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輝雄
〔摘要〕這是對一位有自殘行為模式的女孩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她走出心靈困惑的案例。輔導過程分三個層次:一是用愛去建立信任的、有親和力的咨訪關系,減弱孩子的防御心理,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二是呵護生命,進行必要的心理危機干預;三是放飛孩子的心靈,運用心理技術幫助孩子撥散心中的重重陰影,還孩子心靈一片晴空。
〔關鍵詞〕自殘行為;認知療法;體相煩惱;輔導個案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13-0055-03
一、案例描述
一位班主任急匆匆地來到我的心理工作室,說她班上有一位有自殘行為的女孩,請求我?guī)兔o導。事不宜遲,輔導時間預約在當天放學以后。
師生陸續(xù)離校后,班主任準時領著一個胳膊上包有紗布繃帶的女孩來到我的工作室。小女孩掃視了一眼咨詢室,就低著頭,站在班主任身旁,劉海遮住了大半個眼睛,腳無意識地隨意擦著地上的一塊臟跡。
女孩叫張小麗(化名),15歲,學習成績較好。女孩的父母在她三年級的時候離婚,她跟著爸爸生活。
據(jù)班主任介紹,之前這個孩子與一位最好的同學鬧意見后,用刀劃過手臂;上個月與媽媽在電話里發(fā)生沖突,也用刀劃過手臂;今天中午一個人在寢室用刀劃手臂,被同學撞見,趕緊搶過刀,然后報告班主任。
聽了班主任的介紹,我初步了解了這個女孩面對重大生活事件的行為模式,即她在遇到重大生活事件時釋放負性能量的行為模式是攻擊自己、傷害自己。今天中午的自殘,一定是因為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矛盾或困惑。
基本情況了解后,我請班主任先回避,然后我的輔導正式開始。
我遞給她一杯熱水,示意她坐下。
她先開口:“老師,沒什么,我劃著玩的,你別管我,不耽擱你的時間了!”我知道小麗在拒絕我的幫助,她的心理防御機制很重;同時折射出小麗可能沒有安全感。如果不建立親和的咨訪關系,如果不減弱她的防御心理,咨詢就很難有進展。
我立即接上話茬:“劃著玩的?看到你把自己的胳膊劃成這樣,真是心疼!”
可能是很久沒有聽人說過疼愛她的話了,小麗看了我一眼,然后低下了頭。
我接著說:“我也有一個女兒,比你大5歲。我女兒上初中的時候,有一天騎自行車摔到地上,胳膊上劃了好長幾道口子,在送到醫(yī)院包扎時,我的心比女兒的傷口還要痛……”
“您真好,您女兒真幸福!”她的眼睛紅了。
“看到你今天的情景,不知怎么了,我就想起了我的女兒。我也樂意像對待我的女兒一樣來幫助你?!?/p>
“謝謝老師!”她的態(tài)度明顯好了很多。
“告訴老師,劃自己的時候,是什么感覺?”
張小麗搖了搖頭,說一點兒都不疼。我的心為之一驚,胳膊上傷痕累累,居然說不痛!我憑著咨詢師的職業(yè)洞察力,敏感地捕捉到這樣一個信息:這個女孩內心一定很痛苦。當一個自殘的人感覺不到身體痛的時候,必然是因為內心的痛比身體的痛還要嚴重。
“不管遇到什么困惑,老師都愿意陪你一同走過!”
她擦了擦眼淚:“老師,其實也沒什么,就是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因此一直很苦惱,有時覺得活著真沒意思。其實我知道我的想法不對,但我真的很在意呀!怎么都高興不起來?!闭f完她出聲地哭起來。
小麗的心理困惑終于露出了端倪,體相煩惱是導致她不快樂甚至自殘的直接原因。體相煩惱就是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自己的容貌、身材不符合期待而陷入深深的自卑、煩惱。不管怎樣,她愿意向我表露真實的內心世界,說明她已經初步對我有了一些信任感。
我遞了一張紙巾給她,說:“老師很理解你作為一個女孩面臨的煩惱,也很感謝你對老師的信任!老師愿意為你提供心理學幫助,和你共同走出困惑?!?/p>
她點了點頭。
我問:“爸爸知道你今天的事嗎?”
她搶過話:“老師,您千萬別跟我爸爸說,我跟班主任也交待了?!?/p>
我疑惑地望著她。
“老師,您不知道,我爸爸是天下最偉大的爸爸,為了我,多次放棄建立新家的機會。特別是他最近身體不太好……”說著嗚嗚地哭出聲來。
根據(jù)我的咨詢經驗,對于有自殘行為的受助者,必須先進行心理危機干預。我從尋找社會支持系統(tǒng)入手,看來,這一招已經奏效。只是這個社會支持系統(tǒng)還很單薄,只局限于她爸爸一個人,系統(tǒng)不強大,應該幫助她擴大社會支持系統(tǒng)。
“嗯,你怕爸爸傷心,是嗎?其實,除了你的爸爸,還有很多人在關心你,包括你的親人、朋友、班主任、同學在內,他們痛苦著你的痛苦,幸福著你的幸福。你很陽光地站起來了,就為一群人撐起了幸福和希望的藍天;你倒下了,在你爸爸等關心你的人眼里,天就塌陷下來了。為了自己,也為了親朋,你應該努力!”
張小麗使勁地點了點頭。
第一次輔導結束了,我們約好本周六討論體相煩惱的問題。
二、 第二次咨詢
星期六一大早,她就坐在工作室門口等我。
按照輔導計劃,第一件事是讓她找出對自己長相不滿的地方。她尷尬地笑了笑,羅列如下:太胖,左額頭上有一塊一元硬幣大小的疤痕,是小時候不慎摔傷留下的。
接著我們討論體相煩惱對她的生活造成了哪些負面影響。通過討論,她自己得出這樣的結論:1.體相煩惱使她產生了強烈的自卑感,從而影響了她的人際關系;2.體相煩惱分散了她的注意力,影響了學業(yè)成績;
3.體相煩惱導致她自我評價水平很低,導致自殘的行為和自殺的想法,生活滿意度降低,影響幸福感。
我明確地告訴她,體相煩惱基本上是錯誤認知造成的。心理學認為,不是事件本身導致煩惱,而是人們對事件的看法或者態(tài)度導致了煩惱。我舉了一個例子:有人在路上遇見同學后說了一句話——“你這人真好!”。針對這么簡單的一句話,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反應,A同學可能會想:“他在夸獎我?!币虼?,會產生“高興”的情緒;B同學可能會這樣想:“我沒這么好哇,他是不是在諷刺我?”于是很生氣,產生“憤怒”的情緒;C同學可能這樣想:“我沒為他做什么呀,他可能是在討好我,想利用我,我最瞧不起這樣的人!”于是提高警覺,產生“厭煩”的情緒。
“你看,面對同樣一句話,為什么不同的人產生的情緒體驗卻不一樣?”我問她。
“是人的認知造成的?!彼奈蛐院芨摺?/p>
“所以,這個世界上發(fā)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這件事的看法?!?/p>
張小麗陷入了深思,過了一會兒對我說:“老師,你的意思是換個角度看問題,可能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當我們無法改變現(xiàn)實的時候,就改變看法,是嗎?”
我笑著點頭,接下來把輔導重心放在認知重構上。
我讓她用“雖然……但是……”造句。我給她舉了一個例子:“雖然你長得比較胖,但是不是那種病態(tài)的胖,讓人看了很舒服?!?/p>
她很滿意我的造句,也接著也造了一個句:“雖然我長得胖,但透射出一種青春的活力?!?/p>
“雖然我臉上有塊疤痕,但是……”,她欲言又止,一直沒下文??磥硭€是對臉上的這塊疤痕不能釋懷。
我對她說:“其實這塊疤痕并沒有對你的外貌造成什么不好的影響,即使你不故意用頭發(fā)遮蓋它,別人也不會很在意。之所以你會非常在意它,是因為你總是拿著一個放大鏡在觀察它,于是發(fā)現(xiàn)越看越難看,其實問題遠遠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嚴重?!?/p>
我接著說:“老師試著造一個句:雖然你臉上有塊疤痕,但是很幸運,因為它長在了發(fā)際處,而不是顯眼處”。她眨了眨眼,想了一會兒,笑了起來,看來對我的造句很認同。
接下來她拿起筆連續(xù)造了幾個句:“雖然我額頭上有塊疤痕,但是很幸運,因為它只有硬幣大小,而不是像碗口那么大;雖然我額頭上有塊疤痕,但是很幸運,因為它只是一塊,而不是長滿了臉;雖然我臉上有塊疤痕,但是很幸運,因為它并不影響我的美麗?!?/p>
“很好!老師再送給你一句話:接納不能夠改變的,改變能夠改變的。你已經接納了自己不能改變的體相,那你想過哪些方面是可以通過努力而改變的呢?”
“嗯,比如說不暴飲暴食,注意營養(yǎng)平衡,每天堅持鍛煉1小時……”
我微笑著望著她點頭:“我們今天的討論到此為止。下周六你再到工作室來,我們討論一下釋放負性能量的行為模式,好嗎?”
她又一次使勁地點了點頭:“真的很感謝您!”
三、案例反思
這是我自認為做得比較成功的一個心理輔導案例,也是在本地有較好口碑的一個案例。承接這項輔導任務后,我的心里很清楚:減弱張小麗的防御心理,走進她的心靈是突破口;危機干預是當務之急;化解體相煩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輔導過程中,我感觸最深的體會如下。
1.愛是最好的心理輔導技術
在這個案例中,張小麗開始的態(tài)度分明是拒人于千里之外,有很強的心理防御機制。如果不能真正走進她的內心世界,無論你有多么高超的心理輔導技術都顯得蒼白無力。我成功地運用同感、自我開放等技術后,咨訪關系發(fā)生了微妙的改變,這也是決定性的突破口。因此,我經常會提醒我的工作室團隊成員:“愛是最好的心理輔導技術。你們在努力追求心理理論的充實、心理技術的更新時,千萬不要忽略了為人之師的初心——愛。愛是一種催化劑,能讓我們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故事,能化解孩子防御機制的堅冰?!?/p>
2.高揚生命的主旋律
生命是第一位的,心理輔導教師更要敬畏生命、珍愛生命、呵護生命。受助者無論是因何種原因需要幫助,當發(fā)現(xiàn)他們漠視生命、輕視生命的時候,當務之急就是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在本次咨詢中,我抓住了一個很好的支撐點,就是尋找社會支持系統(tǒng),因為張小麗放不下她的爸爸。當張小麗把社會支持系統(tǒng)只定位在爸爸一個人身上時,我又把關心她的班主任、同學、親朋拉進來,目的是擴大并重建她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讓她明白,在她所處的“系統(tǒng)”內,還有很多人在關心她,他們痛苦著她的痛苦,幸福著她的幸福。如果她倒下了,在她爸爸等關心她的人的眼里,天就塌陷下來了。為了自己,也為了親朋,她沒有理由不珍愛生命。
3.放飛孩子的心靈
張小麗為什么要自殘?主要是有體相煩惱。體相煩惱是青春期孩子經常會遇到的一種心理困惑。在我平時接訪的中學生當中,有體相煩惱的學生占20%左右,女生居多。在這個案例中,我主要采用了認知療法,通過引導張小麗改變認知來疏導其負性情緒,使其學會換一種眼光、換一個角度看問題。
人的心理活動就像是一條河流,如果河流的某一段被污染或者出現(xiàn)了雜質,河水就會變得不清澈,流動就會受阻,心理沖突就產生了,所以需要我們教師去疏導。心理輔導教師應該像治理黃河、長江一樣,不攔、不堵,或疏、或導,因勢利導。
(作者單位:湖北省監(jiān)利縣弘源學校,荊州,43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