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
【關鍵詞】讀書 知識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3-0022-02
帶著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我翻開了這本書,卻意外的經(jīng)歷一場心靈之旅。身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我深感肩上擔子的沉重?!督逃闹腔邸肪腿缤槐K明燈,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y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并對以后的教學工作充滿了熱情與信心。拿著這本書,慢慢回味,咀嚼,其實教育的智慧就是教師的智慧。特別是書中有一些經(jīng)典的語句影響著我:“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 它讓身為教師、初為人母的我如沐春風,受到精神上的洗禮。
雖然我的工作經(jīng)驗不夠豐富,但我有一顆對教育事業(yè)熱愛、真誠、執(zhí)著的心,我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踏上工作崗位時正趕上學校建設,那時的操場還是水泥地,體育設施也不完善,當我看到孩子們純真渴望的眼神,我總是盡自己最大努力開發(fā)和利用校內(nèi)的場地和設施資源,保證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有效實施,當看到新操場啟用的那一刻,當看到孩子們在操場上歡樂奔跑的那一刻,我相信這里將是我精心耕作、無私奉獻一生的地方,從那一刻開始注定我的教學生涯將伴隨著銀川路小學一起成長。
這個學期我?guī)б荒昙?,一年級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他們幼稚、純凈,對體育知識一無所知;起初,面對他們我不知所措,他們連基本的隊列都站不整齊,甚至不懂最基本的體育名詞,我開始尋找解決辦法,并借閱了不少學科專業(yè)書籍進行閱讀,就在這時學校發(fā)了《教育的智慧》這本書,書中的那些細節(jié)那些理念,讓我眼前一亮豁然開朗。細細品讀《教育的智慧》,就這樣這本書走進了我的內(nèi)心,走進了我的生活,走進了我的課堂,潛移默化的轉(zhuǎn)變著我的教育教學理念。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詹姆斯曾經(jīng)說過:“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zhì)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笔茄剑瑢W生是一個活潑的生命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維與追求,他們比大人更希望得到他人的信任與賞識。我開始給他們鼓勵,把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放大,大量使用鼓勵的語言,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孩子發(fā)生了變化,變得有自信,課堂再也不像霜打的茄子提不起精神,在一年級班主任和輔導員的大力幫助下,孩子們很快的熟悉了體育課堂,站好了隊列隊形。同時我也熟識了班級里每一個孩子的情況,當看著孩子們在課間操上整齊的隊形,規(guī)范的動作,我的心里無比的踏實。當有學生在活動中,不小心跌倒撇著小嘴、眼含委屈的淚水時,我會面帶微笑眼含鼓勵的眼神對學生說:“你是勇敢的,來,送老師一個微笑好嗎?”雖然他們會很牽強,但仍會用掛著淚水的微笑看著我。我會替學生揉揉傷,然后對著他(她)悄悄地說:“你真了不起,我為你的勇敢而驕傲”。此時我們的微笑就是一種默契了。微笑帶給我和學生的是信任和關愛!每次只要我在操場上,就會跑來各年級的孩子圍在我身邊,老師,我學會跳繩了!老師,我數(shù)學考了一百分!老師,我昨天在媽媽不高興地時候給他微笑了……聽到這些 我總會豎起大拇指說“你們真棒”!在這樣的鼓勵下,他們不僅會在學習上有所進步,還會在行為上有所改變。沒有愛就沒有賞識,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賞識可以改變甚至影響人的一生。不是好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壞。
記得參加第一次區(qū)運會,從一分鐘陽光展示再到大型團體操表演,我塑造著不同的角色,從演員到導演老師,每一個細節(jié)和每一個動作都記憶猶新,有辛苦、有困惑、有傷心、有時還想到放棄,在這里我首先要感謝班主任和輔導員對我的幫助,感謝和我合作的所有老師,是你們的支持和付出成就了我們的節(jié)目也讓我看到了孩子的潛質(zhì),奉獻出了每一次精彩絕倫又著震撼力的節(jié)目,每個節(jié)目從排練到演出經(jīng)常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想起我們加班加點在烈日當空下排練時,孩子曬得臉通紅,我們相互對視微笑一下繼續(xù)訓練,我喊著節(jié)拍,班主任管著紀律,偶爾和同學們也一起練習,那時的我們雖然辛苦但是心里美滋滋的,訓練課結(jié)束后學生都會圍到我身邊問我說:“體育老師辛苦了,多喝點水啊,別累著了!”聽到孩子們這么溫暖的話,就算苦點累點我也知足了。
或許,作為體育教師的我永遠是擁抱春夏秋冬的人;或許,運動場上寒來暑往,揮汗如雨的忙碌似乎永無止境,但更多的時候,我心里還是溢滿幸福。因為我們永遠能與自然零距離接觸,永遠感受四季陽光的愛撫,永遠看到那一張張稚嫩臉上燦爛的笑容,在陽光下這種生活我始終能感受到溫暖與幸福,我的每天都會被幸福所包圍。
其實教育的智慧不就是教師的智慧嗎?細讀這本書,再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真的有許多需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期待下學期的實踐中自己能有所提升。教者需要因材施教,需要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更需要教師的師德去感染、去熏陶每一個學生。作為教師的我,通過不斷的學習和進取才能領悟到教育智慧的真諦,不斷鍛煉自己,不斷提高自己,促使自己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敏捷的思維,才能達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作者簡介:
孫寧(1988.06-),女,山東日照人,大學本科,中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