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如
【摘要】工會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工會工作必須與時俱進,真正擔負起工作職責,認真做好幫扶救助工作,以實際行動建設和諧企業(yè),為構筑和諧社會貢獻力量。本文筆者就幫扶工作的必要性及如何完善幫扶工作機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看法。
【關鍵詞】工會 困難職工 幫扶機制
企業(yè)工會組織是黨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工會要為職工群眾辦實事,解決實際問題。幫扶助救助困難職工弱勢群體,是工會的一項重要工作,這項工作在當前必要而緊迫。所謂幫扶救助,就是密切關注困難職工弱勢群體的生活,了解他們的疾苦,并想方設法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對一定自救能力的進行幫扶助,使他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對無自救能力的實施救助,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一、工會對困難職工幫扶工作的必要性
1、幫扶救助是困難職工的現實需要
在全體職工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的同時,貧困職工生活水平呈相對下降趨勢。少數貧困職工因家庭成員素質偏低,致使他們脫貧的希望變得十分渺茫。有的困難職工子女文化水平、自身素質低,不能滿足企業(yè)當前用工需要;受發(fā)展環(huán)境及條件制約困難職工自我脫貧難度大。市場競爭激烈,一些貧困戶在短時期內還沒有完全適應市場競爭的規(guī)律,經驗欠缺,信息滯后,資金不足等等,致使有的自營經濟很難發(fā)展起來??傊?,這些問題的存在,靠困難職工自身是很難解決的,必須靠有組織的幫扶救助。否則,任其自然發(fā)展下去,困難職工與一般職工的貧富差距將越拉越大。
2、幫扶救助是國有企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幫扶生活困難職工,保障職工生活需要,是對社會主義企業(yè)的基本要求。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這樣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否則,就會阻礙和破壞生產力的發(fā)展。因此,在企業(yè)生產力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同時,要不斷對生產關系進行調整,即對勞動關系、分配關系等的調整。解決困難職工的問題實質上就是對生產關系進行調整,去努力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在整個社會飛速向前發(fā)展的背景下,如果困難職工的問題得不到妥善地解決,在經濟上相差懸殊,那么就極易產生心理失衡,挫傷職工的積極性,甚至引發(fā)矛盾沖突,成為職工隊伍的不穩(wěn)定因素,這種生產關系勢必阻礙企業(yè)的發(fā)展,勢必干擾企業(yè)的改革。企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需要一個穩(wěn)定的內部環(huán)境,需要一支團結向上的職工隊伍,需要廣大職工群眾的熱情參與和沖天干勁。
3、幫扶救助是工會的基本職責
工會作為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它的基本職責就是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豆ā访鞔_規(guī)定,“工會必須密切聯系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的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對于幫扶救助生活困難職工,工會是責無旁貸的。造成職工致困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既有客觀上的因素,也有主觀上的原因;既有改革的沖擊,也有自身的不足。解決困難職工群體的問題,涉及國有企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涉及到擴大再就業(yè),涉及到進一步建立健全職工生活保障,涉及到收入分配和干部作風,等等。這就要求工會履行職責,在改革中搞好“源頭”參與,為困難職工說話辦事;在職工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在職工遇到不公時維護到位,還要教育困難職工樹立自愛、自強、自立的意識,變他人“輸血”為自身“造血”,靠自身的努力走出困境。
二、對完善困難職工幫扶機制的幾點建議
1、建立健全困難職工幫扶聯動機制
工會是幫助困難職工的主要組織者,但是工會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工會要清楚和了解困難職工的困難,及時向上級反映。同時,工會還應該充分的發(fā)揮自己的力量來調動社會各方都參與到對困難職工的幫扶中來,尤其是要引起政府的關心與幫助,充分了解國家救濟扶貧的政策,讓各個部門都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建立和健全一個完整的困難職工幫扶聯動機制。通過這種幫扶聯動機制,來開展不同形式的幫扶活動,不僅克服了資金與幫扶形式過于單一的弊端,而且也能夠從根本上來解決困難職工的實際困難。
2、豐富對困難職工幫扶的內容
對于很多困難職工來說,有時候企業(yè)給予的幫助都是暫時的,沒能夠解決根本的問題。那么,對于工會組織來說,應該從幫助困難職工的源頭出發(fā),徹底解決困難職工的實際問題。比如,對于家庭經濟困難的職工來說,可以通過幫助其家庭成員就業(yè)的方式來增加困難職工家庭的經濟收入。對于困難職工家庭的子女教育問題,工會可以通過聯系學校等來幫助困難職工解決子女的受教育問題。同時,還可以幫助困難職工的孩子提供就業(yè)方面的幫助。這種從源頭來解決困難職工的實際問題的幫扶行為不僅豐富了幫扶的內容,而且與那種暫時的幫扶形式相結合,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3、加強對困難職工的精神幫助
對于工會組織來說,不僅要關心職工的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而且還要了解職工的思想狀況。因此,加強對困難職工的思想和精神方面的關注也是工會一項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對于困難職工來說,由于長期的經濟困難可能會帶來思想和精神上的巨大壓力,在思想上的包袱比較沉重。因此,工會應該及時到困難職工家庭中開展思想工作,了解他們的思想和精神狀況,及時的給予精神上的關心、支持和鼓勵。
4、加強困難職工幫扶機制的制度化建設
工會要做好困難職工的幫扶工作,就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精神和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為工作指導,深入了解職工的生活狀況,知職工之所需,想職工之所想,切實為職工的實際利益考慮,建立和健全困難職工的幫扶機制。加強對困難職工幫扶機制的制度化建設,確保這項工作能夠有序的開展下去。
三、結語
困難職工群體還將在較長時期內存在,建立長效幫扶機制,做好對困難職工的幫扶工作,實現持續(xù)發(fā)展,尤為重要。工會工作必須要與時俱進,為職工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使他們感受企業(yè)的關懷和溫暖,不斷增強工會組織的號召力,影響力和凝聚力。真正擔負起工作職責,認真做好幫扶救助工作,以實際行動建設和諧企業(yè),為構筑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孫德章.工會做好幫扶解困工作的對策研究.工會論壇,2012(2).
[2]曾龍生,王鳳寶.談工會如何更有效地幫扶困難職工[J].中國工運,2009(01).
[3]孫德章.工會做好幫扶解困工作的對策研究[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02).