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晶
初中英語教學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其中閱讀教學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最近幾年,中考閱讀理解就一直是4篇,所占分值達40分,約占總分的30%左右,這就要求學生在閱讀速度、閱讀技巧等方面要下大工夫。閱讀理解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英語成績,閱讀是語言運用中最頻繁的一種活動,又是現(xiàn)代人類認知世界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的手段,還是提高英語水平最有效的途徑,因此中學英語教學往往將“讀”放在四大技能之首,把閱讀教學作為教學重點。
一、初中學生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逐字逐句地讀
這大大阻礙了閱讀速度的提高,而且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還有學生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為了集中注意力,在閱讀時常喜歡用手指或鋼筆頂端點著要閱讀的單詞,有時還不停地伴隨著腦袋的晃動。由于手指移動和腦袋晃動的速度比閱讀速度要慢得多,同時還直接影響閱讀速度,并且極易疲勞。閱讀時只靠眼睛,即只是視覺閱讀,在頭腦中不要有發(fā)音的過程,克服一字一句默讀的壞習慣。
(二)一見生詞就查字典
閱讀材料是由許多單詞組成的,閱讀時應注意詞與詞搭配以及意群的組合,遇到生字時,查閱字典固然是個好方法,但學生如果每逢生詞便查字典,則嚴重影響閱讀速度,增加不必要的工作負擔,使大腦易于疲勞。會閱讀的人往往善于從上下文中猜測出不認識的單詞的詞義。事實上閱讀漢語文章也并不是遇到生字都查字典,也大都是從上下文中猜測其意思的,英語閱讀又何常不是這樣呢?因此要想提高閱讀速度,應盡量少查或不查字典。
(三)重復閱讀
這樣影響理解力的集中,減慢閱讀速度,因此會挫傷學生的閱讀興趣。要調(diào)用自己的全部知識和智慧,一口氣越障礙看到底,只有在遇到難度較大,沒讀懂文章大意的情況下可再次閱讀。
(四)不能抓住關鍵詞、抓住主旨去讀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總是去絞盡腦汁讀懂每句的意思,其實在不影響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過難點,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閱讀興趣和提高閱讀速。
二、針對當代初中學生閱讀活動中的諸多問題,怎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在上英語閱讀課時,教師要圍繞課文內(nèi)容,設計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主動地去閱讀文章,提高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同時在教學中再加以使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如播放一些英語電影短片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節(jié)了課堂上枯燥的學習氛圍,學習英語的興趣越發(fā)濃厚起來,閱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課外,教師要幫學生挑選合適的閱讀材料,內(nèi)容應廣泛、新穎,語言生動、引人入勝,要讓閱讀的過程猶如享受的過程,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文章讀得越多,語感逐漸增強,在閱讀過程中還鞏固了已學的詞匯和語法知識。
(二)增加詞語積累
詞匯量大小直接影響學生閱讀能力,沒有相當?shù)挠⒄Z詞匯,閱讀英語是無法進行的。學生在掌握英語詞匯同時應及時了解詞匯的特點,英語和漢語不同,英語單詞有詞形變化,如名詞有復數(shù)形式,有所有格形式,動詞有現(xiàn)在分詞、過去時和過去分詞。一些詞有其固定的用法,如介詞后面要跟名詞或代詞作賓語,冠詞后面是名詞,情態(tài)動詞后面接動詞原形,連詞前后詞性和句式要保持一致。
(三)拓寬知識面,增加背景知識
如果對文章所涉及的歷史、文化、政治、經(jīng)濟、宗教、風土人情等知識缺乏了解,就不能真正讀懂文章的內(nèi)涵,從而導致理解困難。背景知識的題材多樣,內(nèi)容廣泛,涉及的背景知識包括天文地理、風土人情、政治歷史、文化教育、科學技術、交通環(huán)境、人物傳略等。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币胩岣唛喿x理解能力,首先要狠抓基本功,熟記單詞,擴大自己的詞匯量。其次要多朗讀課文,每天早晨至少抽出15~20分鐘時間,養(yǎng)成“天天讀,大聲讀”的良好習慣。
(四)重視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
1.尋找主題句
每篇文章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個段落只有一個主題思想,每個段落都有一個句子表達這個段落的主題思想,這個句子叫做主題句。大多數(shù)主題句出現(xiàn)在段首,有些主題句出現(xiàn)在段尾,也有少部分的主題句出現(xiàn)在該段中間。但一般文章的寫作都是遵循把重要信息放在第一句這種原則。
2.首末段落與各段首句讀法
每篇文章或章節(jié)的首段和末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作者會在首段里陳述他的寫作意圖,也可能會在末段里對整個章節(jié)做出總結。因此,應十分重視首末段落。同時,還要重視各段的第一句,因為往往首段后的各個段落是對首段的展開。
3.搜尋式閱讀,即跳讀
跳讀的目的是要從文章中查閱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要采取豎視視向閱讀。即眼睛不橫向視讀,要豎向閱讀,對于每行的東西只讀關鍵詞,非關鍵詞不用注意。對關鍵詞也是一掃而過,因為豎視視向閱讀或者掃視關鍵詞都是在掌握主旨大意后,對其他部分的閱讀,速度必須快。
4.正確判斷和推理
在讀完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后,還要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根據(jù)作者使用的語言,敘述的事實、引用例證、人物的對話及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等推斷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么,他想要說明什么問題,表達什么觀點及持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這是一個通過表面文字推測文章深層結構含義的判斷、推理過程,它能推動學生積極地思考,培養(yǎng)較高的理解能力、準確的判斷能力和果斷的推理能力,這些能力的獲得有利于學生順利地閱讀文章、理解文章,提高閱讀效率。
掌握一定的技能之后,還要多練,做到熟能生巧,真正提高閱讀能力??傊?,英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非一日之力,閱讀者需要長期地、認真地積累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博覽群書,鍛煉自己的分析能力,提高認識能力;培養(yǎng)理解能力,加強記憶、判斷、推理等能力,必須正確掌握、使用語法知識,學習一定的閱讀技能,掌握閱讀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