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從分析城市社會治理面臨的問題入手,提出通過開放政府大數據,轉變政府管理方式來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借助交通大數據解決由于人口及機動車數量的增長帶來的城市交通擁堵問題;通過加快智慧社區(qū)的建設,來提高基層社會治理的水平。
[關鍵詞]大數據;社會治理;智慧社區(qū)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8029
“社會治理”這一概念首次出現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一報告中,所謂社會治理,就是指政府及其他社會主體,為實現社會的良性運轉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從而在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上保障公民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1]近幾年,隨著遼寧省城鎮(zhèn)化進程加快,加之互聯(lián)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關于遼寧省城市社會治理的研究逐漸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治理成效與居民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城市社會治理是一個長期并且復雜的過程,與城市的發(fā)展現狀與治理的方式和方法有關。當今時代,科技飛速發(fā)展,大數據技術已經深入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電商企業(yè)根據用戶瀏覽數據對用戶進行分析,為其推薦符合其偏好的商品;基于電子標簽的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為我們餐桌上的食品安全提供了更有效的保障措施;以分析手持設備、車輛和道路上分布的傳感器提供的實時信息為基礎的智能交通系統(tǒng)在治理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借助大數據的數據挖掘與數據分析技術,不僅可以為政府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還可以通過建立的大數據云平臺,實現數據的共享,推動各部門協(xié)同合作??梢哉f,運用大數據技術是實現城市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
1城市社會治理面臨的主要問題
11公共服務效率有待提升
由于社會治理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泛,并且各職能部門業(yè)務分散不集中,各業(yè)務部門仍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各級政府在社會建設中的職能定位和角色認識還不到位。[2]由于缺少統(tǒng)一的數據交換平臺,大量的公共數據由基層各部門分散掌握,數據不能實現橫向互通和共享,造成了百姓辦事難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公共服務的水平。
12城市人口增長導致“城市病”問題突出
由于大城市在工資收入、社會福利、發(fā)展機會、生活便利程度等方面具有小城市特別是農村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3]伴隨著近幾年遼寧省城鎮(zhèn)化進程的快速發(fā)展,農村人口及外來務工人員涌入城市,雖然遼寧省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較低,但隨著遷入人口數量的增長,遼寧省人口的機械增長率有所提高,大城市人口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以沈陽為例,近五年沈陽市人口數量的對比情況如下圖所示。在人口增長的過程中,如果城市的建設與治理不能滿足人口增長所帶來的資源、環(huán)境、交通等方面的需求,則“城市病”問題會突出。人口的增長,導致道路資源緊張,城市交通堵塞問題嚴重;人口的增長,導致房價居高不下,買不起房的問題突出;人口的增長,導致水、電、煤氣等資源緊張;人口的增長,導致城市環(huán)境污染嚴重。
沈陽市近四年人口數量對比圖
13基層社會治理有待加強
伴隨著改革開放及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浪潮,近幾年我國的基層管理模式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革,從“單位制”到“街居制”再到現在的“社區(qū)制”。社區(qū)承擔了從政府和單位中分離出來的社保、計生、醫(yī)保及繳費等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工作,但由于社區(qū)服務的條塊化分割,傳統(tǒng)的社區(qū)管理方法,操作煩瑣,效率低,大量數據重復性輸入,辦理工作不能一次性完成,造成百姓辦事難的問題屢屢發(fā)生,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
2借助大數據推進城市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新思路
21開放政府大數據,轉變政府管理方式
在大數據時代,大數據就是最重要的資源。一般的企業(yè)很難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匯集、存儲、分析和挖掘,政府部門作為一些重要數據的采集者和管理者,對大數據的管理和利用的作用尤為重要。
211加強對大數據的收集和管理,重視數據的挖掘和利用
面對大數據時代,政府部門要轉變以往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政府部門要廣泛地收集各類數據信息。數據并不存在于某一個部門中,其發(fā)揮的作用也不是某一個部門可以實現的。數據信息只有分析才能產生價值,一方面,政府部門應該加強與通信產業(yè)和軟件商的合作,把數據的挖掘和再利用作為工作的重點;另一方面,政府應該推進公共數據平臺的建設,建立涵蓋多部門的協(xié)同辦公平臺,實現跨部門資源整合與協(xié)同辦公,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212開發(fā)政府大數據,發(fā)展地方電子政務
大數據背景下,為了促進數據的再利用,政府部門要重視數據的開放與共享,通過建立數據資源的公共服務平臺,讓社會信息公開化、透明化。一方面,打破傳統(tǒng)的政府部門對數據的壟斷現象,將數據共享給需要的企業(yè)和個人,用于產生更多的社會價值;另一方面,通過公共服務平臺建立政府與公眾之間溝通橋梁,讓公眾真正參與到政策的制定、執(zhí)行、評估和監(jiān)督中去,實現問政于民,有利于有效地解決社會治理中的難題。
22借助交通大數據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城市的交通問題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交通擁堵會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諸多的不便,每年遼寧省都會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建設和改造城市交通。為了能夠解決影響城市交通的瓶頸,全面地分析城市交通中存在的問題,遼寧省也開展智能交通系統(tǒng)的建設。智能交通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未來城市交通系統(tǒng)的發(fā)展方向。智能交通是在傳統(tǒng)交通與大數據技術進行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發(fā)展起來的,智能交通系統(tǒng)就是通過將信息技術、數據通信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于交通管理之中,從而建立一種在大范圍內、全方位發(fā)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系統(tǒng)。通過建設智能交通系統(tǒng)不僅可以減少道路建設的投資,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還能提高資金的使用率,提升現有道路的承載能力。
221分析客流數據優(yōu)化公交線路
為了能夠精確反映出乘客的出行需求,使用人力進行調查與收集數據的傳統(tǒng)的公交線路設計方法已經達不到要求了?;跇嫿ń煌ㄏ到y(tǒng)的互聯(lián)大平臺,各省均相繼推出了公交“一卡通”系統(tǒng),隨著公交“一卡通”的普及,乘客每天的出行路線和換乘情況等信息完全可以從公交“一卡通”中采集,通過對采集來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與挖掘,能準確地反映出乘客的出行需求,以此作為調整公交線路的依據,不僅可以優(yōu)化公交線路,還可以在不增加資金投入的前提下提升道路的使用率。
222多源數據輔助交通治理
隨著信息科技的發(fā)展,城市交通的數據來源比較多,利用視頻監(jiān)測技術,可以獲得各交通路口和車流情況的實時信息,根據道路情況可以動態(tài)地調整信號燈的設置,緩解交通擁堵情況;利用對移動終端的定位、車載GPS的定位以及導航地圖App實時傳送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也可以實現對交通擁堵情況進行動態(tài)的調整。
223共享單車解決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
為了解決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政府采取開通末端公交線路、延伸公交線路、投放公共自行車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來緩解難題,但近幾年,隨著智能手機、第三方支付、移動互聯(lián)網和電子地圖等技術的發(fā)展,基于互聯(lián)網和大數據技術的共享單車成為解決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措施,它是利用地理位置大數據實現智能停放和找車功能,單車的位置在手機地圖上就是一個個數據點,根據地圖提示,用戶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最近的車,共享單車的出現不僅改變著人們的出行方式,對道路交通的擁堵問題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23加快智慧社區(qū)的建設,提高社區(qū)治理效率
要提升社會治理的水平,就需要把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做好,如果百姓能足不出戶就能辦理好社保、醫(yī)保等與居民生活相關的各項事務,使百姓辦事越來越快捷、越來越方便,就可以提升城市社會治理的整體效率。要推進智慧城市的發(fā)展,智慧社區(qū)的建設是關鍵。
231整合數據資源,建立數據開放與共享平臺
在社區(qū)工作中,由于不同的部門所采用的網絡資源端口和應用程序不一致,工作人員需要重復性地錄入數據信息,很多信息無法實現共享,導致百姓辦事難。在加快城市通信網絡與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整合數據資源,建立統(tǒng)一的數據開放與共享平臺可以有效地解決此類問題。
232開發(fā)智慧社區(qū)管理系統(tǒng),提高社區(qū)管理的效率
在實現數據開放與共享的同時,為了提高社區(qū)管理及服務的效率,在深入了解社區(qū)工作人員日常工作情況的基礎上,結合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開發(fā)出適應遼寧省社會治理情況的安全、穩(wěn)定、先進的智慧社區(qū)管理系統(tǒng),以此來實現各社區(qū)管理者之間以及用戶與社區(qū)管理者之間信息的互通,智慧社區(qū)管理系統(tǒng)的應用,不僅可以為社區(qū)管理者的工作提供更快捷的管理方式,也能讓居民真正體會到智慧社區(qū)帶來的數據化的生活方式。
3結論
大數據技術已經逐漸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對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和管理,已經成為推動城市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在數據處理技術、數據共享及融合、數據的公開與共享、數據的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不足,也影響著大數據在社會治理中的應用,我們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周曉麗,黨秀云西方國家的社會治理:機制、理念及其啟示[J].南京社會科學,2013(10).
[2]朱瑞創(chuàng)新城市社會治理的路徑選擇[J].宏觀經濟管理,2016(10).
[3]覃國慈關于城市社會治理的思考[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2015(1).
[基金項目]本文是省社科聯(lián)2018年度遼寧省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課題“大數據時代遼寧省城市社會治理的挑戰(zhàn)與對策研究”(項目編號: 2018lslktqn-03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王兵(1980—),女,遼寧沈陽人,遼寧行政學院信息技術系教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數據與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