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越來越深入到日常教學活動中,這一點在英語課上并不例外。本文探討的問題是,信息技術如何與英語課進行結合,并梳理了現(xiàn)有,對于信息技術的使用。此外,本文也將深入探討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如何更加高效的結合。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教學;教學改革
新課改以來,很多英語教育工作者在對于如何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特別是在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的方面。但是在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的整合方面,還缺少深入的分析。筆者將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對該問題進行探討。
一、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概念
1.在學習理念上整合?,F(xiàn)代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學習者接受客觀的東西,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過與學習共同體的互動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根據現(xiàn)代知識觀和現(xiàn)代學習觀,學生無論學習信息技術知識還是學習學科課程知識,教師都不能只給學習者傳授現(xiàn)成的知識和技能,而是要以學習者為中心,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提供一定的任務、資源和工具支持,以提高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創(chuàng)造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
2.在學習目標上整合。無論是信息技術課程還是各學科課程都有自己的學習目標,二者看似互不聯(lián)系,其實存在著明顯的一致性。在學習目標上整合,就是要求我們充分認識二者學習目標的一致性,在教學過程中把二者緊密聯(lián)系起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達到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與學科課程教學雙贏的目的。信息技術課程的基本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信息交流、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媒體技術上整合。媒體技術分為現(xiàn)代媒體技術和傳統(tǒng)媒體技術,現(xiàn)代媒體技術主要包括幻燈、投影、錄像、計算機、網絡等,傳統(tǒng)媒體技術主要有實物、標本、粉筆、黑板、教科書等。不同的媒體技術運用不同的信息符號承載和傳遞教學信息,刺激學生不同的感覺器官,表現(xiàn)出不同的教學功能與特性。因此,在運用媒體技術時,應該在分析媒體技術功能與特性的基礎上,根據教學需要取長補短、綜合運用
二、課程整合的意義
運用現(xiàn)代的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以向學生提供富有創(chuàng)意和變化的外語學習情景。從而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保持著興奮的情緒,在振奮、愉快的環(huán)境中接受教育,獲得知識,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多媒體網絡技術具有信息處理和人機交互的功能。這種圖文并茂并可以及時反饋的交互方式對于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增強學習動機。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一切都由教師決定。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到學生習題都由教師事先安排好,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而在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選擇適合自己的步調和教學方法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選擇適合自己知識水平的練習。多媒體網絡技術為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條件,能真正讓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
突破時空界限并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巴ㄟ^學習英語了解世界文化,培養(yǎng)世界意識;通過中外文化比較,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庇⒄Z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跨文化交流,為了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多媒體網絡技術正好可以幫助學生突破時空界限,進入網絡環(huán)境,與不同文化背景英語國家的面對面”地交流。這樣不但擴大了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豐富了學習形式,更使學生順利地進行了跨文化交流。
外語學界普遍認為:學習真實的語言,也即現(xiàn)實中的人在真實的場景下有明確交流目的的語言,能夠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多媒體網絡技術恰好能彌補非英語國家的學生學習英語所需要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能讓學生更積極地投身到真正的語言交流中去。
三、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英語的探究性學習
(一)課前預習,從培養(yǎng)學習計劃入手
要求學生養(yǎng)成預習習慣,教師在講授新知識時可以先讓學生就預習提出問題然后加以探討,是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一個良好開端。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自主探討實踐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因此,學生只有通過預習對新知識有了一個整體上的認識與把握,才能保障課程順利有效地開展。
(二)情景教學,從激發(fā)學習熱情入手
由于英語學習的單調性、重復性,學生在學習中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地設立情景,開展情景教學,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過程更加具有趣味性、形象性,更加符合小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的心理。這種方法的應用可通過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將聲像結合形成影像資料營造教學情景模式的方式實現(xiàn)。例如,在“仁愛版”七年級上冊中的聽說訓練部分采用了Look,ask and answer /Look, listen and say/Work along 等環(huán)節(jié),教師就可以此為主線,制作多媒體課件,通過在課件上展示對話示例,后讓學生現(xiàn)場模擬情景,練習對話。這樣不僅完成了教學目標還豐富了教學,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還使學生能夠學會如何應用所學英語。
(三)突破抽象,從感性認識入手
初中英語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詞匯記憶、基礎語法學習、英語閱讀以及英語寫作等,其主要教學內容決定了其教學特點在于基礎性、趣味性、活動性以及生活性。因此,利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到這一點,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信息技術在數(shù)學課堂中的作用。
四、結語
在科學技術日益發(fā)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廣泛應用。使英語教學達到了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為一個英語教師,必須完成英語課堂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這個漫長而艱巨的任務,只有不斷地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適應21世紀信息時代英語教學改革發(fā)展形勢的需要;才能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成為教學改革的捕風者;才能與時俱進,成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
參考文獻:
[1]孫蕓.淺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 2004,20(a02):111-112.
[2]季麗珺,潘秀杰.淺談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課程整合[J].中國電力教育,2008(15):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