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燕
【摘要】兒童文學閱讀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本文從注重學生的興趣化閱讀、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強調教師的指導性閱讀、課外閱讀的評價機制等幾方面探討了培養(yǎng)學生兒童文學閱讀習慣的方法。
【關鍵詞】興趣化閱讀 個性化閱讀 指導性閱讀 評價機制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3-0112-01
新時代的語文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有效地進行閱讀,培養(yǎng)閱讀能力呢?我認為:
一、選擇恰當?shù)膬和膶W讀物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1]教師應當選擇易于被兒童接受,對培養(yǎng)兒童閱讀趣味,提高兒童閱讀能力等產(chǎn)生積極影響的閱讀材料。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內容有趣、情節(jié)生動、人物形象鮮明又充滿著詩意和情趣,無論從內容到形式,從情感到語言,都煥發(fā)著源自童心的“溫暖純真、優(yōu)美和快樂”,可以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對塑造兒童的健康人格提供有效幫助。
二、正確、有效的閱讀指導
在兒童閱讀過程中,教師正確、有效的指導是兒童閱讀活動成功的重要前提。
(一)注重學生的興趣化閱讀
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培養(yǎng)學生對書的親近感,教師應當突出閱讀指導活動的游戲性、趣味性和娛樂性,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建立和增強學生的閱讀自信,推動其自主閱讀。通過多采用誦讀、表演等兒童易于參與的活動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趣味,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環(huán)境氣氛中自主閱讀。[2] [3]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保持作品帶給學生的完整性和新鮮感,盡量避免干擾閱讀欣賞的過程,尊重閱讀欣賞的主體,尊重學生的閱讀需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給予學生足夠的閱讀自由,放手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去與作品展開對話,鼓勵學生表達個體對于作品的閱讀經(jīng)驗和體會,尊重學生在個性化閱讀實踐中獲得的創(chuàng)造性見解,讓他們自己感受、思考、理解和表達,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2] [3]
(三)強調教師的指導性閱讀
教師選擇恰當?shù)闹笇Х绞?,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1.兒童文學閱讀指導要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進行。如對于低中年級的學生教師應當突出指導活動的游戲性、趣味性和娛樂性,如學習了《夏洛的網(wǎng)》,采訪:夏洛為什么想救下小豬威爾伯呢?通過這種互動,能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應突出指導文學作品的文學性,引導學生注重個體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重視文學作品帶給讀者的美感、情趣和獨特的感悟。
2.注重兒童文學作品閱讀的整體性。指導兒童文學作品閱讀要尊重文本的整體性,從整體入手,保留文章的整體美感,從整體感知到細部體會,由整體品悟而生成對作品的高層次理解:如通過講座,作品推薦課等多種形式,進行人物分析、情節(jié)欣賞、語言品味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會深層閱讀,拓寬學生閱讀的廣度,拓展了學生閱讀的深度。
3.重視兒童文學作品閱讀的延伸。教師重視兒童文學閱讀經(jīng)驗的喚起,配合戲劇表演、音樂、繪畫、改寫、續(xù)寫等手段讓學生對所閱讀的作品充分了解和體會。如讀了《騎鵝旅行記》,尼爾斯回家后可能會遇到哪些人?它們之間又發(fā)生什么故事?請為這本書說一段廣告詞,配上圖案。多鼓勵孩子把書里的內容和現(xiàn)實生活的經(jīng)歷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4.通過反復的課外閱讀訓練,培養(yǎng)專注、質疑、持之以恒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搜集、選擇、整理信息的能力,用懷疑的精神去閱讀,學會辨?zhèn)未嬲?,提出獨到見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制定兒童文學閱讀的評價機制
讓兒童文學閱讀落到實處,需要恰當?shù)貙W生的閱讀進行有效的閱讀評價,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3]
1.指導學生制定詳細的閱讀計劃,讓學生自己建立課外閱讀檔案,包括閱讀的篇目,閱讀的字數(shù),閱讀過程中的點滴發(fā)現(xiàn)、感受、評價、困惑等。
2.開展一系列學生讀書活動,給學生展示閱讀成果的機會,讓他們將閱讀的收獲與大家分享,獲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閱讀動力:
(1)建立“班級圖書銀行”,開展“好書漂流”活動。學生向“圖書銀行”存入自己看過的書籍,并寫下推薦卡;在班與班之間把好書進行漂流,做到資源共享。
(2)舉行閱讀競賽、讀書報告會、辯論會、詩歌朗誦會、“我讀書 我摘抄”等活動,讓學生們各顯神通,紛紛交流自己的閱讀心得,分享自己的精彩收獲,讓學生們在快樂中閱讀,在閱讀中成長!
(3)定期評選 “經(jīng)典詩文誦讀大王”、“閱讀小名星”、“書香班級”、“讀書小能手”,對獲獎學生和班級在全校進行表彰,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獲得閱讀的愉悅和成就感。
3.展示閱讀成果,如以讀書為主題的黑板報、手抄報、制作“讀書卡”、“好書推薦卡”、“閱讀記錄卡”、書簽設計等展覽;定期舉行“詩文朗誦大會”、“兒童文學閱讀競賽”等多種形式來展示學生的誦讀成果。調動學生讀書的興趣和積極性,幫助教師了解學生閱讀的情況,檢測閱讀的效果。
加強兒童文學閱讀指導,開展有效的兒童文學閱讀活動,才能豐富學生各個領域的知識,培養(yǎng)獲取知識的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和時代的要求,讓兒童文學閱讀成為學生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01.
[2][DB/OL] http://www.doc88.com/p-4723405923351.html,2014-03.
[3][DB/OL]http://www.jxteacher.com/zsexxiaoyaozizai/column 38799/12a35bcd-af2a-4387-96b1-d8ff79110ad5.html,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