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要試看
冬泳的孩子
在河岸上,在
禹河面不遠的
池方脫光了衣服
風(fēng)從對面的
樹林中穿過,吹到
河面上來
盡管它吹得
很慢
然而很冷
河水自然很涼
在這樣的天氣里
我很理解河邊的那個孩子
他一直在活動四肢
我也許是河邊的
另一個孩予
我只是個
拉琴的
孩子
我拉得很輕
很慢,很想把
練習(xí)變成演奏
但我正在學(xué)習(xí)
整個冬天只
試圖拉出
七個準確的聲音
我肯定是
兩個孩子中的
一個
或許是他看見
我要跳到河水里去,便
停止了
嘰嘰喳喳的琴聲
或許是他看見
我在拉琴,接著
就咚的一聲跳入河中
河面很寬,但
沒有行船
薦詩 流馬
于小韋的詩很輕,卻有種不可言說的微妙。
于小韋的詩畫面感很強,雖然是極簡的筆法,卻勾勒出一個層次豐富的“小世界”:一條河,兩個孩子,樹林,風(fēng)……而且這個畫面以河流為中軸,呈現(xiàn)出奇妙的對稱或者對位。
這種對稱不僅限于畫面上,而且還在于意味上。我若拉琴,對岸的我就會跳到河里去;而我若跳河,對岸我的琴聲就會停止。兩個孩子,總有一個是我,不是這個,就是那個?!昂用婧軐挘珱]有行船”,你或許覺得這是一種有趣的意味,但又不僅限于有趣。
于小韋的詩有一種把平凡事物和關(guān)系從其他平凡事物和關(guān)系中輕易提取并凸顯出來的能力,提醒人們“事物”和“關(guān)系”的本來面目,是如此鮮明,但又那么容易被忽略。就像早年間讀過的他的另一首詩:“曠地里的那列火車/不斷向前/它走著/像一列火車那樣?!保ā痘疖嚒罚?/p>
我們仿佛就在河邊,看到對岸樹林,聽到風(fēng)聲,聽到琴聲,也聽到“咚”的一聲,感受到河水的冷。我們身臨其境,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個孩子。我們不在水中,就在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