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浩
[摘 要]在本縣的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上,背越式跳高是唯一被裁判承認的且算有效成績的一種跳法。背越式跳高對小學生來說是易學難精的運動項目,從縣田徑運動會上懸殊的跳高成績可以看出,要在小學生中培養(yǎng)和發(fā)展這項運動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多年的訓練經驗,通過研究小學生選材,訓練和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等問題,并以油竹實驗小學學生為例。希望能對提高我縣小學生背越式跳高成績有所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生;背越式跳高;選材;訓練;易犯錯誤
背越式跳高是田徑運動中對技術要求較高的一項運動項目,特別是對運動員的速度、力量、專項彈跳能力、協(xié)調性和柔韌性要求很高,所以這就要求我們一線教練員在運動員的選材上要多下功夫,有了好的苗子,在加上教練員科學的訓練方法,以及有效的解決訓練過程中易犯的錯誤,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實現提高。當然,選材也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要對運動員的身體形態(tài)、心理因素、生長發(fā)育、遺傳等方面都要仔細的研究。有了好的苗子再加合理的手段進行訓練才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落實好這些因素,直接影響小學生對背越式技術的掌握及成績的提高。
一、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分析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體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期,要想保證該階段的學生身體全面協(xié)調的發(fā)展,除在讀、寫、坐、走等方面注意外,體育訓練也很關鍵,如果對小學生進行一項長期的體育項目訓練,如:長期進行上肢訓練的訓練,忽略了下肢訓練,上下肢的生長發(fā)育就會不一樣,造成不協(xié)調發(fā)展。所以在進行體育訓練時要貫徹科學全面發(fā)展的宗旨,這樣才符合體育與健康的發(fā)展要求。我們要杜絕不科學和單一性的體育訓練,提倡科學的、合理的、符合小學生身體發(fā)展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進步而努力,為國家培養(yǎng)體育接班人而奮斗。
二、小學生背越式跳高選材的特點
選材是為了挖掘有才能的苗子, 進行科學的訓練和培養(yǎng),教練員必須抓住選材的主要內容,結合實際才能達到實效。
1.充分考慮遺傳因素
人體的運動能力由身體素質所決定,身體素質的好壞是受遺傳、環(huán)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所以許多專家認為,適合運動的才能是可以遺傳下來的。如,前蘇聯(lián)鐵餅前冠軍阿杜·塔爾馬克的兒子尤里·塔爾馬克是奧運會跳高冠軍, 我國陳氏舉重家庭等。身體素質包括速度、耐力、力量、柔韌和身體協(xié)調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遺傳因素制約。因此小學生背越式跳高運動的選材, 應充分考慮小學生父母的運動素質和身體基本情況,所以父母的身高腿長、彈跳力、爆發(fā)力等基本素質一定要好。
2.從身體素質方面選苗子
身體素質狀況是每位運動員發(fā)揮運動能力的基礎,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好壞決定其運動能力,根據我以往的訓練經驗,身體素質好的學生比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好出成績,我們也可以通過簡單的素質測試來預測他們的潛能,但在測試時要重點了解該階段學生的快速起跳能力和彈跳力,以及了解他們的速度、柔軟、靈敏性和協(xié)調性等方面的情況,我在選材時,我會讓學生做一些簡單的練習,如:原地的收腹跳,單腳跳和后蹬跑。同時,在作測試時也要將其身體條件與測試結果結合起來統(tǒng)一參考,身體條件特別好的在身體各方面可以適當放寬一些,不過這也是因人而異。
3.從心理因素方面選苗子
心理因素的好壞對于運動員來說非常重要,由于背越式跳高這個項目非常特別,它是由運動員起跳后肩部和背部先著地的,對于一般的學生來說,可能在心理上會有一些膽怯,又或許在經歷多次的失敗試跳之后,心理因素發(fā)生了變化,從而造成不敢試跳,所以這要求學生心理的抗壓能力與自我激勵能力一定要強。該階段的學生都非??释憩F自我。所以教練員在日常的訓練中,就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表演欲望,讓學生不斷在訓練中找到成功體驗。
三、小學生背越式跳高的訓練研究
1.在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突出專項素質的發(fā)展
10 一12 歲少年運動員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 同時也是速度、力量、彈跳素質發(fā)展的敏感期。因此應利用這一時機發(fā)展其速度、力量和彈跳等跳高專項素質。在專項素質練習中我主要采用的是克服自身重量的跳躍練習,如蛙跳、跳深、立定跳遠、立定多級跳、曲腿跳和各種跳的組合練習等。在這些練習中,每一動作要求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最大幅度去完成,這樣使學生的力量和速度有較大的提高。
2.加強專項基本技術訓練
合理的基本技術是提高運動成績的關鍵,背越式跳高技術要求較高, 特別是對人體在空中位置的變化是相當嚴格的,如果沒有扎實的基本功,是很難勝任該項目的。所以在青少年背越式跳高訓練中應重視基本技術訓練。如:倒肩練習、起跳動作練習。
3.加強專項訓練
背越式跳高是田徑運動中技術較復雜,對運動員的速度、力量、專項彈跳能力、協(xié)調性和柔韌性的素質要求很高,所以因加強專項素質訓練,但我們學校運動訓練不是很系統(tǒng),學生身體的基礎條件差,因此,在訓練時我們主要針對該項目的學生進行專項的素質訓練。主要包括速度、力量、彈跳力和協(xié)調性、柔韌性的訓練,并在訓練的安排上要有針對性、系統(tǒng)性,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四、 結語
小學五六年級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和柔韌性都處于敏感期,是學習背越式跳高的有效時期,但該年齡段的學生肌肉力量差,接受能力、彈跳力和對技術動作的理解與掌握等方面的能力都不如成人,因此在做好選材的前提下,訓練中必須針對不同年齡特征,采取相應的訓練方法,同時小學生在訓練中容易出現較多的錯誤動作,這跟學生的身心特征有很大的關系,教練員因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分析,從差異中找相同。教練員可多用輔助練習、分解練習、完整練習和示范,幫助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當然,小學生運動員的訓練應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全面發(fā)展,不能急于求成,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勁東.對小學生背越式跳高的選材與訓練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2012,5:129~130.
[2]黃強.淺談小學生背越式跳高的訓練[J].新課程,2010,5(28):84.
[3]李華.試析小學生背越式跳高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J].田徑,2012,6期: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