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琴
物理是一門實證性較強的學科.實驗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重要的教學手段.物理實驗教學對于教師和學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何科學合理、實事求是地利用物理實驗來教授知識是值得教師思考和研究的問題.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點體會.
一、設置物理演示實驗,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高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中設置情境的有利因素.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內(nèi)容的重難點,設置物理演示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解決學習難點,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例如,在講“功”時,雖然學生對于作用力和反作用的相關知識有所了解,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特點,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或者考試過程中經(jīng)常得出作用力為“正功”,反作用力為“負功”,或者正反作用力的代數(shù)和為“0”的錯誤結論.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些情況設置演示實驗,引導學生突破學習重難點.實驗如下:在兩輛小車上分別綁上一塊強磁性的磁鐵,且兩磁鐵相對面為異名磁極,兩輛小車相向而行,學生發(fā)現(xiàn)相向而行的小車在磁鐵的吸力下速度越來越快.然后適時做出結論:這表明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都在做正功,導致動能越來越大.接著把兩輛小車的磁鐵同極相對,也是相向而行,學生發(fā)現(xiàn),小車的速度越來越慢.最后提出問題:小車的速度為什么越來越慢呢?引導學生得出答案,說明小車上的磁鐵在做負功,導致動能越來越小.這樣,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了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知識.
由此可見,設置物理演示實驗,教師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因事因人而定.
二、設置物理分組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毛澤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理論是來源于實踐的,實踐出真知.物理學科是多少年來人類實踐經(jīng)驗總結出來的,而后通過技術的發(fā)展使其理論得到充實和進步.因此,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枯燥難懂的高中物理學科,教師要設置物理分組實驗,引導學生設計物理實驗方案、選擇物理實驗工具、操作物理實驗、完成實驗步驟、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得到實驗結論.讓學生用實踐來領會新知識,又將所學的知識用來指導實踐,能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性.
例如,在講“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情和教學內(nèi)容設置物理分組實驗,讓學生思考討論,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提出理想的實驗方案.有的學生提出單擺振動法,有的學生提出水滴法,有的學生提出運動法,有的學生提出圓錐曲線法,等等.然后適時引導學生總結和討論,找出各種方案的優(yōu)缺點,分析它們是否具有可行性,能夠得到怎樣的實驗結果,等等.再與學生一起選擇最理想的實驗方案,并且分組設計步驟、進行實際操作.這樣,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由此可見,分組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是巨大的.通過分組實驗,能使學生愉快地參與課堂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設置物理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教育心理學強調學生的學習關鍵期,強調學生在不同時期的接受能力、表達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學生是發(fā)展的主體、學習的主體.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發(fā)展階段,設置適合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便于學生理解的物理實驗,使學生愉快地參與到物理實驗中,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提高實驗操作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
例如,在講“變壓器”時,許多男生對于變壓器有著興趣或者有所了解,能夠接受相關的內(nèi)容和知識,這時教師要順應學生的心理,引導學生分組實驗:第一,將原線圈接入直流電,并注意安全檢查是否完好.第二,將變壓器接入原線圈,查看是否工作.第三,將交流電接入原線圈,并將上端條形鐵心拆掉.最后,一起觀察副線圈上的小燈泡的亮度,進行分組交流討論.這樣,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并且交流討論得出變壓器的原理,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率,而且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
總之,新課改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中心.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相結合,將間接經(jīng)驗和直接經(jīng)驗相結合,將提高知識素養(yǎng)和培養(yǎng)高尚品德相結合,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主動探究,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