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龍
高考前,沈陽一名18歲高三女生偷偷揮刀自殘,嘴里喊著:“快被逼瘋了!我不行!我不參加高考了!”沈陽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心理專家劉長輝表示,最近一個月,前來咨詢的中高考考生扎堆。讓人驚訝的是,有些考生已向家長坦陳有焦慮抑郁癥狀,家長卻不相信,武斷地認為孩子鬧自殺是在裝病,以逃避學習壓力。(《沈陽晚報》)
高三女生揮刀自殘讓人痛心,這種行為發(fā)人深省。
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對。本案中,女孩的母親王女士對于女兒的學習要求很嚴格,只要女兒的成績下降,無論再忙也要趕回沈陽,對女兒進行嚴厲教育———暴打或體罰。該女生說:“自小到大,我的胳膊、腿及屁股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那都是我媽打我留下的印跡!”
高考壓力所逼。高考前,學校殘酷的排名、家長過高的期望,會給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壓力。
要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fā)生,除了進行高考制度改革外,學校、家長要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方式。成才道路千萬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又何必逼著孩子強擠高考獨木橋。再說,對孩子嚴格要求沒有錯,但不能暴打和體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