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奕楠
那一天,歸得很晚。
拖著疲憊的身體,我甩下肩上的背包,隨意倒出了里面的東西:筆記,剪報和一疊文檔。這是一個在旁人看來可以很快樂的周末,我卻把它變成了一張被鉛筆畫滿灰線的紙。
這一天做了什么?我覺得要想想了。這天,太陽剛照于窗框之上時,就起來了。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幅茫然而模糊的畫卷。隨意整理了一番,便走了。太陽剛照于窗框之上。
早著呢!那一條原本就靜謐的小路更靜了?;ㄟ€在擦眼,草還在茫然之中。羽上沾著幾滴露水,鳥卻沒有抖抖羽毛的跡象……靜,太靜了。
“這是第三十一天,你最喜歡的百靈鳥已經(jīng)長出羽毛了……”低下頭,我費力的記著,然后把一張關(guān)于百靈的文件夾在了這一頁里。
我輕而緩的吸了一口這清晨的空氣。我看見太陽正在爬升上去,漸漸地,仿佛世界都被點亮了。我笑了笑,繼續(xù)向前走著,聽著鞋底扣于石板上的余聲,第一回覺得這模糊朦朧的清晨是如此美妙。
“還有,十天前你種得的種子發(fā)芽了。你說你不知道那是什么種子,現(xiàn)在我可以說,那是幾株漂亮的杜鵑……”在一個花盆旁停頓了一會兒,我繼續(xù)向小路盡頭走去,太陽斜斜地挑在天空的針尖上,把光輝灑于一切事物上。
我靜坐在閱覽室里,翻著一本本書,也時不時記著什么,一天記得太多,不可能全記起來。不過,有一個聲音在響:“還要找那什么的呢……”偶爾抬頭活動一下筋骨,我看見晌午的太陽懸在頂上。
“太陽的大小是不變的,只是早晚所處的位置不同,對比物不同而已……”筆尖劃在紙上,發(fā)出一種舒服的聲音。我似乎很喜歡這個過程,發(fā)現(xiàn)、認知、記錄與講述。
就這樣,我歸得很晚。只要去了就很晚。
門外傳來腳步聲,一個小女孩蹦進來:“姐姐,我一天在家教老師那兒,很聽話哦!”
“嗯,你很聽話。你昨天想要的答案都在本子里,什么時候,我?guī)闳タ纯次抑v的地方和人,怎么樣……”雖然走了一天,我很累,可我還是沖她笑笑。
我每天出去,是為了這一刻歸來。
每一次歸來,也是為了再一次出去。因為有一個天真幼稚的孩子,希望真實了解她不了解的。她了解了,我了解了。
歸得晚又如何?去得早又如何?歸來離去,為的永遠只是歸來時的喜悅與去時的欣慰。
(指導教師:鄧政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