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
科技的快速進步讓很多人變得過時,也讓很多器物變得多余。
2000年前后,我第一次有了手機,不得不天天帶著,攥在手里,生怕別人找不到自己,和社會失去紐帶。手機上時間、日歷、通訊錄都齊全,腕子上的手表變得多余。
2005年前后,我給自己買了第一塊機械表。那段時間,我開始頻繁做PPT演示,講得口吐白沫。因為要控制好幾十頁PPT是在三十分鐘、六十分鐘還是九十分鐘內講完,所以我總是在PPT演示中看手機顯示的時間。一個女領導終于忍不住對我說,這樣不好,每次我看手機,她都覺得我品味和格調很低,她說男人要帶塊好表,最好是機械表。品味和格調且不論,我也感到了一些不帶手表的實際困難,比如要按—下手機才能顯示時間,不能拿起就看到,比如手機在話筒旁邊會有靜電干擾等等。
買的第一塊表是塊入門級的最簡單的百達翡麗。白金正圓表盤,三針,三點位有個扁方的日歷窗口,黑色鱷魚皮帶,后背透明,看到很多細巧的螺絲和軸承還有金色的PP十字標志。表是二手,店主說是九八成新,出生紙和盒子都在。店主說是剛從澳門進的貨,聽說原主人先是第一晚賭博掙了錢,買了表,第二晚又賭,很快輸了錢,又把表送進當鋪。
那時候我不知道百達翡麗是啥,帶我去這家二手手表首飾店的姐們兒說:買這個PP吧。別買勞力士,金光閃閃的,你看上去像個讀書人,那和你的品味和格調不匹配。我刷卡付款的時候有些肉痛,一個第一次聽說的牌子,又沒上千年的歷史,又是一個賭鬼過手的,又不能耍美國電玩。
后來,多少次在會議前、在酒后、在PPT演示中,我向這個機械的美麗的金屬組織探問時間,漸漸意識到它的美麗。它不謙虛,也不夸張。以后,我再翻時尚雜志,常常能一眼認出它的同類,仿佛讀到某些文字風格突出的偉大作家的文章。以后,我又常??吹竭@個牌子的廣告,提醒你,你從來沒有真正擁有它,你只是為了下一代暫時保管它。這是我見過的最兇殘的廣告之一。我買古玉扳指的時候,常常用余生可能存活的天數去除古董商索要的價格,算下來,每天的花費還能承受。如果按照PP表廣告的說法,如果我再加上我后代可能存活的天數,PP表的價格實在是太便宜了。
我想,早晚有一天,我會停止用手機,手邊有個智能終端能高速上網就好,我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如果需要交談,那就面對面,中間擺些花生米、拍黃瓜和酒或者花、香和茶。但是,我不會停止使用最新的數碼產品。我漸漸認定,總是第一批使用新上市的數碼產品,是延緩衰老的最好方式之一。
我想,再晚一點,我會停止用手表。我會老到有一天,不需要手表告訴我,時間是如何自己消失,也不需要靠名牌手表告訴周圍人類我的品味、格調、富裕程度和牛逼等級。我會根據四季里光線的變化大致推斷現在是幾點了,根據腸胃的叫聲決定是否該去街口的小館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