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棗莊二中 羅桂花
概率模型多考查獨立重復試驗、相互獨立事件、互斥事件及對立事件等知識;而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及期望也是考試中的“熱點”,并且多以解答題形式出現(xiàn),??疾楠毩⑹录母怕?超幾何分布和二項分布的期望等。
考點1:相互獨立事件的概率
例1 (2 0 1 6年高考北京卷)A、B、C三個班共有1 0 0名學生,為調查他們的體育鍛煉情況,通過分層抽樣獲得了部分學生一周的鍛煉時間,數(shù)據如表1:
表1
(1)試估計C班的學生人數(shù)。
(2)從A班和C班抽出的學生中,各隨機選取一人,A班選出的學生記為甲,C班選出的學生記為乙,假設所有學生的鍛煉時間相對獨立,求一周中甲的鍛煉時間比乙的鍛煉時間長的概率。
(3)再從A、B、C三個班中各隨機抽取一名學生,他們該周的鍛煉時間分別是7,9,8.2 5(單位:小時),這3個新數(shù)據與表格中的數(shù)據構成的新樣本的平均數(shù)記μ1,表格中數(shù)據的平均數(shù)記為μ0,試判斷μ0和μ1的大小(結論不要求證明)。
分析:(1)由分層抽樣的抽樣比估算出C班的學生人數(shù)。
(2)根據題意列出“該周甲的鍛煉時間比乙的鍛煉時間長”的所有事件,由獨立事件概率公式求值。
(3)根據平均數(shù)公式進行判斷即可。
解:(1)由題意知,抽出的2 0名學生中,來自C班的學生有8名,根據分層抽樣方法知,C班的學生人數(shù)估計為1 0 0×8=4 0。2 0
(2)設事件Ai為“甲是現(xiàn)有樣本中A班的第i個人”,i=1,2,…,5。
事件Cj為“乙是現(xiàn)有樣本中C班的第j個人”,j=1,2,…,8。
設事件E為“一周中甲的鍛煉時間比乙的鍛煉時間長”,由題意可知:
E=A1C1∪A1C2∪A2C1∪A2C2∪A2C3∪A3C1∪A3C2∪A3C3∪A4C1∪A4C2∪A4C3∪A5C1∪A5C2∪A5C3∪A5C4。
因此P(E)=P(A1C1)+P(A1C2)+P(A2C1)+P(A2C2)+P(A2C3)+P(A3C1)+P(A3C2)+P(A3C3)+P(A4C1)+P(A4C2)+P(A4C3)+P(A5C1)+P(A5C2)+P(A5C3)+P(A5C4)
(3)根據平均數(shù)計算公式即可知,μ1<μ0。
點評:對于復雜事件的概率,要先分析事件的構成,理清各事件之間的關系,并依據互斥事件概率的和,或者相互獨立事件概率的積的公式列出關系式。
考點2:獨立重復試驗的概率
例2 (2 0 1 6年臨沂模擬卷)一家面包房根據以往某種面包的銷售記錄,繪制了日銷售量的頻率分布直方圖,如圖1所示。
圖1
將日銷售量落入各組的頻率視為概率,并假設每天的銷售量相互獨立。
(1)求在未來3天里,有連續(xù)2天的日銷售量都不低于1 0 0個且另一天的日銷售量低于5 0個的概率。
(2)用X表示在未來3天里日銷售量不低于1 0 0個的天數(shù),求隨機變量X的分布列,期望E(X)及方差D(X)。
解析:(1)設A1表示事件“日銷售量不低于1 0 0個”,A2表示事件“日銷售量低于5 0個”,B表示事件“在未來連續(xù)3天里,有連續(xù)2天的日銷售量都不低于1 0 0個且另一天的日銷售量低于5 0個”,因此有:X的分布列為:
X 0 1 2 3 P 0.0 6 4 0.2 8 8 0.4 3 2 0.2 1 6
因為X~B(3,0.6),所以期望E(X)=3×0.6=1.8,方差D(X)=3×0.6×(1-0.6)=0.7 2。
點評:在解題時注意獨立重復試驗的基本特征:(1)在每次試驗中,試驗結果只有發(fā)生與不發(fā)生兩種情況;(2)在每次試驗中,事件發(fā)生的概率相同。
考點3:條件概率
例3 (2 0 1 6年高考新課標Ⅱ卷理科數(shù)學)某險種的基本保費為a(單位:元),繼續(xù)購買該險種的投保人稱為續(xù)保人,續(xù)保人的本年度的保費與其上年度的出險次數(shù)的關聯(lián)如下:
上年度出險次數(shù) 0 1 2 3 4 ≥5保費 0.8 5a a 1.2 5a 1.5a 1.7 5a 2a
設該險種一續(xù)保人一年內出險次數(shù)與相應概率如下:
一年內出險次數(shù) 0 1 2 3 4 ≥5概率 0.3 0 0.1 5 0.2 0 0.2 0 0.1 0 0.0 5
(1)求一續(xù)保人本年度的保費高于基本保費的概率;
(2)若一續(xù)保人本年度的保費高于基本保費,求其保費比基本保費高出6 0%的概率;
(3)求續(xù)保人本年度的平均保費與基本保費的比值。
分析:(1)根據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可求一續(xù)保人本年度的保費高于基本保費的概率;(2)當且僅當一年內出險次數(shù)大于3,一續(xù)保人本年度的保費才高于基本保費6 0%,可由條件概率公式求解;(3)記續(xù)保人本年度的保費為X,求X的分布列及期望值。
解:(1)設A表示事件:“一續(xù)保人本年度的保費高于基本保費”,只有當一年內出險次數(shù)大于1,事件A才會發(fā)生,故P(A)=0.2 0+0.2 0+0.1 0+0.0 5=0.5 5。
(2)設B表示事件:“一續(xù)保人本年度的保費比基本保費高出6 0%”,則事件B只有當一年內出險次數(shù)大于3才會發(fā)生,故P(B)=0.1 0+0.0 5=0.1 5。
(3)記續(xù)保人本年度的保費為X,則X的分布列為:
X0.8 5a a 1.2 5a1.5a1.7 5a2a P 0.3 0 0.1 50.2 00.2 00.1 0 0.0 5
E(X)=0.8 5a×0.3 0+a×0.1 5+1.2 5a×0.2 0+1.5a×0.2 0+1.7 5a×0.1 0+2a×0.0 5=1.2 3a。
因此續(xù)保人本年度的平均保費與基本保費的比值為1.2 3。
點評:條件概率的求法:
(1)定義法,先求P(A)和P(A B),再由
(2)基本事件法,當基本事件滿足有限性和等可能性時,可借助古典概率公式,先求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數(shù)n(A),再在事件A發(fā)生的條件下求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數(shù)
考點4:利用相互獨立事件、互斥事件的概率求分布列
例4 乒乓球臺面被網分隔成甲、乙兩部分,如圖2所示,甲部分有兩個不相交的區(qū)域A、B,乙部分被劃分為兩個不相交的區(qū)域C、D。某次測試要求隊員接到落點在甲上的球后向乙回球,并規(guī)定:回球落點在C上記3分,落點在D上記1分,其他情況記0分。對落點在A上的來球,隊員小明回球的落點在C上的概率為,在D上的概率為;對落點在B上的來球,小明回球的落點在C上的概率為,在D上的概率為。假設共有兩次來球且落在A、B上各一次,小明的兩次回球互不影響。求:
(1)小明兩次回球的落點中恰有一次的落點在乙上的概率;
(2)兩次回球結束后,小明得分之和ξ的分布列與數(shù)學期望。
圖2
解析:(1)記Ai為事件“小明對落點在A上回球的得分為i分”,i=0,1,3。
記Bi為事件“小明對落點在B上回球的得分為i分”,i=0,1,3。
記D為事件“小明兩次回球的落點中恰有一次的落點在乙上”。
由題意知,D=A3B0+A1B0+A0B1+A0B3,由事件的獨立性和互斥性可得:
P(D)=P(A3B0+A1B0+A0B1+A0B3)=P(A3B0)+P(A1B0)+P(A0B1)+P(A0B3)=P(A3)P(B0)+P(A1)P(B0)+P(A0)P(B1)+P(A0)P(B3)
所以小明兩次回球的落點中恰有一次的落點在乙上的概率為
(2)由題意,隨機變量ξ可能的取值為0,1,2,3,4,6。
由事件的獨立性和互斥性,得:;
可得隨機變量ξ的分布列為:
ξ 0 1 2 3 4 6 P 1 3 0 2 1 16 1 5 1 5 1 1 3 01 0
點評:解答這類問題要使用簡潔、準確的數(shù)學語言,通過引進字母使得事件的描述簡單而準確,或者用表格描述,使得問題描述有條理,從而答案不會有遺漏,也不會重復。
考點5:二項分布
例5 (2 0 1 5年高考湖北卷理科第2 0題)某廠用鮮牛奶在某臺設備上生產A、B兩種奶制品,生產1噸A產品需鮮牛奶2噸,使用設備1小時,獲利10 0 0元;生產1噸B產品需鮮牛奶1.5噸,使用設備1.5小時,獲利12 0 0元。要求每天B產品的產量不超過A產品產量的2倍,設備每天生產A、B兩種產品時間之和不超過1 2小時。假定每天可獲取的鮮牛奶數(shù)量W(單位:噸)是一個隨機變量,其分布列為:
W 1 2 1 5 1 8 P 0.3 0.5 0.2
該廠每天根據獲取的鮮牛奶數(shù)量安排生產,使其獲利最大,因此每天的最大獲利z(單位:元)是一個隨機變量。
(1)求z的分布列和期望。
(2)若每天可獲取的鮮牛奶數(shù)量相互獨立,求3天中至少有1天的最大獲利超過1 00 0 0元的概率。
解析:(1)設每天A、B兩種產品的噸數(shù)分別為x、y,相應的獲利為z元,則有:
目標函數(shù)為
當W=1 2時,(*)表示的平面區(qū)域如圖3所示,三個頂點分別為A(0,0),B(2.4,4.8),C(6,0)。
圖3
將z=10 0 0x+12 0 0y變形為當x=2.4,y=4.8時,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最大,最大獲利zmax=2.4×10 0 0+4.8×12 0 0=81 6 0。
當W=1 5時,(*)表示的平面區(qū)域如圖4所示,三個頂點分別為A(0,0),B(3,6),C(7.5,0)。
將z=10 0 0x+12 0 0y在y軸上的截距最大。
圖4
最大獲利zmax=3×10 0 0+6×12 0 0=1 02 0 0。
當W=1 8時,(*)表示的平面區(qū)域如圖5所示,四個頂點分別為A(0,0),B(3,6),C(6,4),D(9,0)。
將z=10 0 0x+12 0 0y在y軸上的截距最大。
圖5
最大獲利zmax=6×10 0 0+4×12 0 0=1 08 0 0。
z 81 6 0 1 02 0 0 1 08 0 0 P 0.3 0.5 0.2
故E(z)=81 6 0×0.3+1 02 0 0×0.5+1 08 0 0×0.2=97 0 8。
(2)由(1)知,一天最大獲利超過1 00 0 0元的概率p1=P(z>1 00 0 0)=0.5+0.2=
故最大獲利z的分布列為:變形為0.7。
由二項分布知,3天中至少有1天最大獲利超過1 00 0 0元的概率為:
p=1-(1-p1)3=1-0.33=0.9 7 3。
點評:二項分布是高中數(shù)學最重要的概率分布模型,是近年高考非常重要的一個考點。獨立重復試驗是相互獨立事件的特例,就像對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例一樣。
考點6:超幾何分布
例6 (2 0 1 6年合肥市模擬卷)為推動乒乓球運動的發(fā)展,某乒乓球比賽允許不同協(xié)會的運動員組隊參加?,F(xiàn)有來自甲協(xié)會的運動員3名,其中種子選手2名;乙協(xié)會的運動員5名,其中種子選手3名。從這8名運動員中隨機選擇4人參加比賽。
(1)設A為事件“選出的4人中恰有2名種子選手,且這2名種子選手來自同一個協(xié)會”,求事件A發(fā)生的概率。
(2)設X為選出的4人中種子選手的人數(shù),求隨機變量X的分布列和數(shù)學期望。
解析:(1)由題意可知P(A)=
(2)隨機變量X所有可能的取值為1,2,3,4。變量X的分布列為:
X 123 4 P 11 1 4 37 3 7 1 4
點評:抽取的4人中,可能是種子選手或一般運動員,并且只能是這兩種情況之一,符合超幾何概型的特征,故可利用超幾何分布求其值。
考點7:正態(tài)分布
例7 (2 0 1 4年高考新課標全國Ⅰ卷)從某企業(yè)生產的某種產品中抽取 5 0 0件,測 量這些產品的一項質量指標值,由 測量結果得如圖6所示的頻率分布直方圖。
圖6
(1)求這5 0 0件產品質量指標值的樣本平均數(shù)x和樣本方差s2(同一組中的數(shù)據用該組區(qū)間的中點值作代表)。
(2)由直方圖可以認為,這種產品的質量指標值Z服從正態(tài)分布N(μ,σ2),其中μ近似為樣本平均數(shù)x,σ2近似為樣本方差s2。
①利用該正態(tài)分布,求P(1 8 7.8<Z<2 1 2.2);
②某用戶從該企業(yè)購買了1 0 0件這種產品,記X表示這1 0 0件產品中質量指標值位于區(qū)間(1 8 7.8,2 1 2.2)的產品件數(shù),利用①的結果,求E(X)。
解析:(1)抽取產品的質量指標值的樣本平均數(shù)x和樣本方差s2分別為:
x=1 7 0×0.0 2+1 8 0×0.0 9+1 9 0×0.2 2+2 0 0×0.3 3+2 1 0×0.2 4+2 2 0×0.0 8+2 3 0×0.0 2=2 0 0;
s2=(-3 0)2×0.0 2+(-2 0)2×0.0 9+(-1 0)2×0.2 2+0×0.3 3+1 02×0.2 4+2 02×0.0 8+3 02×0.0 2=1 5 0。
(2)①由(1)知,Z~N(2 0 0,1 5 0),從而P(1 8 7.8<Z<2 1 2.2)=P(2 0 0-1 2.2<Z<2 0 0+1 2.2)=0.6 8 26。
②由①知,一件產品的質量指標值位于區(qū)間(1 8 7.8,2 1 2.2)的概率為0.6 8 26,依題意知X~B(1 0 0,0.6 8 26),所以E(X)=1 0 0×0.6 8 26=6 8.2 6。k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