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大衛(wèi)·霍克尼《一個藝術家的肖像》1971
1一位對自己皮膚負責的淑女,入夏應該配置四支防曬霜,家里放一支、隨身的包里面攜帶一支,辦公桌上再擺一支,假如你有戶外運動的習慣,辛苦你再多加一支高倍運動防曬。
2還是上一位給玻璃涂防曬霜的專家,是知名的科學科普博主“柴二狗”也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分析過一種納米級物理防曬。防曬霜一般分為物理防曬、化學防曬和物化結(jié)合的防曬,其中物理防曬一般含有增白劑:二氧化鈦和氧化鋅,所以大家涂上之后就會一臉假白。很多人不喜歡物理防曬泛白泛油光的效果,所以最近幾年有些品牌就開發(fā)出了不容易泛白的納米級物理防曬。
非納米級的物理防曬之所以泛白,就是因為有效成分——二氧化鈦和氧化鋅反射可見光。不過這個問題并不難解決,因為只要它們的顆粒足夠小,小到足以讓可見光穿過,就可以達到透明的視覺效果,而納米級顆粒是小于100nm的,這就是為什么納米級物理防曬不泛白。
3雅漾的美膚專家分享說,每一次涂抹防曬霜,要使用一個硬幣或者兩個硬幣那么多,每隔兩至三個小時使用一次。
4牛爾老師新近回答了隔離霜和防曬霜使用順序的問題——還是要看隔離霜的定義到底為何有些隔離霜本身并不具有防曬效果,目的只是幫助粉底的滑順效果,因此,應該先上防曬,然后再上隔離霜及粉底。另外,如果要用防曬霜,又要用防曬“潤色隔離霜”,還是建議先使用防曬霜,再使用潤色隔離霜為佳。
再者,有些隔離霜既沒有強調(diào)防曬功能,又沒有潤色效果,與其說是隔離霜,不如說是防御日霜,這類產(chǎn)品多半強調(diào)抗氧化、增加肌膚的修護效果為主,所以,反而這類產(chǎn)品應該先行使用,然而再使用防曬霜才對。
5看到網(wǎng)絡上的一個測評是,針對“紫外線能不能穿透玻璃”這一問題,有人用十幾款防曬霜涂抹在玻璃上,每一款防曬霜涂抹8mg,在戶外暴曬兩個小時進行評測,得到的結(jié)果是,如果想達到防曬的效果只能涂得白花花的一片。
6訂閱號“有美有腦”分享了一些潤色產(chǎn)品的使用方式,即便不帶防曬值的潤色產(chǎn)品,本身其實也有一定的防曬力。因為它們用來調(diào)節(jié)膚色的粉體、顆粒,通常都有一定物理防曬的效果。和專業(yè)防曬配方的產(chǎn)品相比,防護效果未必很全面,但也并非完全沒有。
夏天日常通勤,如果主要在室內(nèi)的話,可以選一款具有防曬效果的潤色產(chǎn)品,不用另疊防曬,也不需要再搭配粉底,使用一步到位的美妝產(chǎn)品就可以了。
通常它們的妝效都比較清透,即便用量多一些,也不會造成膚色不自然。用量方面,質(zhì)地厚點的半粒花生那么大,質(zhì)地薄點的攤開后五毛硬幣大小,管全臉差不多,脖子可以另加一半的量。
7最近風靡全網(wǎng)的一則消息是——外國網(wǎng)友用錫紙把后背均勻分割成4乘以5見方的小塊,一共20塊,在上面涂抹15種防曬霜,裸露后背趴在草地上暴曬一個半小時,呈現(xiàn)出曬好之后的結(jié)果,并且貼心評價出前三名。防曬黑效果最佳的是科顏氏,排名第二的是La Mer和悅木之源,第三是安耐曬金瓶;防水效果最佳的依次是安耐曬金瓶、安耐曬啫喱和科顏氏;使用感最佳的依次是isdin、安耐曬啫喱和科顏氏以及La Mer。針對這個實驗也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說,真正抗曬的還是廚房用錫紙,從“錫紙底下最白”這個事實中總結(jié)出物理防曬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