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柯
摘 要 中華文化作為一個獨立的文明以獨特的風姿屹立在世界東方,而民族民間音樂史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民間音樂得以延續(xù)數(shù)千年而不斷這也是對人類文明歷史發(fā)展的偉大貢獻,今天我們能夠繼承這份悠久而濃厚可供人類共享的文化資源我們是不是應該珍惜呢?所以要繼承和傳承這份偉大的民族民間音樂資源,必須靠教育,依靠我們廣大的音樂教師不斷努力,把中國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音樂介紹給學生,使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引導他們正確的去欣賞民族民間音樂激發(fā)他們熱愛祖國民族民間音樂文化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關鍵詞 民族音樂文化 重要性 教育 傳承
1民族音樂文化的形成與重要性
1.1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起源
音樂起源于遠古,發(fā)展到迄今為止,各種體裁的聲樂,都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集體貢獻,人類經(jīng)歷了幾千的歷史積累與對音樂的感知創(chuàng)作出了許許多多豐富多彩別具一格的聲樂體裁。不論是在民間的鄉(xiāng)野還是輝煌的舞臺我們都能聽得到許許多多的動人的民族歌曲,而中國是東方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經(jīng)歷了數(shù)千年的歷史變遷,在歷史的磨礪與融合下凝聚與發(fā)展,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成為一個朝氣蓬勃獨具風采的文明古國之一,然而在由五十六各民族組成的中國,促使中華民族文化絢麗繽紛,博大精深樸實諧美。中國的音樂歷史,可謂歷史悠久,我們可以追溯到我國歷史的八千多年前,1986年至1987年我國的考古學家在河南省舞陽縣賈湖村新石器遺址發(fā)掘了隨葬的20多只骨笛,據(jù)最新綜合測定,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之久,他們都用鶴類尺骨制成,大多鉆有七孔,再有的音孔旁邊還遺留著刻劃的等分標記,有的音孔旁還有小孔,小孔應該是取到調整音高的作用,在這些遺留下來的樂器中足以證明那時的人們已經(jīng)對音的高低有了一定的要求,在新石器時期不僅僅發(fā)掘了骨笛好,還發(fā)現(xiàn)了骨哨、塤、陶鐘、馨、鼓等,所以說中國的音樂歷史悠久長遠,然而大部分的民族音樂產(chǎn)生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時期,很多民族音樂都來源于普通民眾即興創(chuàng)造,然后口頭傳播,這些歌曲雖然簡單明了,它卻記錄著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它是勞苦人民智慧的結晶。
1.2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社會的全面進步,決不能忽視文化的建設,一個現(xiàn)代化國家,不僅要有繁榮的經(jīng)濟,還要有繁榮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在社會環(huán)境與歷史變遷中創(chuàng)造積淀和傳承下來的寶貴的非物質文化財富,它有著豐富的教育內(nèi)涵和獨特的教育價值,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民族音樂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體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而民族音樂有來源于民間,然而這些音樂他不是人們的勞動工具也不是人們的生活用品卻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些民族音樂它記錄著勞動人民的勞動情景世俗生活和一個民族的興衰,在這個多民族的文化大國里民族音樂文化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絢麗多彩博大精深。
2教育與傳承
教育是傳播民族音樂文化的最佳途徑,我國《音樂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要弘揚民族音樂,將我國各民族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課程中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使學生了解祖仙們的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促使學生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名族文化和愛國主義情操,努力學習,奮發(fā)圖強,讓我們的民族精神一直傳承下去,讓后人們?nèi)グl(fā)揚光大。
該怎么去引導青少對民族音樂文化的興趣愛好呢?
2.1通過介紹少數(shù)民族音樂特點來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少數(shù)民族歌曲是我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材中有一定的比例都有少數(shù)民族的歌曲,在這些民族歌曲中我們可以用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和生活習慣來誘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如:當我們講到蒙古族歌曲時,我們就可以講解在蒙古廣闊的草原上蒙古人們住著蒙古包,過著放牧的生活,在廣闊的草原上他們可以放聲的歌唱,歌聲高亢嘹亮,節(jié)奏自由寬廣悠揚,歌詞淳樸動人。當我們講到彝族歌曲,我們就可以講解彝族是一個信奉大自然的民族,他們相信火是他們的守護神所以彝族人們每逢過節(jié)都要點起篝火一起跳舞,男女老少還可以對山歌,山歌都是人們即興的有感而發(fā)簡單明了。當我們講到藏族歌曲時,我們就可以講解西藏地區(qū)有中國“歌舞海洋”之稱,藏族人民喜歡用歌舞的形式去表達自己的情感,每逢節(jié)假日在西藏隨處可以見男女老少,拉著手,踢起腿,載歌載舞每逢秋收時,農(nóng)民們一邊勞動,一邊唱歌,一邊圍圈起舞,直到盡興而歸,在西藏歌舞不只是舞臺上表演的概念,還是藏族人民的一種愛好和娛樂,所以藏族的歌曲活躍有力,樸實優(yōu)美,易動人心。
2.2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現(xiàn)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
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跟多的有關于民族的影像和資料,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身進入到想象的環(huán)境中去,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小學教科書中的《阿瓦人民唱新歌》,這首歌曲是佤族人民歌唱佤寨的生活情景的,那么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看看佤族的舞蹈《甩發(fā)舞》《棺材舞》和《木鼓舞》讓同學們?nèi)缤H自去到瓦寨一樣,佤族人民是天生的舞者,讓同學們通過舞蹈去了解佤族人民的彪悍與兇狠。讓同學們走入一個猶如原始社會的環(huán)境中去了解佤族的歷史音樂文化。
2.3讓學生學會去欣賞
音樂欣賞屬于一種感性的體驗活動,在我們感受音樂之美中得到感情的美好體驗,在欣賞的過程中讓學生去總結。在欣賞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學生說說當音樂的旋律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當音樂的力度由強到弱或由弱到強,當音樂的節(jié)奏由緩到急或由急到緩,他們的心情是怎么樣的,欣賞完后可以跟同學分享一下每個人的感受。我相信每個人的經(jīng)歷不同所以同一首曲子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雖然說喜怒哀樂不會聽錯,但是其中的細微之處卻是各有滋味在心頭。
作為音樂教育者我們應該帶領學生多去了解先輩給我們留下的博大精深的非物質文化,使人們更加的去了解熱愛祖國的民族音樂文化增強名族文化知識和愛國主義情操。
參考文獻
[1] 晨曦.音樂知識總動員[M].海南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