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梅
【摘要】 目的 評價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 8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41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 實驗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心理護理。記錄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以及情緒狀態(tài)評分。結果 實驗組:護理前空腹血糖為(12.80±2.30)mmol/L, 餐后2 h血糖為(15.05±1.50)mmol/L;護理后空腹血糖為(6.05±1.80)mmol/L, 餐后2 h血糖為(8.30±1.80)mmol/L。對照組:護理前空腹血糖為(12.90±2.50)mmol/L,
餐后2 h血糖為(15.10±1.45)mmol/L;護理后空腹血糖為(7.30±1.20)mmol/L, 餐后2 h血糖為(9.10±1.30)mmol/L。
兩組患者護理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優(yōu)于護理前, 且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前焦慮評分為(57.30±3.20)分, 抑郁評分為(56.80±3.60)分;護理后焦慮評分為(34.30±3.30)分, 抑郁評分為(33.20±3.60)分。對照組:護理前焦慮評分為(57.60±4.30)分, 抑郁評分為(57.30±4.30)分;護理后焦慮評分為(42.30±4.30)分, 抑郁評分為(42.10±4.20)分。兩組患者護理前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均優(yōu)于護理前, 且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負性情緒、血糖水平, 促進治療預后, 具有實施價值。
【關鍵詞】 心理護理干預;老年糖尿??;血糖水平;情緒狀態(tài)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4.106
糖尿病(2型居多)是多種原因導致的代謝紊亂綜合征, 血糖升高為主要表現, 糖尿病病程進展期間會誘發(fā)全身器官損害以及致殘、致死情況, 嚴重影響日常生活[1]。另外, 疾病的終身性特點, 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負性情緒[2]。糖尿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尤其是老年人), 當前社會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 導致老年糖尿病發(fā)病率明顯遞增[3]。有研究指出, 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心理護理干預利于疾病的治療和轉歸[4]。
基于此, 本文就本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為例, 總結心理護理方案對患者康復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2例作為實驗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41例。實驗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患者、家屬知情。實驗組:男23例, 女18例;年齡62~88歲, 平均年齡(70.50±5.84)歲;病程1~18年, 平均病程(8.60±3.14)年。
對照組:男25例, 女16例;年齡63~86歲, 平均年齡(70.20± 5.27)歲;病程1~19年, 平均病程(8.30±3.9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用藥指導、飲食指導、運動指導以及疾病知識健康宣教等。實驗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心理護理干預。糖尿病病程較長, 患者長期用藥加上飲食的限制, 有明顯負性情緒, 不利于治療工作的開展。護理人員需要以自身的著裝、表情、動作、專業(yè)技術水平建立患者的信任感, 并合理選擇時機建立和患者的有效溝通, 綜合患者個體心理情況進行疏導, 消除患者的心理負擔。為了保證心理護理干預效果, 需要綜合患者心理情緒分型結果進行針對性干預。①焦慮恐懼型。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 患者擔心疾病對自身生活、工作、家庭產生影響, 過于關心治療的效果, 所以精神過度緊張、心理負擔較重, 易失眠和焦慮。護理人員在患者主訴過程中耐心傾聽, 并對其情緒表示理解、進行安撫和支持, 為患者制定生活作息健康表, 鼓勵患者多參與日?;顒雍湾憻挘?分散對疾病的注意力, 客觀的看待疾病。②悲觀抑郁型。病程時間越長且并發(fā)癥越多的患者悲觀抑郁情緒越明顯。護理人員需要主動和患者交流, 并以誠懇的態(tài)度、熱情的服務建立患者的信任, 合理向患者說明治療的積極情況, 幫助患者緩解心理情緒。同時, 陪同患者參與下棋、讀書以及看電視等活動, 分散其疾病憂心表現。另外, 和家屬溝通, 給予患者更多的陪伴時間。③煩躁易怒型。一般疾病初發(fā)、病情波動的患者此情緒較為明顯。患者對糖尿病缺乏認知, 希望短時間快速且有效的治療, 所以情緒波動明顯。護理工作中需要注意護理人員自身的語言、語氣、動作, 避免激怒患者, 在和患者建立有效護患關系的基礎上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疾病知識、治療方案、注意事項, 邀請治療效果較好的患者現身分享心得, 建立患者治療信心。兩組患者的護理周期均為12周。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記錄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以及情緒狀態(tài)評分(參考焦慮自評量表及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定, 評分越高說明患者負性心理越明顯[5])。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對比 實驗組:護理前空腹血糖為(12.80±2.30)mmol/L, 餐后2 h血糖為(15.05±
1.50)mmol/L;護理后空腹血糖為(6.05±1.80)mmol/L, 餐后2 h血糖為(8.30±1.80)mmol/L。對照組:護理前空腹血糖為(12.90±2.50)mmol/L, 餐后2 h血糖為(15.10±1.45)mmol/L;
護理后空腹血糖為(7.30±1.20)mmol/L, 餐后2 h血糖為(9.10±
1.30)mmol/L。兩組患者護理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優(yōu)于護理前, 且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情緒評分對比 實驗組:護理前焦慮評分為(57.30±3.20)分, 抑郁評分為(56.80±3.60)分;護理后焦慮評分為(34.30±3.30)分, 抑郁評分為(33.20±3.60)分。
對照組:護理前焦慮評分為(57.60±4.30)分, 抑郁評分為(57.30±4.30)分;護理后焦慮評分為(42.30±4.30)分, 抑郁評分為(42.10±4.20)分。兩組患者護理前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均優(yōu)于護理前, 且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屬于終身性疾病, 患病期間患者負性情緒明顯, 老年患者基于自身機體功能的衰退、合并癥的增多, 所以表現更為明顯, 不良心理因素會影響治療效果[6]。重視患者的心理情緒, 建立患者疾病認知和治療信心, 緩解患者心理痛苦, 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心理護理是在護理期間綜合醫(yī)學心理學理論, 以人際交往的形式對患者的心態(tài)、行為加以影響, 促進患者疾病治療和轉歸[7]。另外, 基于疾病終身性的特殊性, 心理護理也需要長期進行, 以促進疾病治療的預后。本文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護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均優(yōu)于護理前, 且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老年人是糖尿病多發(fā)群體, 疾病需要終身治療, 由于老年人機體衰退以及合并癥情況明顯, 所以治療期間需要配合心理護理提高患者治療信心、依從性, 最終促進治療效果的實現, 滿足患者身心需求。
參考文獻
[1] 楊碧翠. 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復的影響. 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 2014, 24(1):170.
[2] 李魯歡, 錢鈞. 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觀察. 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 2015, 24(2):173-174.
[3] 肖仕琪, 高秋霞, 彭虹彩, 等. 門診護理干預對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評價.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4, 30(s2): 22-23.
[4] 顧園園, 朱麗琴, 王小娟. 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影響. 養(yǎng)生保健指南, 2017(4):95.
[5] 王存娟. 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臨床效果及血糖和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5):101-102.
[6] 羅穎, 雍軍光, 崔淑蘭, 等.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實施延續(xù)護理的效果分析. 宜春學院學報, 2013, 35(6):94-96.
[7] 周寧. 探討實施社區(qū)護理干預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及護理體會.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4(16):341-342.
[收稿日期:201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