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瑋 王順博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是班級工作的執(zhí)行者,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代領(lǐng)者。一個班級的成功與否,與班主任工作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李希貴老師說:“當代學生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圍、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寬容、仁愛,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長的最適宜的土壤。失去了它們,任何教育都將是徒勞的?!彼园嘀魅蔚牡掠逃龖獜淖陨碜銎?,注重細節(jié),遵循規(guī)律,真正落實我們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讓老師的心和學生的心走在一起,真正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
一、“勤”為立事之本
班主任就是發(fā)現(xiàn)具體問題,處理各類事務的工作。作為一名班主任,學生的身體、心理、學習、生活、衛(wèi)生、紀律等方方面面都是班主任時時刻刻所必須了解的。因為繁瑣,所以勤勞。凡事預則立,只有事事想在前,事事及時解決,才能保證整體的有序,進而贏得學生的信賴。
班主任要勤靠班,和學生融合成整體。每天的工作就是從清晨走進教室開始的,細心觀察每一名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督促完成作業(yè)收繳、值日勞動和進入晨讀狀態(tài);每一節(jié)課,如果時間允許,勤到教室了解各門課的上課情況,觀察學生在不同課堂、不同時段的行為變化;晚自習是學生學習最辛苦的時段,也是最容易松懈的時段,只要有時間,我都要求自己每晚去一次教室,因為每當我推門走近教室的時候,從同學們的目光中我知道他們得到了無言的支持。
勤于細心發(fā)現(xiàn)學生的方方面面,關(guān)注作業(yè),充分了解學生的才能和看法,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一直把批閱每位學生的周記作為了解學生,指導學生,和學生交流的平臺;與任課教師交流,收獲的不只是學生的學習狀況,還有寶貴的管理經(jīng)驗;利用每一個教育的契機,衛(wèi)生掃除我總和學生們一道,不是言語指揮,而是用眼神提醒學生或者親力親為帶動他們。
二、慎待每一個細節(jié)
教育關(guān)乎學生未來,班主任是學生關(guān)照的第一模范,教師無小節(jié),處處是楷模。因此,教師的慎“微”,既要從大處著眼,又要從小處、小事做起。學校是生產(chǎn)精神產(chǎn)品的神圣殿堂,教師的工作是一種以人格培育人格,以靈魂塑造靈魂的勞動,“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教師人格包括了政治人格、道德人格、情感人格、智慧人格、審美人格、心理人格,等等。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是從教師的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的。
嚴謹備課、授課,扎實的知識是學生信任的前提,利用語文課的條件,每次備課中我都結(jié)合學生的思想狀況和接受能力,有意識的穿插相關(guān)典故,帶給學生處理問題的智慧和能力;課堂之外,謹言慎行,一般來說,教師在課堂內(nèi)的言行舉止是比較容易達到規(guī)范要求的。在課堂以外,在脫離了監(jiān)督約束的情況下,往往會有人難于做到其“慎”,這就要以“身正示范”的標準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舉止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與學生交流要得體有度,教師慎言,就是要對學生滿懷愛心,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要言而有信,即使是對學生的批評教育,也要找準時機,克制情緒,尊重學生的自尊和人格,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
三、寬以待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彼^的仁恕之道,就是懂得尊重別人,寬容別人的不足,盡可能不去傷害到別人的內(nèi)心。教育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工作。成長中的學生不可避免的存在這樣那樣問題,從一定程度上說這就是我們教師存在的意義。魏書生老師說:“行為問題多的學生,他們的心靈就像蒙上了一層晶瑩透亮的冰,若教師對他們冷,他們就硬,只能用我們教師真誠的寬容之心才能夠融化他們……教師應具備進入學生心靈世界的本領(lǐng),不是站在這個世界的對面發(fā)牢騷、嘆息,而應該在學生心靈世界中耕耘、播種、培育、采摘,流連忘返……”。
好班主任老師應該是一座寬容的橋,用寬容之橋架通學生的心靈世界。寬容學生,簡單的講,就是要尊重學生、關(guān)心學生、激勵學生、扶持學生。對于經(jīng)常出現(xiàn)紀律問題的同學,我們處處真誠相待,時時耐心幫助,真正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及時對他們加強心理疏導,消除或減輕種種心理煩惱,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還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讓學困生表現(xiàn)其優(yōu)點和長處,使他們品嘗到成功的歡樂和喜悅,使他們增強了信心。以寬容仁恕的態(tài)度包容學生,學生才會感受到教師的誠意;愛護學生,盡到為人師的責任,才會有足夠的魅力和威信了。
學生的成長、團體的凝聚需要班主任的引領(lǐng),我們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研究能力,就應留意每一處細節(jié),探索出適應本班學生特點的教育模式;走近學生的內(nèi)心,賞識信任學生;從小事入手,與他們同呼吸,共成長,用最平凡的事件滲透德育的感化,引導學生正確地走好自己的路。
【參考文獻】
[1] 姜秀穎.淺談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滲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2):198.
[2] 陶育平.課堂細節(jié):德育與心育的滲透節(jié)點[J].成才之路,2014(13):25.
[3] 劉強,馬麗芬.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如何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4(9).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qū)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