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付全
新課改對高中物理學科提出了明確要求,要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合作能力,促使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理念.
一、合理分組,促進合作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首先要合理分組,為后續(xù)合作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合理分組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很多因素.例如,要根據(jù)班級男女比例進行分配,也要根據(jù)優(yōu)生與后進生的標準進行分配.其次要認真分析班級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素質、人際關系以及個人特殊能力等.根據(jù)各方面因素,確定小組人數(shù)與男女比例、優(yōu)生與后進生比例,進一步明確小組成員的各個職責,如小組組長、記錄員、材料收集負責人、發(fā)言人等,力求讓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有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共同進步.
二、結合學情,加強合作
在合理分組后,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情,結合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每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盡量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理解,都能應用,還要引入競爭意識.基于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同學之間的學習必然會存在爭強好勝的心理.因此,小組合作既要合作,也要有競爭.有競爭,才會有更多的活力,才會實現(xiàn)共同進步.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達到合作學習的目標.在高中物理習題教學中,有很多題目有多種解法,為了讓學生掌握不同的解題方法,理解知識,教師要融入一定的競爭機制.
例如,在講“勻變速直線運動”時,筆者給出這樣一道習題:滑雪運動員從雪山上勻加速向下滑動.已知雪山的高度為85m,運動員開始滑下時的速度為1.8m/s,到雪山坡底的速度將達到5.0m/s,則滑雪運動員通過這段斜坡所需要的時間是多少?這道習題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并不難,筆者以搶答的模式以及上臺展示結果的方式來調動小組之間的合作與競爭,看看哪一個小組既快又對,哪一個小組找到的正確解題方法最多?習題與目標提出之后,各個小組為了贏得比賽,小組組長根據(jù)小組成員的職責迅速安排任務,充分發(fā)揮集體智慧,尋找出各種解題方法.最終有幾個小組找到以下解題方法:通過速度公式vt=v0+at與位移公式進行求解;通過速度公式vt=v0+at和速度與位移關系公式vt2-v02=2ax進行求解;通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進行求解;通過速度-時間圖象進行求解,第一步要作出v-t圖象,圖象與時間軸所形成的梯形面積則可以用來表示位移,然后通過梯形面積將時間求解出來.以尋求習題解法的方式來觸發(fā)小組合作與競爭,激發(fā)了學生的合作興趣,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創(chuàng)新教學,推動合作
學習物理多問幾個為什么往往比什么都不問效果更好.高中學生要有刨根問底的精神,才能學好物理.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敢于創(chuàng)新,可以扮演激勵者,也可以扮演平等的合作者,還可以成為熱心的引導者.在合作學習時,小組內部成員會進行討論、探究等活動,但是學生能力有限,很多問題不一定能發(fā)現(xiàn).此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漏掉的問題.當小組討論偏離主題時,教師要及時判斷,引導他們圍繞教學目標開展討論與探究,思考問題,并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因此,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結合教學需要轉變身份,讓學生明確合作探究的方向,提高合作學習效果.
例如,在講“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時,筆者設置這樣的問題:將一個導體放在水平位置的“匚”型金屬架上,使其磁場能垂直從“匚”型金屬架的平面上穿過.在導體進行切割磁感線運動過程中,如何判斷棒中的感應電流方向?學生迅速回答:可以利用“右手定則”對感應的電流方向進行判斷.筆者繼續(xù)提出問題:當導體棒不動,而磁場強度均勻變大,還會不會產生感應電流?假如說會,那么感應電流的方向如何判斷?學生發(fā)現(xiàn)“右手定則”無法對感應電流進行判斷.筆者引導學生思考:感應電流產生的具體原因是什么?學生很快回答:因為磁通量發(fā)生了變化.既然大家都知道感應電流產生的原因,那么磁通量在變化的過程中會不會影響到感應電流的方向呢?在筆者的啟發(fā)與引導下,讓小組成員進行合作,由小組長進行任務分配,有的負責繪制表格,有的做好實驗準備,還有的做好數(shù)據(jù)記錄,最后小組成員對整個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得到最終的結論.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教師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科學合理分組,結合學情適當融入競爭機制,靈活轉變教師身份,全面推動合作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