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平
文言文閱讀是中考必考內(nèi)容,隨著學生學習內(nèi)容的不斷深入,中考文言文閱讀的考查情況也越來越“刁鉆”。筆者梳理近六年來甘肅省各地中考文言文閱讀的考查情況,盡管各地考卷考查形式不一,但還是能夠從中窺見堂奧。在考查形式上有課內(nèi)課程標準所要求的單獨篇目,有課內(nèi)課程篇目兩篇進行對比,有一篇課內(nèi)與一篇課外對比,有一篇課內(nèi)與兩篇課外篇目對比,還有兩篇課外篇目對比。但在考查的內(nèi)容上變化不大。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文言文閱讀專題復習。
一、文言實詞的理解和運用
通過梳理發(fā)現(xiàn),近六年來甘肅省在文言實詞的考查中,共考查實詞96個,其中出自課文中或課下注釋中的實詞有56個,考查單字詞解釋有86個,從考查的實詞來看,絕大多數(shù)都是常見實詞。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以下步驟進行文言實詞的復習。第一步,運用語境推斷法,可以將多數(shù)實詞或出自課外的實詞通過代入今義從而得出字詞的解釋。例如2016年省考卷中有一句話“余奉使契丹”,要求學生解釋“使”,對此,學生可以運用課內(nèi)知識的遷移方法,聯(lián)想到在《唐雎不辱使命》中學到的句子“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一句中的“使”字,就可以推斷出該詞的含義為“出使”。第二步,如果通過代入今義不符合句子的意思,就要看該詞語是不是通假字、古今異義或一詞多義等情況了。初中階段要求學生掌握的通假字不多,完全可以通過讓學生整理歸類系統(tǒng)掌握。古今異義詞語的復習重點是引導學生從詞義的擴大、詞義的縮小、詞義的轉(zhuǎn)換、詞義的感情色彩等方面進行古今對照即可。而一詞多義的復習則要靠實實在在的苦功夫,要引導學生將常見的文言詞語的不用意義和不同用法分門別類地做好筆記,每碰到一種用法就要將該文言句子和字詞解釋都記錄下來。當然一詞多義是有它所使用的語言規(guī)律的,比如同一個字讀音不同意義的表達也會不同,詞性不同意思也不同。第三步,如果前兩步都行不通,則要嘗試翻譯該句子,由句子的意思結合上下文推測該實詞的含義。我們要引導學生,解釋詞語的意思時一定要緊密聯(lián)系上下文的意思,通過分析句子語境進行推斷和理解。
二、文言虛詞意義及用法
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文言虛詞的考查對象就是課程標準所列舉的12個虛詞及用法。這在教材中都有系統(tǒng)的歸類與舉例。面對考題,我們要引導學生根據(jù)句子的大意推斷虛詞在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因為在課文學習過程中學生都已經(jīng)接觸過了這些虛詞的用法,只要運用代入法進行檢驗即可。當然,為了確保無誤,還要讓學生根據(jù)詞性、句子成分等來判斷詞語的意思去進行驗證。
三、文言斷句
文言文斷句的方法老師在平時的文言文閱讀與學習中已經(jīng)向?qū)W生做了較為系統(tǒng)的講解,在畢業(yè)復習階段,主要是引導學生掌握技巧。例如,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重點標注出名詞,特別是專有名詞,像人名、地名、官職名、朝代名等,這些名詞常常在句子中做主語或者賓語,在它們前后往往要進行斷句。再如,讓學生觀察常放在句首的音節(jié)虛詞,像“至若、于是、是故、若夫、至于、雖然、然則、既而、未幾”等。還有一些虛詞常放在句末,像“也、者、乎、哉、矣、耳、耶、嗚呼”等。表示對話的詞語也讓學生注意其標志,如“曰、云、語、道、對曰、謂”等。有些習慣句式也要讓學生掌握用來做斷句的標志,如“何……之有?如……何?況……乎?其……何?然則……耶?……者,……也”等。
四、文言句子翻譯
文言句子的翻譯是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的一種綜合性理解與運用能力的有效方法。備考過程中要讓學生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翻譯原則上要忠于原文,做到“信、雅、達”。第二,翻譯方式上以直譯為主,遵循字字落實的原則;意譯為輔,做到文從字順。第三,要根據(jù)句式,靈活調(diào)整語序。對初中階段容易出錯的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和翻譯要特別注意,比如賓語前置句、狀語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省略句、被動句等。第四,在作答時要先擬寫草稿,連詞成句后通讀使語句通順后再謄寫。
五、文意理解
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是必考內(nèi)容,復習時要引導學生從以下兩個方面去做。第一個方面要注重分析文章本身的特點,文段是寫人敘事的,還是寫景的,如是寫人敘事的則要把握住“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結果怎么樣”。如果是寫景的則把握住描寫了景物的什么特點即可。第二個方面要結合題干去分析,確定好答題的方向。如果要求用原文中的話來回答則從上下文去分析解答,如果有字數(shù)要求則要對答案進行精煉。
六、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或者概括,要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入手。第一是從標題入手,很多文章的標題就已經(jīng)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點,在作答時只需要進行概括即可。第二是從文中的描寫入手,通過神態(tài)、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可以分析得出。在復習階段,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常見的分析人物品質(zhì)的詞語進行整理和歸類,便于作答時選用。描寫有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可以結合分析。第三可以從文章主人公所做的事去分析。主人公做了什么事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點,這對學生來講也是一個答題的思路。
引導學生做好文言文閱讀的系統(tǒng)復習所牽涉到的較多,但不外乎上述六個方面,只要我們方法得到,指導到位,訓練及時,針對性強,學生文言文閱讀的復習是能夠取得實效的。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