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光華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腦卒中患者預防誤吸的護理管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間收治的急性腦卒中患者150例,將其隨機平均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對對照組75例患者實施腦卒中患者預防誤吸的常規(guī)護理,而觀察組75例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另行吞咽障礙篩查與攝食護理管理措施,護理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吞咽障礙檢出率為37.3%,而對照組患者的為21.3%,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關鍵詞】急性腦卒中;預防誤吸;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5-03--01 本次我院通過對75例腦卒中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另行吞咽障礙篩查與攝食護理管理的措施,取得較好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間收治的急性腦卒中患者120例,將其隨機平均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75例患者中,男患者43例,女患者32例,年齡范圍為38-76歲,平均年齡(49.4±6.5)歲;對照組75例患者中,男患者41例,女患者34例,年齡范圍為38-75,平均年齡(49.1±6.2)歲。所有患者均符合腦卒中臨床診斷標準,經過頭顱CT、MRI造影等有效檢查方法診斷后,觀察組中確診為腦梗死的有62例,腦出血13例,對照組中確診為腦梗死的有61例,腦出血14例。所有患者或其家屬均了解患者護理方法,并簽字同意。對比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腦卒中常規(guī)治療。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主要內容包括護理人員根據患者或其家屬的主訴反映是否有咳嗽、吞咽困難等癥狀判斷患者吞咽障礙存在與否,意識障礙或昏迷患者遵醫(yī)囑留置鼻胃管進行注食,以鼻胃管常規(guī)護理進行,另外意識清醒的患者,進行合理的飲食護理。而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另行預防誤吸的護理管理措施,具體方法如下。 1.2.1 吞咽障礙篩查 對觀察組所有患者進行吞咽障礙篩查,根據篩查結果進行針對性處理。首先由腦卒中專科專家對護理人員進行篩查吞咽障礙的專業(yè)培訓,主要內容有明確吞咽障礙的癥狀、吞水吞糊試驗與脈沖氧飽和度檢測結合方法、誤吸后緊急處理措施等。然后由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吞咽障礙篩查,根據篩查結果中患者吞咽障礙的程度來確定合理的食物形態(tài)及攝食途徑,并實施全面的飲食護理。 1.2.2 攝食護理管理 對于意識清醒或無重度吞咽障礙的患者采用經口攝食的方法,首先根據患者具體吞咽情況確定其食物形態(tài),通常在患者治療恢復過程中以流質食物添加增稠劑、糊餐、半流質、軟食、普食的順序進行過渡?;颊哌M食時采取健側半坐臥位,將其床頭升高30°-45°,頭部稍微墊高并保持前屈,然后由護理人員使用小勺將食物緩慢的從健側入口喂食,且每次將量控制在5-10ml,患者用餐完畢后將其口腔徹底清潔。對于意識障礙、昏迷或者有重度吞咽障礙的患者采用鼻胃管注食的方法,患者留置的鼻胃管型號為12號,插管深度為60cm左右,攝食時采取半坐臥位,將其床頭升高30°-45°,每次注食前先對患者進行翻身拍背、吸痰等準備工作,然后監(jiān)測其胃殘余量,如果多余100ml則延緩兩小時再進行注食,每天喂食四次。另外還需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每天2次。 1.2.3 對患者進行評估 護理人員要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體溫、呼吸變化等體征,同時密切觀察患者攝食情況,并詳細記錄,同時做好交接班工作。如果患者出現(xiàn)咳嗽、咯痰、呼吸加快、發(fā)熱以及吞咽障礙加重情況,應立即停止當前方法并重新進行評估,將經口進食的患者一律改為經鼻胃管攝食,同時及時報告醫(yī)生,予以對癥處理。如果經鼻胃管攝食的患者意識好轉,吞咽障礙改善,可先對其進行吞咽試驗,如情況良好,可慢慢過渡為經口進食。 1.3 效果評價指標[1] 護理后對比兩組的患者的以下指標來對其護理效果進行評價:(1)吞咽障礙檢出率;(2)護理時吸入性肺炎發(fā)生率,確定標準:腦卒中前無支氣管疾病或肺部疾病、住院期間出現(xiàn)咳嗽、咯痰、發(fā)熱等癥狀、肺部有干或濕鑼音、胸片顯示肺部有陰影。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計數資料中關于率的統(tǒng)計采用卡方()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研究意義。 2 結果 經統(tǒng)計,觀察組75例患者檢測出吞咽障礙的有28例,檢出率為37.3%,對照組75例患者檢測出吞咽障礙的有16例,檢出率21.3%,兩組檢出率對比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另外,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吸入性肺炎2例,發(fā)生率為2.7%,對照組患者出現(xiàn)14例,發(fā)生率為18.7%,兩組肺炎發(fā)生率對比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數據見表1。 3 討論 急性腦卒中患者發(fā)生誤吸是導致其發(fā)生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避免患者出現(xiàn)誤吸值得思考[2]。由于在常規(guī)護理中,缺乏有效的吞咽障礙檢查方法,僅根據表象來判斷,很有可能會發(fā)生漏診的情況,進而無法對吞咽障礙患者的攝食進行針對性的干預,增加了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3,4]。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觀察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另行吞咽障礙篩查與攝食護理管理的措施,可針對性查出患者是否存在吞咽障礙,并對患者的攝入途徑、食物狀態(tài)等進行科學的攝食護理管理,改善了誤吸的發(fā)生情況,從而避免發(fā)生吸入性肺炎。 綜上所述,對急性腦卒中患者實施預防誤吸的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另行吞咽障礙篩查與攝食護理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吞咽障礙檢出率,降低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率,護理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高瓊珠,楊曉佳. 預防急性腦卒中患者誤吸的護理管理方法及效果[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5, 10(22): 252-253. 劉連杏,黃蕓香,唐慕貞. 預防急性腦卒中患者氣道誤吸的早期護理干預[J]. 現(xiàn)代醫(yī)院. 2009, 09(z2): 193-194. 高劍平. 探討預防急性腦卒中患者誤吸的護理管理方法及效果[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6, 7(20): 253-254. 沈亞玲,夏曉燕,郭前祝,等. 集束化護理對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11): 3175-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