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政義
在上世紀90年代全球最經(jīng)濟騰飛的時代,汽車巨頭們可以為了個性,為了樂趣,為了打造品牌DNA而設計汽車,那時設計汽車的工程師將交通工具跟樂趣機器清楚地區(qū)隔,那是不同思維下打造的東西,除了汽車性能飛快地躍進外,各種為樂趣而生的車不斷嶄露頭角,第一代MX-5便是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誕生,它輕量、雙座、純粹,動力不用太猛爆,看起來舒服不要太侵略性,不要多余的配置與夸張的配備,最重要的是,一般人負擔得起!
MX-5的成功或許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相同時期,像是Toyota MR-2、MG F、Fiat Barchetta、Peugeot 306 Cabriolet或是當年的Golf Cabriolet,都是平民百姓觸手可及的拉風與樂趣,只是,MX-5更加貫徹了輕量化與純粹樂趣的宗旨,不需要強大的動力,簡單的FR配置便能玩出滿滿的記憶,為無數(shù)愛車人的年輕記憶增添色彩。20年后的今天,當年MX-5的競爭對手或消失,或變了模樣,車廠早已不再將駕駛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來設計汽車,而是將股東權益或是財務報表的表現(xiàn)放在第一位,于是車價越來越高,車重越來越重,軟篷變成了電動硬頂,然后五花八門的配備通通被堆上車。很多車廠認為敞篷小跑車市場太小眾,要不紛紛停產(chǎn)這類車型,要不就是在層層堆疊的成本下打造出不復當年平價的作品。
新一代MX-5有著SKYACTIV創(chuàng)馳藍天技術加持的動力與底盤系統(tǒng),2.0L發(fā)動機以13:1的高壓縮比+缸內(nèi)直噴等技術傍身,160hp輸出雖不突出,但應付這車一噸出頭的車重也有不錯表現(xiàn)。從車身尺碼來看,現(xiàn)款車型的車長反較上一代略縮短,車寬增加,軸距也略微縮短,更重要的是,工程師在減重上下了不少功夫,一系列諸如鋁制材料轉(zhuǎn)向節(jié)等輕量化設計,使得略為縮小的身軀比上一代車型降輕了100kg,整車質(zhì)量控制在1100kg左右,0~100km/h加速成績也低于7秒……!
許多男人把保時捷跑車列為此生一定要擁有的夢想,擁有這夢想的并非都是汽車門外漢或是隨口喊喊,許多汽車專家與專業(yè)車手的夢想也是一樣。
對于保時捷來說,Boxster除了擁有深厚的賽車歷史意義之外,還代表了回歸跑車原始的運動精神——MR中置發(fā)動機后輪驅(qū)動結構,并且它也是一款符合日常實用性的跑車。關于它的評價最著名的要數(shù)大猩猩在《Top Gear》里說的:“Boxster就像個思想自相矛盾的成年人,離合器有點激進,但整體操控感又有點呆滯?!彼踔练旁捳f:“這車的動力都不夠從豬的菊花里扯出一根上過潤滑油的棍子?!?/p>
這些年來,我不斷從周圍同行中聽到關于這臺車這類的評價。當然,幾乎所有人都從Boxster身上享受到了平衡之感,尤其是道路曲折的地方,但是,總會有個但是,很多人已經(jīng)逐漸對這臺車失去興趣了。
這樣解釋可能會更明朗一些:從它第一代效仿911(996)的車型開始,這種車格就一直飽受爭議,尤其是當設計師把它設計得更長更寬之后,工藝是跟上來了,但總覺得缺了點什么。
好在,到了2012年第三代Boxster亮相時,相比于前兩代已經(jīng)有了質(zhì)的提高,尤其是Weissach的設計師也融進911甚至918的設計風格,當然只是一點點。然后來到第四代718 Boxster時,這已經(jīng)成為一臺你再也沒辦法說它無聊的車了,因為它的車身比之前更長、更寬、重心更低,尤其是改用增壓發(fā)動機之后,足以讓開過這臺車的人覺得之前的Boxster真的很弱雞。
坐進MX-5還算寬敞的駕駛艙,按下按鈕啟動發(fā)動機,說真的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馬自達新一代SKYACTIV動力,感覺這貨的聲浪實在太細微而斯文,輕輕空踩了下油門踏板,轉(zhuǎn)速的攀升也并不靈敏,隨著轉(zhuǎn)速攀升的聲浪同樣輕輕柔柔,與跑車的侵略造型很難產(chǎn)生聯(lián)想。
推入手動換擋模式上路,油門前段有些微的虛位,稍稍加深后車身輕陜地帶出,轉(zhuǎn)速攀升果然并不迅猛,看了下紅線只有6500rpm,明顯也不是高轉(zhuǎn)速取向的機器。順順地跑了一小段,看準前方無車連降兩擋,變速箱稍稍遲疑后轉(zhuǎn)速瞬間飆高,伴隨著略為慵懶的高轉(zhuǎn)聲浪,輕微的貼背感推著我,但很快就進入紅線區(qū)換入了3擋,這時速度剛剛過百,加速力道明顯趨緩,在沒有開篷的情況下車內(nèi)顯得有些安靜,音浪并不澎湃,坐姿離地雖低,但懸掛行程略長,并非一般性能車慣常的硬派設定。
不得不說,一直以來MX-5動力都不是強項,但從早期鋼索油門到后來的電子油門,油門的反應都算是相當迅速,與駕駛者接觸的包括方向盤、排擋與踏板等,回饋都頗為直接,即便加速不快,但車輛傳達給駕駛的訊息巨細靡遺,速度不快也能激發(fā)駕駛欲望,理由就在于這車重量極輕,對于路面訊息與自身動態(tài)的處理格外輕盈與靈敏,就算動力不算激進,在山道上開起來依然樂趣十足,你可以感受到它的車頭很好帶進出彎點,車尾雖然不像第一、二代車型那么與發(fā)動機輸出高低有牽絲般的動態(tài)連結,但還是很能給到人盡其在我的操控樂趣。
只可惜,這是一臺自動擋車型,但我相信6速手排會是MX-5更完美的搭配!
再聚焦到Boxster S,我相信對于歷代Boxster/Cayman比我熟悉的人并不多,過去Boxster的每次改款基本上都在一條相同道路上——把6缸發(fā)動機不斷擴缸、改良、加入新科技,不論數(shù)據(jù)如何升級,都沒有離開自然吸氣中置發(fā)動機后輪驅(qū)動的大框架。但718時代的Boxster/Cayman已經(jīng)不在上面這個大框架中了,保時捷為它設計了全新的2.5升水平對置4缸雙渦輪發(fā)動機,注意!是4缸,除了4缸之外,所有911的3.0T機器上的科技一樣沒少,2.5升排量壓榨出350匹馬力,比歷代Boxster都強。而且,對于可以讓發(fā)動機效率更高、動態(tài)表現(xiàn)更加快速靈活的必然趨勢——輕量化,Boxster S同樣也沒落下。在車輛制造過程中,Boxster S采用了最新金屬加工技術,全車除必須使用高強度鋼的部分之外全部采用鋁鋼混合設計,底盤部分更是達到46%鋁合金材料占比,除此之外,內(nèi)飾也廣泛采用輕質(zhì)設計。所以,不論從數(shù)據(jù)上或是實際的加速體驗上,我都能清楚感受到718 Boxster S在“快”這方面的造詣。
除了輕量優(yōu)勢之外,由于這車采用中置發(fā)動機配置,所以高速過彎時會感覺車身切入彎角的動作非常犀利,幾乎就是一臺小號超跑的感覺,但718Boxster S又不會有太重的重量加劇重心轉(zhuǎn)移的問題,于是這一切就換來十分靈活又有樂趣的駕駛感,也是MX-5難望其項背的。不過,應付MR的缺點就是駕駛人要有一點基本駕駛技巧,對于車身動態(tài)的感應要更人車一體,只有經(jīng)過磨練與經(jīng)驗積累,你才會發(fā)現(xiàn)718 Boxster S的操控本事原來可以一直上綱!
從技術層面來看,全新一代MX-5無疑是革新的一代,不論是將輕量化做到極致,還是不隨大流搖擺,堅持將自然吸氣動力的效率發(fā)揮到極致,雖然少了猛暴的輸出,但換來更可靠的機械表現(xiàn)與更線性的動力反應。
至于Boxster S,你說它快嗎?答案顯而易見,快極了!比過去任何一款Boxster都快,比同級z4、SLK或是TT-S/TT-RS什么的都快,MR的操控魅力更不是上述自詡為輕跑車的對手能夠相提并論,也因此我很少去提保時捷的快,還有它們在激烈操駕時提供給車主無與倫比的人車一體快感,因為那是“標準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