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朝東
[摘 要]《初中化學課程標準》指出:“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fā),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會實踐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初中化學教學要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化學知識和化學原理都是來源于生活,具有非常高的實用性。初中生學好化學,有利于在實踐中解決現實問題,有利于更好地認識和了解自然界的變化。本文主要對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希望能夠給化學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中化學;策略;生活化;課程目標;評價
初中化學是初中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是中考的必考科目,雖然化學的課時量安排的不如數語外三科多,但是考試的難度卻一點也不輸給它們?;瘜W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科學性,運用化學知識能夠解釋現實中的很多自然現象,化學是一門與日常生活聯系非常密切的學科?!冻踔谢瘜W課程標準》還指出:化學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初中生的化學興趣,從初中生的實際基礎出發(fā),讓他們感受到化學的重要性,并且利用學到的化學知識去解答實際遇到的問題。
在縣教研室工作以來,我深入教學第一線,發(fā)現學校教師,長期以來,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只為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中學化學課堂教學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具體表現在: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教師講課的思路,只會死記硬背,不會活學活用等。這些現象亟需改變,不能把化學學習的目的都放在應付考試上。初中化學要與實際相聯系,讓學生體驗到化學學習的樂趣。通過與廣大教師一起探索,我們覺得,我們初中化學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要作學生的引導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課堂的壟斷者。只要堅持了生活化教學,就能讓初中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并逐步地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下面,我談談與老師們一起探索的做法與體會,與大家交流。
一、設計“生活化”課前導入,堅持教學生活化
1.挖掘素材,設計導入方法
課程導入具有技巧性,掌握科學合理的導入方法,能夠最大程度地吸引中學生的注意力,開拓中學生的學習思路,為化學課程開展提供保障。新課程的導入方法有很多,只要導入方式適合學生的水平和能力,即使同一課程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導入方法,比較常見的有故事導入法、實驗導入法、多媒體導入法等,具體在課堂上實行什么方法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瘜W作為一門自然學科,要求具有很強的原則性和準確性。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挖掘素材,通過多種渠道獲取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關聯,讓中學生的化學學習更加生活化。
2.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課前導入要聯系實際,以學生掌握的現實生活經驗為依據,在教學中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課前導入不宜過長,要把大部分時間留給課堂教學,因此,課前導入要堅持啟發(fā)性、簡潔性、趣味性,在突出課程重點知識的前提下,真正將化學教學與日常生活融為一體。比如在講到“水的組成”章節(jié)時,有位老師就先給學生講個小故事,2007年9月12日在連云港港口三號錨地,一艘貨船突然爆炸起火,部分燃油外泄,頓時海面上大火熊熊,形成火海。那么,海水為什么會起火呢?這與水的密度和組成有關。下面我們來詳細地了解一下水的組成。通過簡短的課前導入,不但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課堂的有效性提供了幫助。
二、堅持課堂教學“生活化”
1.營造生活化教學情境
化學教學中,教師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化學課堂有所收獲。營造生活化的情境,有利于幫助學生提升對化學的重視程度,培養(yǎng)學生努力鉆研的個性。學習化學有很多固定的化學式和原理性質需要記憶,很多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信心,這就要求初中化學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例如,在講到電解水的實驗時,為提高學生的記憶速度,我會利用多媒體投影技術將該實驗真實還原,幫助學生記住負極產生氫氣,正極產生氧氣,體積比為2:1等等知識,避免他們因為記憶混淆而產生錯誤。
2.構建生活化教學模式
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可以引入到化學課堂的教學中,當學生學習提不起興趣的時候。教師可以列舉生活中的例子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從而將枯燥沉悶的化學課堂變得活躍輕松?;瘜W知識的確很復雜、瑣碎,但是只有教師通過自己的教學經驗,巧妙設計科學的教學模式,一定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好的課堂體驗效果。構建自主探究的生活化課堂,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我會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給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在課堂中提出問題后,讓他們分小組談論,然后給出小組的答案。初中生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會增加團隊協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堅持課后練習“生活化”
1.布置生活化的課后練習
化學學習離不開生活,教師在布置課后練習的時候也要緊密結合實際,以現實生活為依托,讓學生在實踐當中得到學習的真諦。比如,在學習了碳酸鹽的性質后,教師就布置一項課后練習,讓學生思考家里熱水瓶中的水垢應該怎樣去除,并親自動手試一試,還要提交實驗結論。像這樣的具有生活氣息的化學小實驗在生活中不勝枚舉。學習化學要善于觀察生活,在觀察之中得到結論,而且這也符合學生“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學習規(guī)律,有助于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果。課后練習不應該是為了做題而做題,應該是為了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而設計的。
2.指導學生開展生活化興趣活動
我們的初中化學小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之內,應該是活躍于整個學習的空間。學生在課堂學習時間有限,不能全面地掌握化學知識。因此,我們化學教師可以利用中學生的課余時間組成化學學習小組,讓有興趣的學生都參與到化學的深入學習和探討中。興趣小組的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化學競賽,聽取化學教學報告,組建教室的“化學園地”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與現實生活親密接觸,學生不僅掌握了化學知識,能力也得到了鍛煉,為初中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認可,在未來的教育中也會更加完善。
四、指導參與生活化的化學實踐活動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我們教師指導學生參與生活化的化學實踐活動,鼓勵和引導學生去調查研究身邊的化學現象、化學問題,將化學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生活中去,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在學習了空氣和水資源的污染和保護后,有的教師讓學生去調查家庭周邊的空氣和水的污染源,并提出防護措施。學習了化學肥料后,要求學生到農資店去調查市場售氮肥、磷肥和鉀肥的種類,向農民伯伯學習如何合理的施用肥料。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課外的生活中調查、研究、運用化學,使化學和生活能融匯貫通,讓化學立足于社會生活,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生活處處有化學,更加堅定學好化學服務人類的信念。
總之,堅持生活化教學,是初中化學新課程的要求。只要我們認真挖掘生活中蘊藏的豐富的化學資源,教會學生用化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現象,就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我們就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既熱愛生活,又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