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旭
【摘要】作物秸稈是一種農業(yè)可再生資源,含有大量作物生長所需的礦質元素,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秸稈還田既可以緩解因秸稈廢棄而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實現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又有助于改良土壤質量,促進作物生長。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了秸稈還田的主要方法,秸稈還田配套施用技術和綜合效果評價等方面綜合闡述了秸稈還田的研究進展,并且提出了秸稈還田土壤改良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秸稈還田 土壤改良
小麥秸稈禁燒工作已經進行十多個年頭了,每年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禁燒效果不大,其關鍵在于秸稈還田技術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農民們?yōu)榱俗陨砭植坷娌坏貌灰话鸦鸢堰z留田間的秸稈焚燒掉。這樣不但造成環(huán)境污染,還致使農田里的有機質也被焚燒干凈。土壤中有機質的缺少,勢必會造成土壤蓄水保墑能力的下降,這樣的生產模式是不可持續(xù)的。
一、推廣秸稈還田土壤改良的難點
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在當前形式下,應轉變工作思路,研究農業(yè)未來發(fā)展趨勢,解決農機與農藝的融合度、使農機充分的為農業(yè)生產服務。以推廣先進的適應本地區(qū)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的農業(yè)生產模式為已任,正確引導農民們選擇農業(yè)機械。
(1)當年投入大,農民們對土地的依賴度不高,不愿意對土地進行過大的投入,很多農民們表示,如果政府進行一定的作業(yè)補貼,可以考慮深耕土地,實行秸稈還田。
(2)怕影響當年夏季作物的正常播種,減少當年夏季效益,雖然農民們都知道當前土壤越來越板結,但農民們在夏收時節(jié),為了當年自身利益而采用保守做法,即等雨直接播種的傳統(tǒng)種植方法。
(3)推廣秸稈還田改良土壤的方式方法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多年來,夏季小麥秸稈還田存在著一個誤區(qū),都認為把小麥秸稈翻耕到地下會吊死夏季農作物。在當前土壤耕翻深度只有10-20公分,小麥秸稈不能完全被土壤掩埋,由于當前的有效土層淺,秸稈還田后農作物不能充分接觸到土壤下層水分而吊死,如果在推進小麥秸稈還田時,采用深翻30公分以上就可全部將秸稈掩埋。同時在深翻時,施以一定量的氮肥避免秸稈在腐化時與農作物爭氮的現象出現。
(4)農機具的不配套,是阻礙土壤改良的關鍵,由于當前土壤厚厚的犁底層的存在,深翻土地時,牽引阻力特別大。當前小農機已無法完成深翻的作業(yè)項目,要實行秸稈還田、土壤改良措施,必須有目地的對大型農機具的購置進行定向政策傾斜。
(5)實行秸稈還田,土壤改良方法方式是關鍵,改良土壤存在時間問題,當前的傳統(tǒng)耕作方式是重秋種、輕夏種。2008年縣良種場在秋種時就采取了深翻土地、改良土壤工作。由于犁底層土壤密度大,是生土,被深翻到地表后,雖然經過多次旋耕整理,仍無法保證秋種質量。我們知道要把生土轉化為可耕種農作物的熟土,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在冬季前將生土翻耕到地表,經過冬季凍酥即可,但是會損失一季冬季小麥的栽培。二是在夏季將生土翻到地表,經過太陽暴曬后,雨水或者灌溉將生土轉化為熟土。縣良種場是在秋季進行深翻土地,秋季太陽光較弱,不能在短時間內將密度很大的生土暴曬干透。但在夏收過后,進行秸稈還田,深翻土地,由于夏季光照強,深翻到地表的犁底層,經過一個星期左右的暴曬,已全部干透,在當前夏收小麥后,雨季的到來有向后推遲的跡象。2012年的夏收后,有半個多月的無雨期,這為實行秸稈還田、土壤改良,提供了時間上的可能,個人意見,筆者認為土壤改良應有計劃分批多年進行,夏季作物的種植品種應多樣化,應把風險降低到最低。
(6)推廣力度的缺少是小麥秸稈還田、深翻土地、改良土壤的最大的障礙,傳統(tǒng)農業(yè)向現代農業(yè)轉變,要政府各級職能部門進行大量的推廣宣傳。首先要轉變各級領導的思想觀念,要通過電臺、電視等各種宣傳推廣渠道,使農民們充分認識到土壤問題已是嚴重阻礙當前農業(yè)高產穩(wěn)產的重要因素,雖然當年實行土壤改良投入大,有風險,但通過土壤改良,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土壤的物理性能,改善農業(yè)生產中土、肥、水等主要生產要素,長期得到性價比較高的土地收益。各級政府應充分認識到土壤改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應快速積極行動起來,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性為農業(yè)生產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創(chuàng)造條件。
二、土壤改良措施
1.政策扶持
實施土壤改良必須通過使用大型農業(yè)機械方可完成,應在特大型農機具的購置上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一臺進口雷肯五燁犁價格在人民幣13萬元以上,而牽引這樣的農具要200馬力以上的拖拉機才行。一般老百姓是負擔不起的。所以,為促進大型農業(yè)工程項目的推廣,政府應引導金融部門為大型農機的購置進行擔保。實行大型農機首付分期付款的銷售模式。在推進土壤改良時,并對秸稈禁燒、秸稈還田、深耕土地作業(yè)進行多重補助,以提高農民們改良土壤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2.項目的實施策略
在推進土壤改良初期,可有計劃地實行退耕養(yǎng)地政策,即推廣夏季種植綠肥項目。當農民們看到為了土壤改良,政府的決心和態(tài)度會反過來要求進行秸稈還田。因為實行夏種綠肥要損失一季夏季收成,而實行小麥秸稈還田,即起到了土壤改良又不耽誤當年夏季作物的生長和收益的目的。實行小麥秸稈還田,還可以得到政府的各項作業(yè)補助,農民們權衡利弊將會投入到土壤改良,提升農業(yè)生產條件,增加農作物產量的可持續(xù)的現代農業(yè)生產模式中來。
三、結語
大量研究表明適宜的秸稈還田模式不管是對土壤改良,還是對作物的生長發(fā)育及高產質量的形成都有顯著的影響。秸稈還田及其配套技術的研究對于實現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維持土壤碳庫平衡、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及農作物優(yōu)質高產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曉文,趙改賓,楊仁全,等.農作物秸稈在循環(huán)經濟中的綜合利用[J].農業(yè)工程學報,2006(22).
[2]崔新衛(wèi),張楊珠,吳金水,等.秸稈還田對土壤質量與作物生長的影響研究進展[J].土壤通報,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