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英姿 李嫻
記得讀大學時,有位女老師,溫文爾雅,讓我們每個星期都期待著聽她的課。作為老師,能有學生如此青睞,跟她的文雅是分不開的。因此,從那時起,我就期許自己也能成為那樣的人。畢業(yè)后真成了人民教師,我也努力朝著她的方向去做。
親切地與學生交流。不管是和學生面對面交流,還是利用“班主任信箱”進行書面交流,教師的用語都應該友愛和善,不能諷刺挖苦,要給學生微風拂面的感覺,切忌讓學生產(chǎn)生懼怕、厭惡之感。
同時,教師要抱著“與其師,不如友”的觀點,站在學生的角度,真誠地和學生進行零距離的溝通。這樣不僅可以走進學生心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還可以教會學生與人溝通交流的方法。
我所任教的班里有名學生,頭腦夠用,就是紀律差,上課時喜歡和周圍的同學沒話找話,周圍無人應便自言自語。一旦批評他,他便一臉的誠懇,保證會改正缺點,但事隔幾天,依舊如故。面對這樣的學生,我沒有放棄,而是試著以朋友的立場講述學習的重要性,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持之以恒,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和毅力。學生聽完后深有感觸,說:“老師,看我的表現(xiàn)吧!”他現(xiàn)在確實變了。雖然還時有反復,但他已經(jīng)知道怎樣控制自己了。這個案例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對于學生,尤其是學困生,不要把他從你身邊推出去,而要用愛心接納他,成為他的朋友,善于發(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抓住時機進行教育。學生特別需要我們那慈祥溫和的笑容、文雅親切的話語和善解人意的目光。
熱情地與同事交流。同事遇到了困難,我們應該暖心地安慰、熱情地獻計獻策,要有“讓別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钡囊庾R。這不僅可以幫助同事快速地解決難題,也能為學生樹立榜樣,教會他們交友的知識和技能。
耐心地與家長交流。和家長交流,我們的語言不能生硬、霸道,態(tài)度不能傲慢、厭煩,要尊重家長,耐心細致地溝通。家長會時,家長詢問孩子的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情況,教師要客觀、詳細地回答,切忌敷衍了事;在班級微信群、QQ群中,家長對學校、班級的某一項事務提出異議或質(zhì)疑時,班主任要耐心地解釋說明,不能滿腹牢騷、措辭尖銳。教師耐心地與家長交流的過程,學生看在眼里,日后他接人待物就會有謙謙君子的模樣,文雅非常。
禮貌地與外界交流。禮貌包含著對他人的尊重和寬容,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依據(jù)。教師文雅,校園內(nèi)可能容易做到,但只表現(xiàn)在校園內(nèi)是遠遠不夠的,在社會上,彬彬有禮才能更加凸顯雅行特色。不管是帶領學生去敬老院獻愛心,還是和學生一起外出進行植樹活動;不管是帶領學生去校外參加文藝匯演,還是和學生一起進行野外拓展實踐,我們都應該禮貌地與外界交流,不能目空一切,盛氣凌人?!罢垺薄爸x謝”“對不起”這些字眼要時常掛在嘴邊,謙虛低調(diào),切實維護自身形象,用實際行動為學生樹立榜樣。
德國詩人海涅曾說:“言語之力,大到可以從墳墓喚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變成巨無霸,把巨無霸徹底打垮?!毖哉Z的力量巨大,要使學生文雅,教師首先必須發(fā)揮榜樣的作用。我們學校堅持把培養(yǎng)學生“言談文雅、舉止儒雅、形象優(yōu)雅、志趣高雅”的雅行教育貫穿于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之中,長此以往,學生耳濡目染,不學以能,文雅學生自是必然。
(作者單位:桃江縣玉潭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