批評仍無處不在。如今,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正在不斷加劇,這一點在財富分配上表現(xiàn)得極其明顯:世界50%的最貧困人口只掌握了世界總財富的0.6%,其余40%的公民擁有總財富的11.6%,而10%的富人卻擁有87.8%的世界總財富。這一切使得人們不得不思考,資本主義是否還能改革,是否有更好的制度?全球化的反對者凱瑟琳·哈特曼認為,剝削是資本主義的本質(zhì)。經(jīng)濟學家漢斯·沃納·辛恩認為,經(jīng)濟的增長并不一定會使人們獲得更大幸福感,國家干預有利于財富的再分配,但有可能阻礙市場的活力,關鍵是找到兩者之間的最優(yōu)值。
“體驗”讓實體店進化
【日本】
《販促會議》
2018年6月
實體店到底能給顧客帶來什么?除了滿足顧客的購買欲以外,逛實體店帶來的驚喜、能夠觸摸到物品的安心、愉悅等情感價值可以說是能與電商相比的價值所在。如今日本的實體店也在通過挖掘顧客的感性需求,以“體驗”的形式讓顧客切身感受到這種價值。今年1月26日在東京目黑新開張的星巴克,在銷售咖啡以外,為帶孩子的顧客在店內(nèi)設計了兒童娛樂設施。未來將有越來越多實體店將“體驗”放入店鋪,真正達到實體店“顧客需求至上”的要義。
如何處理塑料垃圾?
【美國】
《新科學家》
2018年5月
自20世紀初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塑料以來,人類已經(jīng)生產(chǎn)了大約8.3億噸的塑料,其中約四分之三成為垃圾,這些塑料垃圾中80%被送進垃圾填埋場,但目前每年仍有約800萬噸進入了海洋。作為無法降解的垃圾,塑料垃圾始終在威脅著人類健康,尤其是在一些發(fā)展中國家。如今,從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到啟動回收系統(tǒng),甚至利用塑料分解細菌,人們想盡各種方法來處理塑料垃圾,但目前仍沒有一種絕對可靠的辦法。
1000億美元的賭注
【英國】
《經(jīng)濟學人》
2018年5月
兩年前,如果你問專家誰是最有影響力的科技人物,或許會聽到一些熟悉的名字:亞馬遜的杰夫·貝佐斯、臉書的馬克·扎克伯格、阿里巴巴的馬云等。但如今有一位新的競爭者: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他創(chuàng)建了名為Vision Fund這一全球最大的科技基金,這個規(guī)模高達1000億美元的基金正在大力入股全球最熱門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很多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命運以及消費者未來的選擇,都會因為孫正義今天的賭注而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