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教育是我國整個教育體系的基礎教育,而師幼互動則是幼兒教育中最為重要的基本教學形態(tài)。本文首先闡述了中班幼兒繪畫教學中出現的缺乏感情互動、單向互動、忽略幼兒主體、語言溝通強硬以及單向作品評價互動等問題,然后通過實施提高幼兒繪畫創(chuàng)造性、營造輕松的師幼互動氛圍以及開展雙向的繪畫作品評價互動等策略來有效提高中班幼兒繪畫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幼兒繪畫;師幼互動;創(chuàng)造;雙向互動
一、 概述
在當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如何通過提升師幼互動的質量來保證教學質量是幼兒教育非常關鍵的一環(huán)。在幼兒繪畫教學過程中,有效地開展積極的師幼互動,來保證對幼兒性格、能力以及繪畫技巧的教學質量是非常重要的話題。就目前的中班幼兒繪畫教學形勢看,整個師幼互動還存在很多問題,如果沒有良好的對策來實際解決這些問題,那么很有可能出現幼兒溝通表達出現障礙、創(chuàng)造力不足等問題,所以有效保障中班幼兒繪畫教學的師幼互動質量是中班幼兒繪畫教學質量保證的關鍵所在。
二、 中班幼兒繪畫教學中師幼互動存在的問題
(一) 缺乏情感互動
一般的中班幼兒繪畫教學活動中的師幼互動分為常規(guī)事務性互動、示范模仿互動以及指導性互動,在實際的中班幼兒繪畫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的形式較為單一、內容比較固定,而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相對較少。固定的師幼互動形式,雖然能夠讓幼兒完成教師要求的繪畫照片,但是這樣的教學過程極大地降低了幼兒對繪畫的創(chuàng)造性訓練和藝術美感體驗,忽略了師幼之間的情感交流與體會,這對于幼兒的成長和教育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二) 單向互動較多
在中班幼兒繪畫教學活動中,教師發(fā)起的單向師幼互動較多,對于幼兒主動發(fā)起的互動,很多教師都是不理不睬,一般都是通過不置可否的態(tài)度或者站在教師的角度強勢地打斷幼兒發(fā)起的互動。這種單向的師幼互動很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降低幼兒學習的熱情,尤其是對男性幼兒,很多教師都是采用直接拒絕的態(tài)度,最終導致很多消極行為的出現,使得中班幼兒繪畫教學產生不良的影響。
(三) 忽略幼兒的主體性
很多幼兒教師在師幼互動過程中,很容易忽視幼兒的關注點,忽略幼兒的主體性,大都是按照自己的預先設定的思路開展教學。幼兒還處在心智發(fā)育過程中,自身自制力和理解力還未健全,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是按照自己設定的教學思路,大都是將幼兒置于從屬地位,對于幼兒的需求往往認為是與教學無關,直接忽視或一言帶過來處理。
(四) 語言溝通強硬
幼兒學習繪畫本身是一件幼兒體驗藝術美感、享受繪畫創(chuàng)造樂趣的事情,但是在師幼互動過程中,很多教師占據高位置,在講解如何繪畫時往往使用強硬的語言要求幼兒不準亂動、不準把水彩涂到其他地方等等,這樣強硬的、控制性的溝通往往會抹殺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得整個教學過程顯得比較干澀無趣。此外,在繪畫技巧教學方面,很多教師也是采用直接干預的方式告訴幼兒該如何作畫,而非引導性教學,這不僅忽略了幼兒的情感體驗,引起幼兒產生失落感,而且還會影響教學質量,扼殺幼兒創(chuàng)造性。
(五) 單向作品評價互動
與日常教學活動單向互動一樣,在中班幼兒完成繪畫作品之后,一般都是老師單方面發(fā)起師幼互動,往往對于幼兒的回應互動較少。在單向的作品評價互動情境下,教師很難關注到幼兒的想法和反饋,加上幼兒本身缺少自我評價的意識,所以在中班幼兒繪畫教學中很難引起幼兒在作品上的共鳴。簡單的好或者不好的結論不能為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終導致了整個中班幼兒繪畫教學質量低下。
三、 關于中班幼兒繪畫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存在的策略
(一) 提高幼兒繪畫創(chuàng)造性
中班幼兒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通過專門的藝術活動來讓幼兒在整個繪畫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斷地變現自己的想法,從而激發(fā)幼兒發(fā)現美、體驗美、表現美的藝術能力,體驗創(chuàng)作和自由表達的快樂。教師應該在既定的題目之上,給幼兒創(chuàng)作留下足夠大的自由。幼兒本身對繪畫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和關注度,教師應該抓住幼兒這一特點,通過讓幼兒不斷地關注身邊的事物,抓住其好奇心和興趣點,而后通過適當的教學手段,讓幼兒通過繪畫的手段大膽地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造想法。其次,由于幼兒思考的角度和方式和成人有著非常大的區(qū)別,對于同一題目的創(chuàng)作內容和表達形式也會存在不同,教師應該允許幼兒創(chuàng)作存在不同的詮釋和理解,通過鼓勵幼兒積極創(chuàng)作來不斷地提升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 營造輕松愉悅的師幼互動氛圍
幼兒教師要注重對幼兒的關注和尊重,通過適當地降低自身的權威地位,減少對幼兒的控制力度,通過多鼓勵、多賞識的方式與幼兒開展平和、積極的互動。首先,幼兒教師在語言上要減少對幼兒的命令式的控制互動,減少幼兒與教師之間的非對稱性溝通互動,通過尊重幼兒話語權來實現師幼之間的平等互動,最終構建幼兒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互動橋梁。其次,教師要在情感上降低自身對幼兒的權威認知,要認識到教師不是通過強制的方式來迫使幼兒遵守規(guī)則,而是通過幼兒對老師的敬愛來服從教師的指令,最終通過恰當合適的互動語言,實現輕松愉悅的師幼互動。
(三) 鼓勵幼兒對繪畫作品開展雙向互動評價
中班幼兒繪畫教學最后一個必須環(huán)節(jié)是對作品進行評價,即對中班幼兒繪畫教學的最終效果進行中肯的評價,對繪畫技巧、創(chuàng)作表達等進行總結。幼兒對于教師的評價是非常看重的,積極肯定的師幼互動往往能夠滿足幼兒的心理,增強自信心。所以在對幼兒繪畫作品評價時,教師要能夠從幼兒的視角出發(fā),理解作品的真正含義,搞清楚幼兒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真實意圖,不要盲目地否定幼兒的作品。這就要求教師要有一顆真摯的童心,通過模擬幼兒腦海的奇思妙想、五彩斑斕來看待幼兒通過繪畫的創(chuàng)作表達。其次,教師要讓幼兒成為課堂的主體,通過恰當的引導和支持,讓幼兒自己說出自己的想法,評價自己的繪畫,然后教師再給予恰當正確的回應。這樣雙向的互動讓幼兒有更好的機會來表達自己,大膽陳述自己的感情,最終在師幼互動中找到自我認同感。
四、 總結
中班幼兒繪畫教學師幼互動要遵循學生自身特點,圍繞教學主題,通過充分提升幼兒繪畫的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師幼互動氛圍、開展雙向的作品評價互動等方式,來真正實現幼兒繪畫教學的效果提升,讓幼兒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美、體驗美,使用自己的雙手來創(chuàng)作美。
參考文獻:
[1]李娜.學前教育美術課堂教學的探索[J].黑龍江科學,2017,8(22):170-171.
[2]梁明娟.如何讓幼兒快樂學畫[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5):257.
[3]潘慧娟,景秀琴.幼兒教師繪畫教學行為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25):138+57.
作者簡介:姜水燕,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區(qū)三鋼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