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姍
摘 要: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chǔ)學科,是學好其它學科的基礎(chǔ),而識字又是學好語文的基礎(chǔ),它是小學生通往認知學習的窗口,它對學生能否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是否具有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低年級學生識字的基本情況、識字教學的特點、識字教學的方式、以及識字教學的評價方式直接影響了識字教學的具體方法。如開啟童心童趣,創(chuàng)設(shè)有效的教學情境,將識字情趣化,開展科學高效的課堂教學活動,將識字科學化,拓展學習資源,豐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將識字生活化等。從而更好的解決學生在識字教學中的問題。
關(guān)鍵詞:教學方式;興趣;生活化;創(chuàng)造性;情趣化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知一個孩子在接受啟蒙教育時識字數(shù)量的多少、質(zhì)量的高低,會對他今后的繼續(xù)學習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新課程標準既提出了量的要求也提出了質(zhì)的要求。經(jīng)過幾年的工作經(jīng)驗,我認為可采用以下幾種有效做法。
一、運用多媒體——“玩”中學
學習興趣是指對學生活動所具有的愛好和追求的心理傾向,也帶有鮮明的感情色彩。濃厚的學習興趣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大腦處于高度興奮,造成獲取知識、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態(tài)。在教學實踐中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識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
多媒體集聲音、圖畫、文字、動畫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具有圖片直觀、音像逼真、動靜結(jié)合、形象生動、跨越時空的特點。在識字教學中,我在幻燈片打上一個個漂亮的大字,加上可愛的動物、頑皮的卡通人,精美的畫框,一下子就會使學生情緒高漲,一張張幻燈片放映的速度可任意調(diào)節(jié),每次播放,學生都能集中精力認讀生字,并樂此不疲。如:在教學“森”時,我采用多媒體技術(shù)先向孩子展示森林的圖片,用鼠標點擊樹木時即變成:三棵品字形排列的樹,逐漸變成三個“木”字,然后靠攏組成“森”。學生看到這奇妙的變化,不禁興奮地拍起手來。在識字教學中,遇到難、易錯的字,可借助猜字謎進行教學。如教學“輝”,多媒體出示字、圖謎面:“軍人很光榮”。如教學“伯”,多媒體出示謎面:“千里丟一,百里丟一”。如教學“告”,多媒體出示字、圖謎面:“一口吃掉牛尾巴”讓學生猜,教師講解,這樣學生記憶深刻,很容易記住這些字。
教學中巧妙運用多媒體可在創(chuàng)設(shè)情境、營造氛圍方面直接有效,能充分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可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chuàng)新。
二、分析字形識字
引導學生分析字形結(jié)構(gòu),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識字能力的根本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識字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fā)現(xiàn)從而自主識字,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在識字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學習了偏旁部首,獨體字、基本筆畫、熟字的基礎(chǔ)上。以“加一加”、“減一減”、“合一合”、“疊一疊”“比一比”等形式進行識字。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并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來識字。如教:請、意、香、太、沙、想、伙、地、多、話、等這些生字時,我就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再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愛的識字方法來識記字形。我說:“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些生字,請大家動動腦筋看看誰能想出最好的識字方法?!边@樣一引導孩子們的興趣就被激發(fā)了起來,一陣思考后,他們紛紛舉起了小手,爭先恐后地說出自己的方法。有的說:“我用加偏旁來記‘請‘意‘沙‘想‘伙‘地這些字?!坝械恼f:“我喜歡用換偏旁來記,把‘活換‘話、‘抄換‘沙、‘清換‘請、‘他換‘地字”。也有的說:“我會用‘大加一筆變成‘太字,兩個‘夕疊在一起就變成‘多字”。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猜字謎、編順口溜等方法來識字
猜字謎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識字方法,在識字中妙用猜字謎,能充分地激發(fā)學生濃厚的求知欲。使枯燥乏味的漢字變得生動有趣。如我在教“把”字時,我編成:用手拉住尾巴;教“間”字編成:日在門中停;教“伙”字編為:一個人在火旁邊;在教“照”字時,我編成:一口小水井,一把小刀,四滴水,在太陽的照射下閃閃發(fā)光等等。孩子們通過猜字謎較快的掌握了漢字,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又鍛煉了思維。有些生字可以編成順口溜,兒歌、小故事來幫助學生識字。這樣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而且對學生識字、記字、辨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順口溜和兒歌簡單易記,朗朗上口孩子們都喜歡念。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把漢字編成順口溜、兒歌等方法來讓學生學習。如:我在教“晴”和“情”字時,由于這兩個字既同音又形近學生比較容易混淆,難記。我就編了順口溜:晴天晴天,見太陽;友情友情,要有心。在教“霜”字,我編成:表兄弟木和目,淋著雨去找霜。教學中出現(xiàn)的順口溜有:日月明,魚羊鮮,小土塵,小大尖。人門閃,馬門闖,心入門,悶得慌等等,通過這些簡單易記的順口溜,孩子們都能準確無誤地把漢字記住。
四、聯(lián)系生活識字,在實踐中體驗識字的樂趣
漢字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我讓學生養(yǎng)成留意周圍的事物。在生活中識字,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加識字量。這是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生字的有效途徑。因此,識字不僅要在語文課堂上學,還要在生活實踐中學。第一、引導學生借助生活中的各種物品識字,培養(yǎng)識字興趣。我組織學生收集各種物品上的漢字進行展示,并把他們收集到的物品名稱進行分類展示,比比誰認識的字多,如學習用品類、食品類等。通過開展這樣的活動,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第二、引導學生從電視上和身邊的廣告牌、廣告語等來識字。生活在現(xiàn)在社會的孩子,無時無處都在跟文字打交道。我經(jīng)常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是什么,會不會寫出來。引導學生在每天上學和放學的路上,和父母逛街時看到的廣告牌,宣傳橫幅上不懂的字請教父母。這樣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既鞏固了課堂上所學的生字,又認識了不少生字。低年級的識字量多,難度大,要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教師就要千方百計地培養(yǎng)學生識字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學生就會勤于識字,樂于識字。
在語文識字教學中,要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發(fā)揮,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識字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