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敏
摘 要: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對我國整體經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國家不斷加強對農村經濟的重視,農村金融服務事業(yè)的開展從而有了很大突破?;谄栈萁鹑诘霓r村金融服務是加快農村經濟發(fā)展速度最基礎的方式之一。為推動城鄉(xiāng)經濟一體化,協調農村經濟,必須給予農村的金融機構正確市場定位,將農村金融服務系統建設置于農村經濟發(fā)展的首位,如此才能確保我國農村經濟平穩(wěn)運行。本文將通過對基于普惠金融的農村金融服務的特色以及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應對策略,進而推動農村金融服務的創(chuàng)新進步。
關鍵詞:普惠金融 農村經濟 金融服務 問題及策略
普惠金融是近年來推行的金融概念,主要是將有實力、有潛力的小額信貸正式融入我國金融體系。而基于普惠金融的農村金融服務是指改變傳統農村金融的管理方法,讓農村的低收入村民也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金融服務,進而獲得相應利益,促進農村經濟增長的方法[1]。自從我國農村金融發(fā)展進入新的階段后,普惠金融成為最常見的金融服務理念。為了加強對農村金融服務的認識,需充分分析基于普惠金融的農村金融服務特色、問題及發(fā)展策略。
一、基于普惠金融農村金融服務特色
(一)具有創(chuàng)新特色
1.服務機構創(chuàng)新。在我國農村,首先建立了微小貸款機構,機構中主要以創(chuàng)新型貸款產品為主,涉及農業(yè)、養(yǎng)殖、物流以及零售等多個領域。創(chuàng)新型服務機構的建立,不僅拓寬了農村村民的收入渠道,同時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yè)機遇。為了鼓勵村民積極參與金融服務,我國農村開設了定點、定向、定期的服務目標,保障了農村村民的利益[2]。
2.服務產品創(chuàng)新。在我國農村,商業(yè)銀行開展了農業(yè)產業(yè)鏈創(chuàng)新服務試點工作,以試點的形式逐步開展農村金融服務工作。金融服務產品可以通過對農村的合作社、農民自家農產以及農村中所存在的企業(yè)進行支持,鼓勵村民積極貸款,具有針對性的為農村村民創(chuàng)設金融產品。這種具有針對性的創(chuàng)新型服務產品對我國農村的經濟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
3.服務方式創(chuàng)新。在農村,傳統的經濟發(fā)展策略是農民自己進行發(fā)財致富,對于大多數農村村民而言,由于資金、技術等問題,即便農村村民具有一定的想法也很難將其真正實施。而基于惠普金融的農村金融服務開展以來,農村金融服務方式有了創(chuàng)新,農村與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合作力度不斷加強。在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支持下,資金投入有了大幅度增加,極大的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fā)展[3]。對于農村貧困住戶,政府會通過發(fā)放助學貸款或失業(yè)資金等方式進行扶助,讓農村貧困住戶的孩子也可以升入大學,學習更多的知識,來回報家鄉(xiāng)。
(二)具有多渠道特色
第一,農信服務站點開設。在農村中,建立多個農信服務點,讓村民能夠進行基本的余額查詢、轉賬等業(yè)務。除此之外,農村村民還可以去農信服務站點進行貸款業(yè)務、財務管理等業(yè)務進行咨詢,讓農村村民可以接觸更多的信息資源。第二,普惠便民卡發(fā)行。為了擴大農村金融服務范圍,打造普惠便民一卡通極大的方便了農村村民的生活。使用普惠便民卡可以進行水電費的繳納、社保繳納以及工資代發(fā)等業(yè)務。在傳統的方式中,大多都需要村民用現金到指定地方進行繳納,有些偏遠村莊會存在很多不便。而普惠便民卡的發(fā)行,可以在提高農村村民生活便利的同時,讓科技也更多的融入了農村,促進農村能夠更快發(fā)展。第三,開展社區(qū)活動。在農村經濟發(fā)展中,由于農村村民的知識量有限,對于很多經濟理論、金融知識都不清楚。因此,目前很多農村都開展了普惠金融進農村的講解活動。要求每周或半月進行一次課題講解,委派專門的金融指導隊伍,大力進行普惠金融宣傳。讓農村村民可以感受到近距離服務,提升普惠金融在農村的普及度,同時提升農村村民對普惠金融服務的信任度。
二、開展農村普惠金融所面臨的問題
(一)普及力度低
目前,在很多農村都建立了普惠金融服務站點。但是,由于農村普惠金融的普及力度不夠,導致大多數村民沒有真正接受,進而導致少有村民主動使用普惠金融服務。尤其是當下的農村,中年或老年人居多,他們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差,即便了解村中有服務站點,仍然不愿意去嘗試與使用。僅僅只是在農村中建立金融服務站點,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對普惠金融服務宣傳力度不夠,直接導致村民難以認識這種新事物,進而失去了它本身應有的價值[4]。
(二)科學技術的使用力度較低
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速度不斷提升,信息化成為主流趨勢。不論在哪一領域,信息化都起著重要作用。而金融服務機構也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持。但是,在農村金融服務機構中,由于農村的信息科技建設的時間比較晚,沒有堅實的基礎進行支撐,導致在農村,信息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力度都較弱。信息技術推廣較弱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是由于農村的先進硬件設備較少,不能支持科學技術的開展。第二,是由于農村的信息科技人才較少,大多數科技人才更愿意留在城市中,極少數人才會流入農村進行建設,這直接導致了農村信息科技人才的匱乏。
三、推動基于普惠金融農村金融服務的發(fā)展策略
(一)提高政府重視度,加強資源整合力度
在開展農村普惠金融服務時,須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只有真正了解農村經濟對我國社會整體經濟發(fā)展穩(wěn)定的重要性,才能加大政府對農村金融的重視。當政府的重視度足夠時,可以通過資源整合與調動,根據農村的實際需要,制定針對性農村金融發(fā)展方案,配備足夠資源。同時,當政府部門對農村普惠金融進行大力推廣時,才能夠提高農村金融的可信度,提高農村村民對金融業(yè)務的信任度。政府部門可以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多種方式對金融服務業(yè)務進行宣傳與推廣,在宣傳過程中,可以總結出農村金融的優(yōu)勢,吸引農村村民接受新事物、使用新技術。只有這樣,才能調動農村村民主動到農村金融服務站點使用相應功能,如自助存取款機器、網上銀行等多種功能。
(二)繼續(xù)提升創(chuàng)新力度
在開展農村普惠金融服務工作時,必須持續(xù)加大創(chuàng)新力度。創(chuàng)新型建設才能為農村帶來真正的利益,千篇一律的建設方案只會減緩建設步伐。由于我國的農村數量較為龐大,每個農村所存在的問題都不相同。在準備惠普農村金融建設方案時,應當根據農村的真正情況進行針對性、創(chuàng)新方案設計。創(chuàng)新的個性的建設方案,才能真正推動農村金融事業(yè)的開展,讓村民能夠真正接受新知識。
四、結束語
基于普惠金融的農村金融服務建設,受到了我國各個階層的廣泛關注。當國家關注到農村經濟的重要性時,就需要對農村經濟進行改革,不能一味的讓農村村民依靠田地掙取收入。只有政府部門加大對農村金融的重視度,投入足夠的資金、設備、人才,加大對農村金融的宣傳力度,才能讓農村村民接受新的收入途徑。除此之外,在開展農村金融建設時,應當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設計針對性、創(chuàng)新型建設方案,才能確保農村經濟的增長。而當農村經濟增長后,則會推動我國整體經濟的平穩(wěn)運行。
參考文獻:
[1]羅婷婷,張藝.互聯網視角下農村普惠金融實現路徑研究――基于重慶農村金融服務的調研[J].金融監(jiān)管研究,2014,12(20):95-106.
[2]郭田勇,丁瀟.普惠金融的國際比較研究――基于銀行服務的視角[J].國際金融研究,2015,02(14):55-64.
[3]馬富華,史賢良.基于普惠金融視角的農村金融服務研究[J].浙江金融,2015,02(17):50-52.
[4]吳國華.進一步完善中國農村普惠金融體系[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3,04(26):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