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體時期任何時候都有輿論,任何時候都不可能離開輿論。輿論可促進社會的發(fā)展,也可制約發(fā)展,甚至亦可破壞發(fā)展。在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的前提下,新媒體時期應該怎樣講好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值得廣大新聞戰(zhàn)線工作者的思考。
關鍵詞:講好故事 中國聲音 新聞事業(yè)
中圖分類號:G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3-0-01
新媒體時期宣傳報道對于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起著及其重要的作用,每一位新聞戰(zhàn)線的同志都必須看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都必須充滿正能量,努力發(fā)揮自身作用。那么,如何發(fā)揮自身充滿正能量的作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偉大中國夢的實現(xiàn)添磚加瓦?為此,對新媒體時期如何宣傳報道傳播中國聲音我做出這樣幾點思考。
一、新媒體時期講好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需勤于學習
也許人們會這樣想,新媒體時期站在宣傳戰(zhàn)線上的新聞工作者大部分都應當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寫作功底,他們還需要去學習嗎?只要他們勤于尋找宣傳素材,整理好宣傳題材,就會游刃有余地發(fā)揮自身的宣傳作用。從相關宣傳報道的經(jīng)驗和實踐看,人們的這種想法還是相當片面的,我們雖然處在新媒體時期,要想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從事新聞宣傳報道的工作者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涉及到方方面面。大家知道,宣傳報道的內容具有時間性強、影響力大、地理色彩濃和正面促進力高等諸多方面的特征。因為在新媒體時期只要你擁有一部手機那么你就會了解全世界發(fā)生的事情,也就是說當天發(fā)生的事情,足不出戶就會知曉。宣傳報道的內容具有影響力大的特征,宣傳報道還需要有震撼力,能夠打動讀者的心靈,那么點擊量才會升高。所以,要想自己所撰寫的新聞稿件能夠起到積極效果,那么新聞工作者就必須要把自身學習放在首位的,勤于學習,并且應當廣泛學習。
二、新媒體時期講好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需勤于奔波
新媒體時期新聞報道的關鍵是“新”與“實”,新聞報道如果從某種意義上離開了“新”與“實”也就從根本上失去了新聞的意義和價值。隨著新媒體時期信息社會的飛速發(fā)展,新聞報道的傳播速度非常快捷,作為新聞工作者拿著手機就可獲取到新聞報道的素材。朋友在微信圈里有可能極為神速地將報道的內容傳遞出去,不僅僅就是本地的,全國甚至全世界都有可能看到。但值得思考是,微信圈所發(fā)布的信息是否真實?傳播信息者所站的角度和立場又怎樣?同樣的事情,傳播信息者的角度如果稍有偏差,那所拍攝出來的現(xiàn)場畫面就會不同,寫出來的文章就會有不同意義。因此,作為新媒體時期新聞報道的宣傳工作者,切不可從微信圈里“道聽途說”。新聞工作者應該邁開腿,更應該邁開 “馬不停蹄”的腿,下到基層走到群眾中去,雖然邁開自己的腿是相當辛苦的,也是相當勞累的,甚至有可能相當危險,但有一點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自己邁開雙腿到群眾中去所獲取的新聞報道信息是完全真實的有活力的,所能報道出來的內容也是經(jīng)得起推敲的,更是經(jīng)得起考驗的,讀者也更愿意點開閱讀下去。我的一位同事為了完成一篇報道,驅車五六百里路,采訪一位村小校長,并扎根基層,與這位村小校長同吃同住?!斑@位村小校長為農(nóng)村教育事業(yè)堅守34年,他也是一位有心的收藏家,眾多老物件在同事的面前一一鋪陳時,仿佛在與上世紀的老人們輕聲交談。校長有樸素的情感,也有超凡的志向,讓人欣慰的是,他的夢想即將實現(xiàn)……”同事回來后寫了一篇打動人心的文章,把這個校長的故事講得特別生動,并獲得了市級好新聞一等獎。發(fā)布在新媒體上,點擊率突破歷史最高值。如果我的同事不是驅車來到校長的身邊,而是僅僅打幾個電話采訪他而敷衍了事,哪能寫出如此打動人心的文章,哪能把這么好的中國聲音傳播出去。“為什么,怎么就是如此的浮夸成風,黨的實實在在為民辦事怎么就如此蕩然無存了呢?” 新聞工作者應當積極宣傳黨的主張,切不可因自己的粗制濫造給黨的臉面抹黑,更應當保持自己頭腦清醒,反映群眾呼聲,報道出極高質量的人和事。
三、新媒體時期講好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需勤于思考
新聞是以真實為基礎的,新媒體時期離開真實的新聞是毫無意義和價值的,但人們必須看到如果沒有經(jīng)過推敲的真實報道也是不具備深刻意義和價值的。同樣一個事件,報道者所站的立場如果不相同的話,那所產(chǎn)生的效果也不可能相同;同樣一個事件,比較簡單的報道和進行深入挖掘意義上的報道相比的話,所產(chǎn)生的效果一定截然不同。如果將報道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去思考,那么報道一定是有看點的并且打動人心的好作品。作為宣傳報道,則必須努力對相關的場面更深層面的挖掘,勤于思考,有時一些好新聞就出在極為普通人物的身上,要挖掘出普通人物身上的閃光點,才能寫出如親身經(jīng)歷的感人故事來,因為平凡中的不平凡也是宣傳報道所必須掌握的切入口。
四、新媒體時期講好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需熱愛新聞事業(yè)
最后,新媒體時期講好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就一定要熱愛新聞事業(yè),作為新媒體時期的新聞工作者要想勤于學習、勤于奔波、勤于思考的前提,就是一定要熱愛新聞這份事業(yè)。只有熱愛新聞事業(yè)才可以常常發(fā)現(xiàn)這樣那樣的讓我們感動的人,感動的事,值得我們去報道,就如同我們有時遇見的百年樹木,無論春季繁華抑或冬雪捶打,它都深深扎根于泥土,用每一個枝椏的生長讓自己努力變得強大。這樣我們作為新聞工作者的每一天都是充實的,收獲滿滿的。作為從事黨的新聞事業(yè)的工作者,我們要時刻牢記肩上承載著光榮感、使命感和責任感,深入反映群眾呼聲,唱響主旋律,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獻一份力。
為此,作為新時期新聞工作者要想講好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必須要勤于學習、勤于奔波、勤于思考、熱愛新聞事業(yè),才能發(fā)揮自身充滿正能量的作用,為新媒體時期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xiàn)不斷作出更新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韓震.如何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光明日報2011.02.14
[2]全燕黎.近年來國內學者“提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綜述〔J〕探索2012.03
[3]張平.科學發(fā)展理性:中國轉型社會的公共理性〔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4
作者簡介:李欣,(1983.7-),女,漢族,本科學歷,呼倫貝爾日報社百姓生活部主任,編輯(中級),研究方向:民生新聞報道寫作,版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