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生
1954年9月15日,紐約街頭,午夜1點鐘。
電影《七年之癢》最重要的一個鏡頭在紐約街道上實景拍攝。片場的燈光將黑夜照得發(fā)白,上千影迷圍觀現(xiàn)場,等待瑪麗蓮·夢露的出現(xiàn)。她跟搭戲的男主角走在人群的歡呼聲中,這個夜晚整個紐約都為這位金發(fā)少女沸騰。半年之后,瑪麗蓮·夢露穿著吊帶白裙站在地鐵口的照片變成了一幅50英尺的大海報懸掛在劇院門口。
由明星鞋匠薩爾瓦托· 菲拉格慕設計的鞋子,伴隨著夢露的經(jīng)典造型而載入史冊
男男女女涌向街頭,他們熱愛這個金發(fā)微胖的女明星,她腳上的那雙白色露后跟的細高跟涼鞋一時成為賣斷貨的商品——由明星鞋匠薩爾瓦托·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設計的鞋子,伴隨著夢露的經(jīng)典造型而載入史冊。
薩爾瓦托·菲拉格慕把女人分成三個類型:灰姑娘、維納斯和女貴族。在他看來,夢露屬于第二種,動人、復雜,在她精心修飾的外表下掩藏著不被理解的單純。夢露在幾乎所有的電影里都穿著菲拉格慕設計的高跟鞋,最終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誰成就了誰。
當時的小報記者總愛用“夢露步伐”來說明一個讓男人焦慮、讓女人羨慕嫉妒的存在,并且在傳言中臆斷出夢露也許是讓鞋匠故意制作了一高一低的高跟鞋,否則沒人相信會有人走路時能出現(xiàn)風姿搖擺的迷人效果。夢露在一次采訪中說:“我不知道誰發(fā)明了高跟鞋,但所有女人都該感激它?!闭f完,她露出了招牌式的笑容。在她的身上,高跟鞋不再僅僅意味“性”的誘惑,它成為了她操縱世界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