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楠
【摘 要】好的歌唱需要一副好嗓子,但僅僅有一副好嗓子遠遠不夠,嗓子必須要經(jīng)過非常嚴格且科學發(fā)聲方法,還要在聲樂文化要素中進行更深層次了解與學習。本文分別從呼吸、發(fā)聲、共鳴以及吐字咬字這四個方面簡要闡述聲樂學習中的技術要素。
【關鍵詞】呼吸;發(fā)聲;共鳴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2-0073-01
一、呼吸
(一)歌唱中的呼吸方法
在歌唱當中,呼吸是人體發(fā)聲的動力,在學習聲樂當中,老師經(jīng)常和我們談論到三種呼吸方法: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而在正確的歌唱當中,胸腹式呼吸才是最適合歌唱也是最科學的。
(二)歌唱中呼吸的學習方法
現(xiàn)在談談在歌唱中如何來訓練氣息。首先要打開口腔、牙關,使空氣通過鼻腔和口腔充分的進入身體的每個器官,就像歌唱當中經(jīng)常有人提起的聞花式的狀態(tài),這樣身體里有了足夠的氣息讓我們更好運用,就像上述提到,此時腹肌擴張導致橫膈膜下降,拉動了橫膈膜的兩端,使橫膈膜的兩端走開,就像一個曲面,從兩邊扯開,肋骨擴張,當橫膈膜向下運動,肺部就會膨脹,氣就會吸入,然后腰部要支撐住,就像樹的根那么扎得穩(wěn)一樣,氣息要在腰部扎根,然后氣息再慢慢放出,要均勻,橫膈膜跟著上升,每塊肌肉都要充分運用到,就像鐘擺原理,充分駕馭自己的每一塊肌肉,這就是歌唱中氣息的運用。
二、發(fā)聲
(一)歌唱中的發(fā)聲方法
在初學聲樂當中,往往會產(chǎn)生這樣一個誤區(qū):想要自己的聲音聽起來特別大,就用大白嗓子把聲音喊出來,使聲音越唱越僵,這是錯誤的,這不僅會導致發(fā)出來的聲音不動聽,還會影響聲帶,使聲帶受損,阻礙更深層次的學習。在學習聲樂中,老師經(jīng)常提到,打個哈欠,然后打開喉嚨,于是你會感到軟腭上抬,舌頭后部下沉,最后老師會叫你發(fā)出一個“啊”的音,這種“打哈欠”的方法就是使喉嚨放松。在《我的第一本聲音教練》一書中寫到:“喉嚨放松只是發(fā)出聲音的一部分而已,完成一首好的作品,不僅要做到喉嚨放松,還要做到下巴放松,身體放松以及作品當時的情感。當你放松了身體,你的聲音才能去做它想做的事情,才能對外界作出回應?!北槐破劝l(fā)出的聲音和自在發(fā)出的聲音它們之間的差別是非常巨大,一個聽起來刺耳死板,另一個能將你的信息完全表達出來。
(二)歌唱中發(fā)聲的學習方法
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發(fā)聲練習都是從自然聲區(qū)開始的,采用上下行、比較簡單的音階進行訓練,用“O”來進行發(fā)聲,對訓練腰腹部運動配合訓練是有利的。接下來,在“O”的前面加上輔音“L”,讓嘴唇稍微有點力量把聲音隨著氣往外送,減少聲音堵在喉嚨口的毛病。
三、共鳴
(一)什么是共鳴
“共鳴是飽滿的胸腔音,溫暖的心臟音,深沉的腸音?!惫缠Q好似氣流跟身體的某個部位產(chǎn)生共振從而發(fā)出的音響效果,共鳴發(fā)出來的聲音要比聲帶自身發(fā)出來的聲音要大很多,并且人的各個身體部位都能產(chǎn)生共鳴,所以,在歌唱當中應該積極運用到各個共鳴腔體,才能在歌唱當中產(chǎn)生更加強烈的音響效果。歌唱中的共鳴腔體又分為胸腔共鳴、咽腔共鳴、頭腔共鳴。
歌唱中的共鳴是三種共鳴腔體相互配合。理查德·艾爾說過:“要發(fā)出最動聽的聲音,需要全身心投入。”全身心的投入會讓我們使用身體里的每一個能產(chǎn)生共鳴的部位,我們就可以更加自如表達自己,在唱高音時,頭腔給予我向上力量,然而咽腔胸腔給予我根基。在唱低音時,胸腔給予我共鳴產(chǎn)生美妙的聲音,頭腔、咽腔共鳴給予我疏通聲音作用。其中,咽腔在身體共鳴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相當于橋梁又相當于產(chǎn)生共鳴的樞紐。
(二)歌唱中的“共鳴”方法
歌唱需要共鳴,共鳴的作用能使歌唱的音量擴大,人在正常的發(fā)音情況下,發(fā)出來的聲音是非常小的,然而由于身體的各部分肌肉參與共振使聲音音量擴大、增強。歌唱當中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音質(zhì),在歌唱當中的共鳴不止是一個兩個,而是整個能發(fā)聲共鳴的部位都在發(fā)生共鳴,這樣使歌唱的音質(zhì)變得更加的優(yōu)美、清晰、動聽。音色形成不僅僅取決于發(fā)聲體,更是各個“共鳴空間”是否充分協(xié)調(diào)作用的結果。因此,共鳴就在于把音強化并賦予它音質(zhì)、音色。
四、吐字咬字
(一)歌唱中的吐字咬字
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聽到老師講,吐字不清楚,然后帶著我們開始練習發(fā)元音以及輔音,或者是繞口令。在大部分曲目當中,更多強調(diào)如何唱好元音,所以,練好一首歌的吐字關鍵是訓練好曲子當中出現(xiàn)的元音。
(二)歌唱中的吐字、咬字學習方法
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上課之前老師都會帶領我們大膽張口練習元音的發(fā)音。要求必須注意張開放松自己的大牙,舌根不能抬起,要平躺在口腔里,并且笑肌要往上抬,最后先后發(fā)出a、o、e、i、u的音。在練習這些元音之后,我們把這五個元音前都加上輔音,比如:la、lai、ma、mai、na、ba。在發(fā)這些音之前,我們要讓自己的唇舌處于靈活狀態(tài),然后嘴形做好“a”的嘴形,開始用唇舌輕快地帶過輔音“l(fā)”到“a”上,不要拖泥帶水。
總而言之,聲樂學習的道路是曲折且艱難的,我們不應把歌唱視為輕而易舉的事,而應使自己具有較扎實較廣泛的基礎,這才有利于將來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英】朱迪·艾普斯.我的第一本聲音教練書[M].南方出版社,2015年6月.
[2] 周映辰.歌唱與聆聽[M].人民音樂出版社,2016年 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