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儀,郭偉中,李國梅
(佛山市南海區(qū)第四人民醫(yī)院兒科,廣東 佛山 528200)
新生兒肺炎是兒科臨床常見的疾病,是由于新生兒吸入羊水、胎糞或感染微生物引起的肺部炎癥,臨床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等表現(xiàn)。由于新生兒的呼吸系統(tǒng)機能不成熟,發(fā)生肺炎會嚴重影響患兒的呼吸功能和身體機能,未得到合適救治甚至會發(fā)生呼吸、心力衰竭,威脅患兒生命[1]。對新生兒肺炎的治療中改善通氣和供氧尤為重要,經鼻持續(xù)正壓通氣(NCPAP)在新生兒肺炎的應用較為廣泛,但仍存在一定局限,經鼻間歇正壓通氣(NIPPV)在國外已廣泛應用于成人、兒童及新生兒各種原因導致的低氧血癥及呼吸衰竭[2]。本研究對上述2種治療方法治療新生兒肺炎的療效進行比較,報告如下。
選擇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佛山市南海區(qū)第四人民醫(yī)院收治的新生兒患兒60例為研究對象。
診斷標準:1)呼吸>60 次·min-1,有吸氣性三凹征;2)肺部聽診有呼吸音異常;3)胸片有肺部異常改變。
納入標準:1)符合新生兒肺炎的診斷標準;2)患者吸氧體積分數(shù)FiO2≥0.4,PaO2<5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PaCO2>50 mmHg,動脈血氧飽和度<85%;3)家屬同意參加課題研究。排除標準:氣胸、先天畸形、先天性心臟病、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傾向、嚴重循環(huán)衰竭等導致的呼吸衰竭。
將60例患兒隨機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30例,男19例,女11例,胎齡(38.3±3.9)周,體質量(2.57±0.86)kg;研究組30例,男17例,女13例,胎齡(38.1±4.0)周,體質量(2.54±0.90)kg。2組患兒性別、胎齡及體質量等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組患兒均予以抗感染、對癥等常規(guī)治療。
對照組患兒給予NCPAP治療(生產商:德國斯蒂芬有限公司,型號NCPAP-C),初始參數(shù)為:FiO20.4~0.6,初始壓力3~5 cmH2O(1 cmH2O=0.098 kPa),流量5~7 L·min-1,根據(jù)治療中血氣分析結果調整參數(shù)。
研究組患兒給予NIPPV治療(生產商:上深圳市科曼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型號NV8),初始參數(shù)為:FiO20.4~0.6,吸氣峰值壓力11~16 cmH2O,呼氣末壓力3~5 cmH2O,頻率20~40 次·min-1,根據(jù)治療中血氣分析結果調整參數(shù)。
記錄2組患兒的呼吸頻率、心率、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氧療時間(無創(chuàng)呼吸支持的應用時間)、對有創(chuàng)呼吸支持的需要、住院時間及并發(fā)癥。
本研究所用資料使有SPSS18.0軟件做統(tǒng)計學分析,2組計量數(shù)據(jù)采取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組患兒經過治療后,血氣指標均有顯著改善(P<0.05),而治療后同一時間點研究組患兒的血氣指標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兒血氣指標比較
研究組患兒的氧療時間和住院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P<0.05),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支持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2組患兒并發(fā)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兒治療時間、有創(chuàng)呼吸支持及并發(fā)癥對比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常見疾病,可導致低氧血癥及呼吸衰竭,威脅生命。有效的氧療是新生兒肺炎重要的治療措施[3]。目前常規(guī)氧療包括經鼻低流量吸氧及頭罩吸氧,療效有限;有創(chuàng)通氣臨床療效顯著,但呼吸機相關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較多,因此無創(chuàng)呼吸支持越來越得到重視。NCPAP在新生兒肺炎的應用取得良好的療效,但仍存在不足,如高碳酸血癥難以糾正,呼吸暫停發(fā)生率高,有創(chuàng)呼吸支持需要量較高等[4]。NIPPV在國外已廣泛應用于成人、兒童及新生兒各種原因導致的低氧血癥及呼吸衰竭。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同一時間點研究組患兒的血氣指標顯著好于對照組;研究組患兒氧療時間和住院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支持率顯著低于對照組。這可能因為NIPPV在持續(xù)呼吸末正壓通氣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定頻率的間歇正壓支持傳遞到下呼吸道,達到類似有創(chuàng)正壓通氣的效果,較快改善低氧血癥和二氧化碳潴留,矯正酸中毒,從而較NCPAP有更強的呼吸支持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綜上所述,NIPPV療法在治療新生兒肺炎中能較快改善患兒血氧情況,臨床療效良好,值得推廣。但本研究屬于小樣本研究,更為確切的結論需要更大樣本量的深入研究。
[1] 謝魯冰.新生兒肺炎患兒行機械通氣治療的護理干預效果[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2):159-160.
[2] 張連紅,熊麗.經鼻間歇正壓通氣在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中應用價值[J].現(xiàn)代儀器與醫(yī)療,2015,21(3):66-67.
[3] 石碧珍,劉玲,陳蘭,等.持續(xù)經鼻正壓通氣在新生兒肺炎并呼吸衰竭中的應用[J].貴州醫(yī)藥,2017,41(5):520-521.
[4] 崔蘊璞,童笑梅,湯亞南,等.應用同步鼻塞間歇正壓通氣進行序貫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3,28(6):41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