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是地理知識的源頭活水,是地理教學的落腳點和根本歸宿。我們地理教師如何將地理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助推學生輕松理解地理新知將直接關系到地理教學的效益。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有效滲透生活因子,活化地理課堂教學,為高中地理課堂撐起了一片蔚藍色的天空。
關鍵詞:地理教學;生活;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高中地理教學更是如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精神生活,幫助學生捕捉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加強地理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將抽象的地理知識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之上,讓學生感受地理與實際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同時,更要引導學生將所學地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意識到生活離不開地理,充分感受地理學科的魅力,增強學習地理的興趣。
一、 運用多媒體教學,構建生活化課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只靠一本地理課本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很多教學資源僅靠教師的口頭傳授也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地尋求有效的教學方法,將有價值的教學資源引入到地理課堂中。多媒體教學手段就是最佳的教學方法,它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可以向學生展示生動的圖片和影像,比教師的口頭講解更勝一籌。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構建生活化的地理課堂。
例如,在教學高中地理《人口遷移》一課的時候,我就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播放了相關的視頻與圖片,其中包括我國民工的流動、伊拉克戰(zhàn)爭中難民的移動以及安史之亂后百姓的遷移等等。人口問題似乎離學生很近,在生活中經常接觸到,實際上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少之又少,視頻播放的過程中,學生看得很認真,意識到人口的遷移與社會、自然和歷史原因是分不開的,有了這樣的基礎,接下來的學習就變得相當輕松了。學生從視頻和圖片中汲取了相關的知識,了解了生活中的迫不得已,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不僅掌握了相關的地理知識,還學會了用科學的理念和發(fā)展的觀點看待生活。
先進的教學手段,多維的感官刺激,不僅有利于輕松突破教學重難點,更可為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生活的情境,將學生置于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中,感受地理學習的鮮活真實。在地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展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和視頻,讓生活化的地理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更加濃厚,學習的勁頭更足。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地理教學資源。
二、 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增強生活化氣息
學習地理離不開生活,人類生活本來就處在一個地理環(huán)境之中,生活與地理本就是兩個密不可分的主體。高中地理又不同于初中地理,它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而且比較抽象,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覺得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為了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生活化情境,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與引領,幫助學生掌握地理知識,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高中地理《巖石圈與地表形態(tài)》一課的時候,其中涉及地球的內部結構相關知識。我在授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吃雞蛋的情景,讓他們思考熟雞蛋分為幾層?學生想了一會說:“三層?!蔽腋嬖V學生地球內部的結構就像一個熟雞蛋,外邊的一層很薄,是地殼,中間是像蛋白一樣的地幔,最里面的地核就像蛋黃。學生沒有辦法直接觀察地球的內部結構,但是學生可以通過對熟雞蛋的觀察,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這樣,我利用學生熟悉的熟雞蛋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活化的學習情境,為學生掌握地理知識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化,地理學習變得輕松又有趣。
從生活中來,回歸到生活中去,一直是教育強調的主題,也是一切教學的根本落腳點。將地理知識與生活實際融合在一起是高中地理的教學目標,更是地理教育更高的追求。從地理課堂到現(xiàn)實生活,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情感變得更加豐富,能力得到更高的提升。
三、 利用生活中事例,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地理教學中,理論和實踐相輔相成,這是對地理和生活關系的真實寫照。但是,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很長一段時間都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主,把學生當成灌輸知識的容器,將地理知識一股腦地倒下去。這樣的教學模式,好比教師傳授了游泳的技巧,學生也將“知識寶典”掌握得滾瓜爛熟,可是一旦讓學生下水,他們又變得手足無措了。因此,高中地理教學一定要注重生活實踐,教師為學生搭建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階梯,利用生活中事例,突破教學重難點。
例如,在教學高中地理《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一課的時候,其中自轉偏向力的知識比較抽象難懂,所以介紹完新知識以后,我利用當?shù)氐暮恿鲙椭鷮W生理解知識點。首先我向學生講解了河流的流向,然后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分析這條河的東岸和西岸哪一邊的水深,哪一邊的河灘多,接著又用自轉偏向力的知識分析這個現(xiàn)象的成因。這樣的分析講解,更加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輕松地突破了教學內容。
一節(jié)精彩高效的地理課堂,必然伴隨著教學重難點的突破,而如何處理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突破一直是考量我們教師教學手段的重要衡量。新的課程改革,賦予了教學很多內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就是其中之一。地理知識與規(guī)律來源于生活,最終又會回歸生活,將地理課堂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識,既輕松克服了學生認知上的困難,讓他們輕松走出思維障礙,還凸顯了生活化地理的魅力。
總之,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對教育方式的要求越來越高。高中地理教育生活化是課改的必然趨勢,也是提升學生地理素質的重要手段。教師將地理知識與生活資源相結合,可以讓學生在繁重的文化學習中,感受學習地理的輕松和愉悅。因此,教師要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豐富高中地理課堂,讓地理課堂吐露生活的芬芳。
作者簡介:
金連洋,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