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閃
【摘要】大學生的廉潔知識比較缺乏,而且他們的價值觀需要引領,因此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很有必要。而大學生廉潔教育的載體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課堂教育、校園文化建設和實踐教育等?,F(xiàn)實中,這些載體往往是相互孤立的。文章探討了這些載體的相互滲透,使載體緊密相連,使廉潔教育效果更好。
【關鍵詞】大學生;廉潔教育;載體;孤立;互融
【基金項目】2016年度四川省教育廳科研(重點)項目“增強大學生廉潔教育效果的機制及方法研究”(16SA0078)的階段性成果。
2007年,教育部明確提出大學階段應加強廉潔教育;2005年,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體制實施綱要》明確提出:“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積極推動廉政文化建設進社正、家庭、學校、企業(yè)和農村。”所以,對大學生廉潔教育及其載體進行研究很有必要。
一、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必要性
大學生的廉潔素養(yǎng)會影響整個社會的廉潔程度。從當前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情況來看,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勢在必行。
(一)增強大學生“內功”的需要
長期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學生,其廉潔知識缺乏,價值觀需要引領。
1.大學生的廉潔知識缺乏?,F(xiàn)實中,相當數(shù)量的大學生的廉潔知識是比較匱乏的。
一是大學生對廉潔及其相關的基礎理論不懂。要做一個廉潔的人,首先要懂得廉潔的相關理論知識,比如什么是廉潔,廉政又是什么,以及延伸開來的廉潔文化、廉政措施等等。但是,現(xiàn)實中,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對這些知識是不懂的。二是大學生對廉政法律法規(guī)知識不是很清楚。歷史的經驗表明,貪污腐敗分子的膽大妄為是對法律的蔑視和踐踏。而對于非法學專業(yè)學生來說,他們連法律常識都了解得不是很透徹,他們的法制觀念也比較淡薄,等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就可能表現(xiàn)出對法律的蔑視和踐踏。三是大學生對反腐倡廉政策一知半解。很多大學生認為反腐倡廉和自己沒有什么關系,都不關注也沒有主動地了解過反腐倡廉的政策知識,對黨的反腐倡廉政策要么是一概不知,要么是一知半解。
2.大學生價值觀需要引領。在物欲橫流的現(xiàn)實社會中,大學生的價值觀需要我們正確地引領。廉潔教育是大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客觀需求,更是引領他們價值觀的需要。
一是因為大學生理想信念缺失。大學階段正是大學生身心發(fā)展成熟的重要時期,他們對自己的人生目標和人生價值還沒有全面認識,并且覺得反腐倡廉和自己距離很遠,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們缺乏社會責任感和理想信念。
二是大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缺失。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fā)展的今天,部分大學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有所松懈,“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逐漸缺失,更注重自我享受和自我表達。良好道德品質缺失在一定程度上為腐敗埋下了隱患的種子,專門的廉潔教育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改善大學生外在表現(xiàn)的需要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些大學生不僅缺乏廉潔方面的理論知識,而且在行為方面也表現(xiàn)得不盡人意。一些大學生存在考試作弊,論文造假,借貸不還等誠信缺失現(xiàn)象。比如,2006年,內地赴港就讀的女博士生陳靜,因為企圖向任課教師賄買考試題和答案被香港法院判刑半年;2003年,黑龍江一大學300名學生竟然集體向一于姓教授行賄,為的是考試及格。一些大學生想通過不勞而獲去謀求個人私利。一些大學生逃課缺課,作業(yè)敷衍,論文拼湊。一些大學生為當學生干部,為評優(yōu)而請客送禮。例如,少數(shù)學生在競選學生干部過程中通過賄賂等形式進行拉票,有的學生熱衷于“找關系”“走后門”,妄圖通過非正常渠道在評優(yōu)評先中占得先機。諸如此類的現(xiàn)象,說明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已嚴重侵入大學校園,侵蝕著青年學子的純潔心靈。因此,在大學生中開展有針對性的廉潔教育,使他們踏入社會前樹立貪恥廉榮、崇廉尚廉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遠離腐敗行為,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二、大學生廉潔教育載體的多樣性
當前,各個高校都十分重視廉潔教育,并且廉潔教育的載體也是多種多樣的。從大的方面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類方式。
(一)課堂教育
大部分高等學校都在充分挖掘現(xiàn)有課程中的廉潔教育資源,使廉潔教育進課堂:充分利用形勢與政策課、各類思想政治理論課和職前教育等課程;充分發(fā)揮任課教師的積極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滲透廉潔教育的內容。如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中,在學習誠信、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yè)道德中滲透廉潔教育的內容;在形勢與政策課中,學習黨和國家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方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等,并利用對最新的反腐敗的案例開展課堂討論的方法,使學生認識到腐敗對自身、對社會的危害,使學生提高拒腐防變的思想意識,逐步形成廉潔自律、愛崗敬業(yè)的職業(yè)觀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們注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通過案例教學、情景教學、模擬教學等方式引導學生開展自我討論,引導學生向先進典型學習,自覺抵制不正當行為,形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導的價值觀。
(二)校園文化建設
很多高校通過校園文化建設,整合和挖掘學校的文化資源,把廉潔教育融入多方面的教育內容中,廣泛開展富有特色的廉潔教育。首先,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在廉潔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校內廣播、黑板報、校園網等載體,大力宣傳廉潔教育的有關內容,營造良好的校園廉潔教育氛圍。其次,以學生社團活動為平臺,結合大學生文化節(jié)、藝術節(jié),組織開展以弘揚廉政文化為主題的文藝演出、演講比賽、專題報告會,廉潔教育圖片展、書畫展等,增強廉潔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再次,建立嚴格規(guī)范的校園制度文化,學校領導重視學校制度的制定與執(zhí)行,倡導每一位教職員工和每一位學生都理應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為廉潔教育創(chuàng)設一個公平公正的制度環(huán)境,保障廉潔教育的順利進行。
(三)實踐教育
實踐活動是對大學生開展廉潔教育的有效載體。各類高校有關部門經常組織、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和認識能力,不斷增強廉潔意識,達到廉潔教育的目的。通過實踐,大學生可以把廉潔意識和相關理論付諸實踐,以利于形成和鞏固言行一致的廉潔品德和行為規(guī)范,強化廉潔教育的效果,把已經形成的廉潔品德認識轉化為自己觀察和處理問題的立場和方法,達到知行統(tǒng)一。因此,在開展廉潔教育的過程中,有些高校也常將廉潔教育和實踐活動相結合,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比如進行社會調查、社會考查,參加反腐倡廉宣傳,參觀革命紀念地,參觀警示教育基地,開展公益勞動、勤工儉學等活動,開展大學生志愿者服務和暑期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的社會實踐等,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尋找社會實踐活動與廉潔教育的切入點,從而提高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有效性。
三、大學生廉潔教育載體的孤立與互融
(一)現(xiàn)實中載體的孤立
前面我們已經談到,大學生廉潔教育的載體還是比較多的,但現(xiàn)實中,各個載體聯(lián)系得并不是很緊密,載體之間在相互協(xié)調、相互滲透方面還做得不夠。
1.實施部門分離。在進行廉潔教育的實際運行中,進行廉潔教育的部門是不同的。明顯地,課堂教育的工作是由處在教學一線的教師來實施的。而在該過程中,除了各個院系的專業(yè)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課程需要融合進廉潔教育知識外,最經常最主要的還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進行大學生的廉潔教育。很顯然,通過課堂教育這種載體來進行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實施部門實際上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部門,有的稱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有的稱為“馬克思主義學院”。
校園文化建設這種載體的實施部門主要是學校宣傳部門。比如校園廣播、校園網絡在進行廉潔知識宣傳時,都是由宣傳部門把關的。而廉潔教育的實踐更多的是學校團委在組織實施。一般來說,各個高校都在團委下設了很多社團,各類社團經常舉辦各種實踐活動,在這些實踐活動中,確實也經常灌輸一些廉潔方面的知識,大學生也會潛意識地形成崇尚廉潔的價值觀。課堂教學單位雖然也有實踐教育,但往往也是與學工團委等部門分離而進行的。
總之,前面所說的教學部門、宣傳部門、團委等,甚至其他部門,看似都在進行廉潔教育,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都是處于分離的狀態(tài)。
2.實施過程獨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門在進行廉潔教育的過程中,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廉潔知識的傳授和廉潔觀念的灌輸。教師上課就僅僅是上課,一般很少和宣傳部門或者學工團委部門聯(lián)系,即使這些部門有廉潔教育的活動,老師們也可能是不知道的。而另一方面,宣傳部門在進行廉潔教育的宣傳時,一般也不會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門通氣,更不會和普通教師進行溝通,他們只是從宣傳的角度在進行廉潔教育的工作。而團委搞的實踐活動,也基本是一種獨立的活動,并且他們多半是在假期或休息日組織學生參加活動,而對于活動類型、范圍、內容等等,一般來說,專職教師也是不知道的??傊?,這些部門看似都在進行廉潔教育,但他們之間在教育的過程中很少進行溝通,哪怕進行的是相同工作。
(二)載體的互融
1.各種載體可以相互滲透。大學生廉潔教育的載體是多種多樣的。但總的來說,這些載體都是可以相互融合的。每種載體單打獨斗效果并不會特別突出,相反,如果各種載體相互融合,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效果一定會相得益彰。課堂教學不僅僅局限于枯燥地講授和一味地灌輸,同樣可以采取各種活動的方式來組織教學,而這些活動既可以是關于廉潔教育的征文比賽,演講比賽,也可以是很實際的實踐活動,比如參觀革命紀念地,參觀警示教育基地,開展公益勞動。這樣,就把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相互聯(lián)系起來。大學生參加這些活動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教師教學的過程。很顯然,當把這些載體進行融合后,我們會收到不一樣的廉潔教育效果。
2.實施部門可以相互通氣。廉潔教育的載體不同,其實施的主體也往往是不同的,而實施的主體不同,教育的思路、側重點等也就不同。但不管怎樣,目的都是相同的——廉潔教育。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高校各個部門在進行廉潔教育的時候,完全可以相互通氣。一方面,進行課堂教育的教師或者教學部門,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部門可以適時地與宣傳部門和學工團委等部門取得聯(lián)系,告知當學期大概在什么時段上什么內容,特別是上到與廉潔知識關聯(lián)非常強的內容時,相關部門就可以開展一些本來計劃要開展的實踐活動,達到理論與實踐互相呼應的效果。另一方面,學校宣傳、學工等相關部門在開展廉潔教育的實踐活動時,可以邀請一些一線教師或者人員參加,讓教師在感受實踐教育的同時,一并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大學生。并且,專門進行課堂教育的教師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將自己曾經參加過的實踐活動作為例子,把廉潔教育的理論講得更加鮮活和生動。
【參考文獻】
[1]本社法規(guī)中心.最新常用黨內法規(guī)[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11.
[2]陳念念.廉潔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融入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14.
[3]郭建.從女研究生行賄案看香港反腐的“零容忍政策”[J].法庭內外,2007(04):52-54.
[4]大學生集體行賄事件的背后[J].當代廣西,2004(02).
[5]胡德寧.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的重要意義[J].科教導刊,2015(10):56-57.
[6]徐曉娜.淺談大學生廉潔教育[J].商品與質理,2012(53):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