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長沙
學習了小學語文知識的教學策略后,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對語文低年級的教學又有了新的認識,讓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通過學習,我知道,新課程不僅僅是對學生的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對教師的生存和發(fā)展提出了更高層次的新的要求。我不由得內(nèi)心生成了一種緊迫感,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鉆研。下面我針對閱讀教學這一方面,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談談我的體會。
一、閱讀興趣的激發(fā)
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應以讀為主,以讀代講,以讀促學,以讀促思。要使這些識字少、好奇心強的學生愛閱讀,會閱讀,進而形成閱讀能力,首先要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閱讀教學中,我采用了猜謎、看圖、講故事、設懸念等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愿望。如,教《畫》一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大家喜歡猜謎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大家猜一猜: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我話音剛落,學生都爭先恐后地把小手舉了起來,搶著說謎底。之后我又因勢利導問:你是從哪里看出是寫畫的? 隨即引導讀文,在反復閱讀中理解了詩句。又如,在《小松鼠找花生》一課,也是采用猜謎的形式導入,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調(diào)動起來了。為上好一堂課打好基礎除導入外,其他環(huán)節(jié)也要注意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興趣,因為低年級的學生好奇、好動,缺乏耐力和持久力,很難堅持較長時間的閱讀活動。我根據(jù)學生愛看圖的特點,引導學生看圖說話,看圖復述,這樣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說話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閱讀的效率。還有就是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采的閱讀活動,使學生感受和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樂讀。如,分角色朗讀、小組競賽、表演、男女輪讀等,都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還注意勞逸結(jié)合,如,演一演、唱一唱、玩一玩、畫一畫、動一動等。
二、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
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缎W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充分擴大學生的識字量,教師除了幫助學生掌握教科書上要求的音、形、義都會的生字外,還要巧妙引導學生利用課外學習資源,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和習慣,讓學生認識更多的字。還要讓學生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鬃釉唬骸爸?,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倍韲逃覟跛够苍f過:“沒有絲毫興趣地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辈谎远?,興趣在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教學實踐表明:當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興趣時,會以一種愉悅的心情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會以一種“我想學”“我愿意學”的熱情不斷去獲取知識,從而使他們愉快地學習,主動去發(fā)展。
2.談自己的讀書感受激發(fā)興趣。教師要經(jīng)常自己講述——或組織學生講——閱讀讀物后的收獲和體會,用“現(xiàn)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同時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進行評說、欣賞,還可以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進行對比、教育,從而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意向。這樣,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廣泛的閱讀嘗試。
3.介紹讀物梗概激發(fā)閱讀欲望。教師要經(jīng)常有目的、有計劃地向?qū)W生介紹一些書中的人物、內(nèi)容梗概或精彩片斷,激發(fā)學生“欲知詳情,請看原文”的欲望。這樣學生就會被興趣推動,紛紛要求借書閱讀,在讀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燦爛文化。實踐證明,只有培養(yǎng)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生才會變“要我讀”為“我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