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玉
【摘要】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常發(fā)現低年級學生寫出來的漢字,存在著許多問題,如筆畫不到位,偏旁不規(guī)范,結構不合理。針對問題,我們進行思考,尋找解決對策,讓學生有法可循,寫出一手漂亮的字。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 書寫漢字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8-00-02
語文教學中,漢字書寫是一項很重要的教學內容?!墩Z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識字與寫字目標中就明確指出低年級學生要“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痹谌粘5恼Z文教學中,我們常常發(fā)現低年級學生寫出來的漢字,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雖小,卻不得不引起我們認真的思考。多年來,筆者在低段學生漢字書寫方面進行了一番的探討,就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試圖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現與大家一同交流。
一、“筆畫不到位”的問題及對策
問題:大部分學生寫出來的字的每個筆畫,不論是橫還是豎,不論是點還是捺,都是一段線,沒有起筆收筆,沒有輕重變化,顯得機械呆板。如果是橫折、橫折鉤等有折筆的,就寫得像半圓,筆畫寫得不到位。
思考與對策:
我們都知道:筆畫是漢字的基本部件,要寫好漢字就要學習寫好筆畫,要寫好筆畫就要注意起筆、運筆、收筆,注意有輕有重。烏申斯基說:“機體越年輕,習慣就越能扎根下來?!?對筆畫不到位的問題,我們要早抓落實,可以引導像寫毛筆字那樣起筆、收筆,寫好筆畫,具體為:
1.用小頓號起筆收筆
寫筆畫時,要像寫毛筆字那樣起筆、收筆,這樣寫出的字才不會粗糙、草率。筆者仔細研究發(fā)現,寫好每個筆畫并不難。
“、、、、”五個基本筆畫的起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起筆像寫“小頓號”,要收筆的話,也要先“頓”一下再回寫一點點。因此,可以先讓大家練習寫好小頓號。
以下是五個基本筆畫的寫法:
寫“”:先“頓”后再運筆寫橫,雖說橫要平,但最好要稍微呈左低右高,最后要小“頓”后原路回寫一點點。如“”。
寫“”:先“頓”后再運筆寫豎。如果豎不是字的最后一筆,豎要收筆,收筆也要先“頓”一下再回寫一點點,如“ ”;如果是字的最后一筆,不用收筆,直接出鋒,如“”。
寫“”:先“頓”后再運筆寫撇,撇要出鋒。如“、”。
寫“”,輕“頓”下筆,接著由輕到重,最后出鋒。如“”。
寫“”:先“頓”后原路回寫一點點收筆。如“”。
學好五個基本筆畫很重要,如果它們寫得好的話,就不用擔心其他的筆畫了,除了寫彎筆不用“頓”要圓滑,如:“、”,其他的每一個筆畫都要先“頓”再運筆,就連折也要先“頓”一下后再寫折筆,如“”。
2.常手把手寫,感受輕重變化
筆畫的運筆要有提有按,輕重不同,這樣,線條才會粗細有別,字才會更有靈性。
這種輕重變化練習可安排在一年級下學期,因為這時的學生手指靈活度提高,控制筆的能力較強,書寫比較不會僵硬。指導書寫時,老師要手把手地教,讓學生感受運筆的輕重緩急,幫助學生找到運筆的感覺。
有一個“筆畫歌”可以參考:想要寫好各筆畫,先練寫好“小頓號”。每次起筆先頓好,運筆輕重要記牢,提鉤轉折有頓角,筆畫收筆要收好。
二、“偏旁不規(guī)范”的問題及對策
問題:許多學生寫出來的字的偏旁不規(guī)范,歪歪扭扭的,整個字也跟著東倒西歪。
思考與對策:
偏旁的書寫非常重要,它是漢字的一部分,學會書寫偏旁就能觸類旁通,寫好某個偏旁,就能寫好所有帶有該偏旁的字,寫好各個偏旁,就能寫好更多的字。因此,指導學生寫出規(guī)范的偏旁,要非常講究,要講究等分、對齊、變化,才能更好地寫好偏旁。
1.巧用等分,寫好偏旁
有一些偏旁看似簡單,如果沒有講究并不能寫好。仔細觀察會發(fā)現,有些偏旁的筆畫要注意等分才不會有偏倚。如:“亻”中的“丨” 從“丿”的中間處寫起,將“丿”等分。 根據低年級學生形象性思維的特點,可用游戲引導學生寫“亻”:“丨”給“丿”分果果,左一半,右一半。又如:“艸”中的兩“丨”要將“一”三等分,可以引導學生這樣寫“艸”:注意用“丨”把“一”切兩刀,分好的三段差不多一樣長。
2.注意對齊,寫正偏旁
有一些偏旁很不容易寫好,不講究的話,很容易寫得像要摔倒的樣子,導致整個字沒辦法“站直”。努力研究它們的特點,發(fā)現用對齊的方法能把偏旁寫好。如 :“讠”,很多學生這樣寫:“”,導致整個字看起來像快倒下了似的。它可以這么寫:“”,寫點后,第二筆橫折提的橫起筆要低,接著向上斜著寫橫,直到和點對齊后 “頓”一下寫折筆,最后再“頓”一下寫提,也就是“”、折角、豎(折)和提的轉折點在同一條直線上,整個偏旁就寫挺直了。
3.偶變筆畫,寫活偏旁
有些偏旁按常規(guī)寫,好好的筆畫搭配起來也不好看。就像“口”如果按照橫平豎直的規(guī)則寫,只會變成正方形或長方形,機械呆板,不好看,因此,我們常常把“丨”寫得斜斜的。低年級的偏旁中,“辶”最不容易寫好了,很多學生按點、橫折折撇、捺的方法寫,很不協調,后來我改變方法讓學生寫,大部分的學生就寫得好看了。它可以這么寫:“”,先寫點,接著橫起筆要低,向上斜著寫橫,直到和上面的點對齊后轉折寫抬頭看天的“”,“”的尾巴寫到和上面的點對齊,然后“頓”起筆寫捺,捺不要太往下,有點平,要寫得長一些。也就是“”、折角和撇的尾巴在同一條直線上。
三、“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及對策
問題:學生寫字時,往往只知道一個字由哪些筆畫或哪幾部分組成以及漢字筆畫之間的中空要相等,但不知道筆畫上下左右要呼應,寫出來的字大都結構不合理,即使筆畫到位、偏旁規(guī)范也不好看。
思考與對策:
一個字要寫好看,除了筆畫要寫好之外,還要注意間架結構。間架結構是指巧妙地組織筆畫,使每個字中的筆畫布局合理。筆畫擺放得好,字才會美觀??梢哉f:結構是字的“門面”。我們可以利用大多數漢字的“對稱”特點讓學生把握好字的結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很講究對稱,許多字在外形上呈對稱圖形。雖然“對稱”這一概念在二年級上冊的數學中才涉及到,但學生對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對稱圖形已經接觸很多,他們對“對稱”已有一定的感知。所以,完全可以一試。
1.趣解漢字形狀
縱觀一年級上冊的教材,要求學生會寫的100個字都是獨體字。它們很多字在外形上呈左右對稱,有長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等形狀,如“日”呈長方形形狀,“”“”“”呈等腰三角形形狀,“”呈菱形,“”“”呈等腰梯形。一年級下冊和二年級的教材,要求學生會寫的字大部分都不是獨體字。上下結構的字還是和獨體字相似,外形呈左右對稱。如“美”“親”。左右結構的字幾乎都不是左右對稱,但它們的外形很多呈上下對稱,很多是橫的等腰梯形的形狀。如“”“”。
如何讓學生了解字的形狀特點?為了避免枯燥,可以讓學生觀察漢字并給漢字做衣服或建房子,讓學生談談要做什么形狀的,以此感受漢字的形狀特點。
2.巧用對稱圖形注意筆畫呼應
寫字時,我們可以利用漢字在外形上呈對稱圖形的特點引導學生知道:寫一個字時,上下、左右的筆畫要呼應,使其在外形上呈對稱圖形。如果在田字格里寫字,教師可以根據字形幫助學生以豎中線或橫中線為對稱軸畫好相應的對稱圖形。例如,寫“在”,因為它呈等腰三角形形狀,可以幫助學生以田字格的豎中線為對稱軸畫好三角形,接著讓學生在三角形里寫“在”,形成“”。從而讓學生明白,寫“在”的最后一筆“一”要和“丿”呼應,“丿”伸出去多長,“一”就要往右寫多長,如“”。又如寫“別”,幫助學生以田字格的橫中線為對稱軸畫橫的等腰梯形,學生在梯形里寫“別”,便成“”,讓學生明白,最后一筆豎勾,上面伸出“另”多少,下面也要往下伸出多少再寫勾。如“”。 最后總結出經驗:寫左低右高或左高右低的字時,要注意上面伸上去多少下面也要伸下來多少。
有時,也可以發(fā)給學生一些對稱圖形,讓學生在對稱圖形里練習寫字,以此感受、把握好字的結構。例如,發(fā)給學生等腰梯形,讓學生練習寫“遠”,讓學生知道,寫好“元”,接著寫點,點要比“元”稍低,因此,下面的撇不能寫得太下來,要比“元”稍高,最后再寫捺。如圖所示“”。如果知道了“遠”的寫法,其他帶有走之的字也就會寫了,因為所有帶有走之的字都是呈這樣的等腰梯形。
以對稱圖形為練習寫字的“抓手”,引導學生寫字時注意筆畫呼應,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好字的間架結構。
總之,學生書寫的漢字存在著不少問題,根據問題做一番研究,務本求實,尋找適合低年級學生書寫的方法,堅持做好寫字指導,相信學生一定會寫出一手漂亮的字。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8.
[2] 實用鋼筆書法自學教材.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