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嬌龍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師觀念的革新,當前學校的科學教學越來越受到孩子們的喜愛,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當前小學科學課堂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師花費大量精力準備材料、組織教學活動,學生也積極參與了探究活動,但探究活動的有效性并不理想。
一、探究過程效果不理想的現(xiàn)象
(一)學生不善于傾聽
很多老師很苦惱,教師在引導學生說出想法,或者學生在匯報探究結果時,不少同學卻沒能認真傾聽,有說話的,有玩器材的,甚至有邊玩邊說的,也有精神不集中的。學生沒養(yǎng)成善于交流善于傾聽的好習慣,導致探究結果不理想。
(二)探究活動停留于表面上的熱鬧
在小組探究中,常??吹竭@樣的現(xiàn)象:場面熱熱鬧鬧,熱火朝天,似乎人人都在主動參與,但透過這種熱鬧的場面,我們不難看出其中的膚淺與浮躁。
(三)探究過程學生不知從何下手
有時候又有許多學生不按照要求和規(guī)程進行操作,不知道該怎么操作,更有學生把桌上的器材當作玩具在玩;有時候組內(nèi)的個別學生承擔了小組探究的全部任務,成了小組的主角,部分學生在小組中只是一個旁觀者。
二、教師如何提升自己科學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的有效教學就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準備、有效的教學活動和有效的教學評價來促進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教學。有效的教學準備包括活動材料的準備和教學過程的準備。
(一)材料準備方面
根據(jù)科學學科的特征,活動材料既是教學準備的主要對象,又是構成有效活動的重要因素。記得曾有專家說過,“材料有時候就是課程”,它決定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1.材料的準備要精心設計
材料的選擇和準備不一定要來源于實驗室,不一定要很好,不一定要都由教師來準備,易操作、有趣味性,能達到完成實驗、說明問題的目的,就可以。如《擠出水果中的水分》中,我設計的實驗材料是:用刀先把西紅柿切成塊,接著用紗布包住西紅柿用手擠出水分,這樣不但節(jié)約實驗操作的時間,也出于對安全的考慮,實驗的材料提前布置學生準備。學生探究擠水分時,自備了很多的蔬菜和水果:胡蘿卜、黃瓜、橘子、西紅柿,之后發(fā)現(xiàn)他們選用的這些材料,有的很難擠出水分,學生們很聰明,很快他們會自己挑選橘子或者西紅柿。課前告訴他們要擠水果里的水分,他們會覺得新奇:要做什么實驗?這也能做實驗?讓學生感受到科學離我們并不遙遠,增強他們探究的興趣,激發(fā)他們課后進行科學探究的熱情。
2.材料的呈現(xiàn)、收放要適時
課堂上學生不善于傾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就是擺放在他們面前的實驗材料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在上《觀察蝸?!芬徽n時,一開始我就讓學生把自己帶來的蝸牛放在大課桌中間,等到師生們共同討論完如何觀察、觀察什么后,才讓學生近距離的接觸蝸牛;
(二)教學過程方面
1.教師創(chuàng)設的探究情境一定要有吸引力
探究“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是一個動畫課件,一個演示實驗,一個游戲,一個故事,或者學生提供的一條信息,等等。總之,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趣味性、啟發(fā)性、新穎性和靈活性。目的是為了充分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的熱情,要根據(jù)需要精心創(chuàng)設,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教師課前的備課活動極為重要的事情。
如《做一名小科學家》一課,我創(chuàng)設的探究情境是一個演示實驗:“紙鸚鵡怎么會站起來了”?我請學生自己拿出紙鸚鵡站在手指或者鋼絲上,發(fā)現(xiàn)不能成功。接著就引導他們提出問題:紙鸚鵡為什么會站起來?怎樣才能讓它站起來?我們該怎么做?繼而學生們積極地探究。
2.在準備教學過程時,要定位好探究的方式和探究的重點,讓科學課精而活
在科學課堂中,我們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然而當前教學中往往存在兩種情況:一是教師片面理解“自主”,誤認為“開放”就是“放開”,課堂呈現(xiàn)一片熱鬧有余、探究不足的局面;另一種情況是教師唯恐課堂太亂,而讓學生按照自己的預設步步為營,學生難有生動活潑的探索空間。
(三)課堂評價方面
用激勵機制能培養(yǎng)學生善于交流善于傾聽的好習慣。
1.大組比賽和小組比賽相結合激勵法
在第一第二單元結束時,我設計了一個“誰是no.1”的活動,每個班都很喜歡這個活動。主要是按六小組進行智力競賽的形式,題目都是實驗冊和教學的內(nèi)容,有搶答、必答、是非、智力沖關題,題目的難易程度也有不同。這樣的比賽能夠激勵孩子們學習科學的興趣,也同時鞏固加深了他們的科學知識,還增強了團隊合作意識和回答問題的興致,培養(yǎng)了小組合作的意識。
2.課堂上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中肯的口氣及時地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課堂的口頭評價是最快捷、最直接、最有影響力的。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它的優(yōu)勢。
在課堂評價中,往往一句“你的聲音太好聽了,既響亮,又清晰,大家說是不是?”“你能把內(nèi)容以最扼要最明了清晰的方式講出來,真棒!”“你的描述非常具體生動”“能設計出這么有價值的實驗方案,真了不起?!边@不但激勵著講話者,也激勵著其他同學。
總之,“有效教學”是一門學問,值得我們一線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小學科學課的有效教學更是如此。
【作者單位:無錫市新區(qū)坊前實驗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