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歌
宋代學(xué)者洪邁在《容齋隨筆》中提到“人生五計”:生計,身計,家計,老計,死計。十歲以下的稚齡孩童,衣食賴于父母,生存第一,所以叫“生計”。二十歲時,身體基本長成,心智還未成熟,尋求安身立命的“身計”理所當(dāng)然。三四十歲時,大部分人成家立業(yè),不免為“家計”孜孜矻矻。五十稱“老計”,因古人壽命短,半百之年已三代同堂,完成人生使命了。六七十為“死計”,只因古時“人生七十古來稀”,該安排后事了。
現(xiàn)代科技進步,醫(yī)學(xué)昌明,人的壽命大大延長了。但人生多煩惱,古今皆然。那“人生五計”的當(dāng)代版又該如何呢?我覺得,無論是謀求生計、身計、家計、老計,還是死計,都需要牢記以下原則:一是化繁為簡,不必事事精心籌劃,達不到預(yù)期目標就耿耿于懷;二是順其自然,最好是忘記年齡,不計名利,做能讓心情快樂、內(nèi)心寧靜的事就好。
(摘自《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